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筷子

2021-01-14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39期
关键词:筷子

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还是中国的一种民俗象征符号,它承载了启迪、传承、明礼、思念、睦邻、守望和感恩,蕴含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情感和记忆。

【“筷子”的由来】

筷子最初被人们叫作“箸”,那么它又是如何演化为“筷子”的呢?有个说法是筷子名称的由来可能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之意,故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便成为“筷子”了。

【传说与起源】

传说当年大禹在治理水患的时候,有一天饥饿难忍,便架起陶锅煮肉。肉煮熟后,因为太烫,无法用手直接抓食,而大禹也不想等待肉冷却,于是就用两根树枝把滚烫的肉夹起来吃,随后其手下纷纷效仿。后来,这两根树枝也就成了筷子的前身。

据《礼记》记载,刚开始人们都是直接用手进食,直到后来火出现,人们开始吃熟食。但是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需要用木棍来翻转食物,并且,在炊具器皿中烧煮的肉块以及蔬菜也需要借助木棍来夹取。久而久之,人们开始用木棍来夹食物,也就逐渐衍生出了筷子。

【文化意义】

筷子作为中国的“专利”,体现出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细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那头代表地,圆的那头代表天,象征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筷子的使用则表达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相比于西方用刀、叉等工具切割食物,让人感到一种舞刀弄叉的张狂,东方人用筷子温文尔雅的夹取食物就显得更加内敛和含蓄了。

【象征意义】

1.传承

任岁月蹉跎,时光流逝,“筷子”这个老朋友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不离不弃、不移不易。各种与筷子有关的生活故事,时刻向我们传递着中国传统、中华文明的精神。我们自幼便都听过“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句谚语,让孩提时的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筷子”是文明的符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财富。

2.明礼

筷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明礼仪。饭桌上,长辈没动筷子小孩子是不能先动的,这是对长辈的尊敬;夹菜时不能在盘子里到处挑;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击盘子;吃完饭不能将筷子架在碗上,要两根筷子并齐在桌子上放好。这些礼仪父母会不停地强调,言传身教,我们则耳濡目染、上行下效,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3.关爱

筷子是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的重要工具。一双筷子中表达出的爱可以囊括亲情、爱情、友情等。父母喂我们吃的第一口饭菜;妻子吃着丈夫夹入碗中的美味;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时,随意夹给对方的一筷子食物……这些爱的表达都离不开“筷子”。

“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事嘛。”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睦邻”的深刻哲理,展现出中国自古就有的亲仁善邻、崇信修睦的优良传统。

心香一瓣

一双筷子,可以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那份“初心”,一双筷子里的爱,需要用心体味。不要小瞧一双筷子,从这双筷子上体现出的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执筷子者的修为和人品。

【礼俗与禁忌】

在民间,有很多关于筷子的禁忌,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一忌敲筷,就是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碗盘,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因为过去只有乞丐才会用筷子击打饭盆,引起行人注意并乞求施舍;二忌祭筷,即忌讳把筷子插在饭碗中,因为在汉族的传统中,给逝者上香时才会把一双筷子插入饭中;三忌迷筷,就是举着筷子而不定;四忌翻筷,即用筷子在碗底挑菜捡食;五忌刺筷,用筷子叉食也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六忌指筷,说话的时候用筷子指别人被视为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七忌泪筷,就是把筷子当勺子用,在汤中捞东西,导致汤汁流得到处都是;八忌剔筷,就是把筷子当牙签用;九忌吸筷,将筷子放在口中吮吸也是极不雅的;十忌抢筷,即二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心香一瓣

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经常把日常生活用品赋予一些特殊意义。礼器贯串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筷子不仅是一种有特色的餐具,更能够传达民众的生活智慧。

我国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国粹。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与筷子有关的神话和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礼俗和禁忌文化。

【古今说“筷”】

圆桌与筷子

我听人说起一个笑话。一个中国人向外国人夸说中国的伟大,圆餐桌的直径可以大到几乎一丈开外。外国人说:“那么你们的筷子有多长呢?”“六、七尺长。”“那样长的筷子,如何能夹起菜来送到自己嘴里呢?”“我们最重礼让,是用筷子夹菜给坐在对面的人吃。”

……

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原始人吃东西用手抓,比不会用手抓的禽兽已经进步很多,而两根筷子则等于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树枝弄东西又进一步。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

没人知道筷子是何时何人发明的。如果《史记》所载不虚,“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箕子忍气吞声地叹气,那么象牙筷子的历史可以说是很久远了。箸原是筴,竹子做的筷子;又作梜,木头做的筷子。象牙筷子并没有什么好,怕烫,容易变色。假象牙筷子颜色不对,没有纹理,更容易变色,而且在吃香酥鸭的时候,拉扯用力稍猛就会“咔嚓”一声断为两截。倒是竹筷子最好,湘妃竹固然好,普通竹也不错,髹油漆固然好,本色尤佳。做祖父母的往往喜欢使用银箸,通常是短短细细的,怕分量过重,这只为了表示其地位之尊崇。金箸我尚未见过,恐怕未必中用。箸之长短不等,湖南的筷子特长,盘子也特大,但是没有长到烤肉的筷子那样。

西方人学习用筷子那副笨相可笑,可是我们幼时开始用筷子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像狗熊耍扁担?稍长,我们使筷子的伎俩都精了——都太精了。相传少林绝技之一是举箸能夹住迎面飞来的弹丸,据说是先从用筷子捕捉苍蝇练成的一种功夫。一般人当然没有这种本领,可是在餐桌之上我们也常有机会看到某些人使用筷子的一些招数。一道菜上桌,有人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彻底翻腾如拨草寻蛇,更有人在汤菜碗里捡起一块肉,掂掂之后又放下了,再捡一块再掂掂再放下,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

(作者梁实秋,选自《金色年华》2006年第2期,有删节)

阅读链接

古今文人们对筷子的咏诵有许多,比如下面这些诗句:

1.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明]程良规《咏竹箸》

2.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

——冯骥才《咏箸》

3.举得起诗情画意,放不下离情别意。两枝竹能架起一座桥,小桥召示归去。

——赵恺《西餐》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灯谜诗,饶有风趣:“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来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猜到謎底了,不如来说出你的答案吧!

猜你喜欢

筷子
中国的筷子文化
中国的筷子文化
数理:多少人吃饭
Chopp ed!
筷 子
筷子礼仪
筷语
筷语
筷子一直用到坏?这不科学
筷子的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