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的年份,特殊的变革”

2021-01-14贺佳雯

南方周末 2021-01-14
关键词:教育部家长学校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学校加速普及网课,在国内,不少学校在线上教学中度过了春季学期。图为2020年5月12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集贸市场,在卤菜店案板下上网课的小女孩,她的故事此前在网上走红,受到社会关注。

视觉中国❘图

解读者

张 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端鸿: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

中小学生、家长以及一线教师教育部相关人士

新年伊始,当我们回顾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教育时发现,大事频发的这一年,中国教育受影响甚深、甚广。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教育形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成千上万的学生、老师不得不通过一块屏幕交流、学习。高考也受此影响延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教育部特开计划之外的研究生扩招先河,规模直逼十九万。为了让“出不了国”的学生有书读,此前备受争议的中外合作大学打开校门接纳扩招……

2020年是特殊的年份,教育领域的各种改革和变化也很特殊——或被动或主动打破了不少此前固有格局,新兴力量的改革已经在践行。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2020年度教育领域热点事件,以此为这个特殊年份中国教育的特例打上印记,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解读。

在线教育生态变化

在线教育成为2020年上半年教育的“主旋律”。学校里,师生被迫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行业里,可谓“冰火两重天”。从2020年初疫情暴发在线教育机构疯狂扩张、疫情缓解后入主公立学校,到年末一部分机构跑路、倒闭,呈现出两个极端。

解读:

不可否认的是,2020年,在线教育这种形式正在重塑教育生态。

疫情暴发后,教育部发布通知,学校开学后“停课不停学”。许多一线教师向南方周末记者诉说第一次“直播上课”的经历,隔着屏幕和学生的互动不够及时,常常让他们心焦。在家办公的家长则成了“陪读”兼“课后辅导”。不少学校整个春季学期都在线上教学中度过。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其中既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验课;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另一方面,在线教育机构一边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一边因扩张和竞争抬高了自身的获客成本。下一步,如何走得更长远是他们要解决的难题,进军公立学校看起来是一条路径,然而并非易事。

但推进在线教育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高考延期

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考第一次因突发事件改期。

解读:

延期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各地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师生备考时间不充分。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因素是,2020年系第二批新高考试点省份的“首战”,教育行政部门希望为此争取更充分的时间,以期为原本艰难推进的新高考改革助力。

但高考延期,让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感,不减反增。在北京的一场“云高考模拟”中,有家长用毛笔挥就“考场”二字贴于书房门框上。

高考开考,安徽黄山市歙县因洪水又延期一天,启用备用试卷。

高考成绩公布后,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因文中遍布生僻词引发争议。争议文风的背后,人们真正关注的是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这影响着高中语文教育的根本。

与此同时,江苏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北掀起舆论哗然。讨论又一次指向“评价”,高考录取究竟如何改革才能保证公平又兼顾尊重个性? 江苏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变迁,也许会为今后的高考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研究生扩招

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的增长与突发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教育部进行了一次针对性极强的大扩招:以专业学位为主;重点针对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等特定专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扩招规模达18.9万。

解读:

这对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利好。但对高校和地方行政部门而言,还要迈过不少难关。首先经费这一关就让不少地方官头疼。财政补助以生均拨款为主,虽然各省标准不一,但从原本就受疫情影响的财政中筹措这笔钱,压力不言而喻。

高校对此则是喜忧参半。一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本来就希望争取增加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数量,以期留住人才,此次正好“借东风”。但也有高校,由于教学资源本身就比较优质且稀缺,再扩招未免会有承接不下、过分饱和的担忧。

从专家视角看,张端鸿认为虽然此次扩招客观上对就业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但扩招的内在核心驱动力还是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激增。2020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元年,专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已经面临上移的需要。

而此次扩招两三年后,这一批研究生的集中毕业短期内同样会带来就业压力,但放长远来看,也正在试图满足中国市场对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至于2021年会否再次大规模扩招,不少教育界人士都否定了这一推测。

家长退群

因被要求在家给孩子批改作业,南京一家长公开吐槽教师、学校的教育缺位。

解读:

