APP下载

分析放射线和噪声对接触人员血常规的影响

2021-01-15葛文浩崔晋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9期
关键词:放射线血常规粒细胞

葛文浩,崔晋峰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河北 石家庄 050800)

放射线中的各种元素和噪声对人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作用,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造成一定的影响[1-2]。为降低放射线、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提高放射线、噪声对接触人员的重视度,在本次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经常接触放射线和噪声人员的血常规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临床影响效果。其中,研究报告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随机接受经常接触放射线和噪声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触放射线和噪声类型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个实验组,实验A组(n=50)为放射线接触者,实验B组(n=50)为噪声接触者,并选取50例体检指标均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中男患者为32例,女患者为18例,患者年龄介于25~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5±2.82)岁,实验B组中男患者为30例,女患者为20例,患者年龄介于24~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4±2.97)岁,50例体检指标均为正常的健康人中男性为29例,女性为21例,年龄介于25~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1±2.37)岁。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血液疾病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三组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1)早上7点使所有待检人员保持空腹状态,并取其5 ml静脉血;(2)对样本进行快速、安全转运,并立即送检,通过全自动生化仪器对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记录相关数值。

1.3 观察指标

对其进行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检查,检查标准以血常规正常范围为准[3]。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血常规数值均明显优于实验A组和实验B组(P<0.05),且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小板、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存在差异(P<0.05)。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各组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

表1 对比各组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表示与实验组A存在差异,P<0.05

血红蛋白g/L 血小板*109/L 淋巴细胞% 红细胞*1012/L 中性粒细胞%60.25±1.91 55.62±3.54*58.23±3.02*&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136.25±0.57 148.56±1.56*145.23±1.25*215.84±3.54 231.52±1.52*220.36±1.52*&32.05±0.34 24.52±1.54*30.21±1.11*&5.64±0.85 5.00±0.43*5.16±0.36*

3 讨 论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影像学和放射性学得到了发展,临床对相关职业病的危害也出现上升趋势[4-5]。尤其是长期处于存在放射性、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和噪声,导致体内的生物结构、细胞分子等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危及接触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5-8]。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血常规数值均明显优于实验A组和实验B组(P<0.05),且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小板、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存在差异(P<0.05),且以上各项数据与冯文艇[3]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放射线和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临床诊断中,应对该类人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提高这类人员的健康安全意。

综上所述,经常接触放射线和噪声人员其血常规各项数值存在异常波动情况。因此,在日常工作、临床诊断中,应对放射线和噪声等进行有效预防。

猜你喜欢

放射线血常规粒细胞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医院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和防护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放射线对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作用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放射线智能探测装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