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观察,做“三心二意”人(下)

2021-01-14胡传亮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葛朗台情感性辫子

胡传亮

三、做个细心人:学会透视性观察

人,是复杂的;事,是多变的。所以,观察常常容易被假象迷惑。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细节,透过那些能透露出人物品质和隐秘精神世界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灵魂境界。

比如,《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清国留学生的衣着打扮、语言动作一定很多,可是,作者却选择或者高高耸起,或者油光可鉴的大辫子,脖子扭几扭、顾影自怜的动作,一下子透露出了这些寄托着国家希望的留学生们落后、虚荣而又自我感觉良好的本质。观察深刻,入木三分。

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作者紧扣人物守财奴的本性,抓住葛朗台的一个眼光、一“纵”一“扑”的两个动作,仅仅三个小小的细节,就由表及里地透露出年老体衰的主人公内心深处仍然奔涌着的强烈的金钱占有欲与巧取豪夺欲,鲜明地揭示出资本主义金钱思想对人性的毒害和扭曲。

四、做个有情人:学会情感性观察

写人,不仅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和内心,而且要渗透进作者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褒贬好恶的情感倾向。这要求我们做个倾心于笔下人物的有情人,运用情感性观察,去发现、描写既能表现人物,又能寄托自己情感倾向的一言一行,微枝细节。

比如,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抓住一个动作“密密缝”,一个心理“恐迟归”,既展现了母亲的心细慈爱,也透露出观察者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生出的幸福感,以至于最后发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喟叹。

艾芙·居里是如何观察自己父母的?在《美丽的颜色》一文中,她深情地写道:“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時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

在艾芙·居里眼里,母亲前倾的身体,热切的望眼;父亲一言不发的沉默,轻抚爱妻头发的动作,显示的是父母的相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幸福,更有对父母同甘共苦、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无比崇敬!

再如,茨威格这样观察、描写托尔斯泰:“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很显然,作者是带着情感去观察这位大师的。这双眼睛,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独有的犀利,也有作者对这位大师相貌平凡甚至丑陋,却充满博爱的无比敬意。

这说明:情人眼里出西施。学会情感性观察,更容易发现人物平凡中的动人处,细节中的煽情点。

五、做个留意人:学会积累性观察

平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指向性、立体性、透视性、情感性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下来,写成几句、几段甚至整篇的观察卡片、观察日记,妥善存档,经常翻阅,渗透于胸。

厚积薄发,厚积更容易触发。当我们写作时,这些信息,这些材料,就可以踊跃而出,触发灵感,再经过我们那双火眼金睛的审视,那颗精益求精之心的淬火锤炼,浓妆淡抹,巧融于文,也许,一篇卷舒风云之色、吐纳珠玉之声、描绘灵动之人的好作文,就新鲜出炉了,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葛朗台情感性辫子
外婆的辫子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几大要素
我的“葛朗台”同桌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长辫子老师教认字
最长辫子
烘云托月月更明
《妈妈的辫子长又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