尽管近些年来给学生减负的呼声不止,但现行“一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改变,无论是从学历上还是经济上,家长也愈发感受到孩子的学习压力在向自己身上转移。“顺义妈妈”、“海淀家长”这些“帽子”,家长一边不想戴,一边又被迫卷入其中。

南京家长退群风波一出,辽宁等十余个省份纷纷出台文件,明令禁止让家长批改作业。

而真正的家校共育应当如何实现再次被提出,引发学校、家庭两方的思考。各司其职,“学校管在校的、家长管家里”,这种观点是不少家长所秉持的。一位一线教师却直言:“教育的界限不可能这么明晰。”

不过,加强沟通,始终是两方的共同期待。

拖欠教师工资被国办督促整改

国务院督查室通过明察暗访发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师工资补贴,甚至连困难学生的生活补贴都截留。

解读:

这则通报刊发时间正值教师节前夕,在中国政府网罕见直陈一个地方政府的教育问题。

保障、提高教师待遇是近年来教育界不断呼吁的话题,但因为地方财政实力不一样,落实差距仍然非常巨大。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的地方现在保教师工资不大平衡,有的地方保得很好,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省市和县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教师的工资不低于甚至高于公务员的工资,这是教育法的法定要求。郑富芝随即表态,2020年已加大督办的力度,保证教师工资落实到位。结果如何,期待2021年教育部的后续公布。

中外合作大学办学“危”“机”并存

从春季不开学是否退学费的争议,到秋季扩招接收“出不了国的留学生”……其中折射出疫情下留学教育的变化。

解读:

在中外合作大学办学历史上,从未面临过像2020年这样如此的不确定性。

疫情暴发后,数家中外合作大学都曾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开学难。最困难的事,当数如何“召回”来自全球各地的教师。这已经不仅仅是学校补贴交通费用能解决得了的事,还面临不同国家政策、交通的限制。

对于过去一年办学的“跌宕起伏”,席酉民觉得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应变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都在经受考验。但他始终坚信,虽然短期内跨国教育会面临诸多现实阻碍,但长期来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趋势不会改变。

2020年,对中国留学生以及“准留学生”而言,教育的选择受到深远影响,这一年甚至被视为“本土教育的转折点”。且不论今后会如何转折,当下,不少“出不了国的留学生”已经坐进了中外合作大学的课堂。席酉民透露,原本该校上报给教育部的扩招名额仅为150个,但收到了超过三千名学生的入学申请。最终,在住宿等教学硬件条件承受重压之下,录取接纳了五百余位“出不了国的留学生”。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中外合作大学里原本有出国交换计划的学生很多也在放弃申请出国。中外合作大学这方面的渠道仍然开放,以供学生自行评估风险,自由选择。

独立学院转设

转公、转民或终止办学,三条路不同学校不同选择。2020年5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需要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

解读:

从1990年代末,承载高等教育扩招历史作用的独立学院,在2020年终于进入谢幕式。

这场全面转设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在于独立学院、母体学校、地方政府,三方利益的交织与博弈,有的独立学院负责人曾在转设“谈判”中,面临数亿“分手费”。除此之外,土地、校舍、建筑、师资队伍、设备和图书资料五大方面,新校还面临能否达标上线的问题。

所幸,在政策的驱动下,三方均有所妥协,而一些硬性条件也“隐形放宽”了。截至目前,教育部已经推动一批独立学院成功实现转设。

体育中考分值提高

青岛一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家长的反对、投诉,引发社会争议。教育部将其归因于“社会思想观念和现行的师资教师评价乃至学生评价体系所带来的一个问题”。2020年,教育部推行体育中考提高分值,增加美育考试等一系列改革。

解读:

2020年,云南省体育中考分值已经由原来的50分,提升到和语数外同等100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从2021年起,多数省份体育中考分值会增加,参加艺术中考试点的地区也会有显著增长。

“指挥棒”的调转,也让不少学生、家长陷入焦虑,开始担心体育、美育考试有违提高教育质量的初衷,反倒增加中考负担。

对此,张志勇建议“不能一考定分”,认为体育美育中考方式应以日常检查为主,更加注重过程性。王登峰则表示,教育部将启动调研,科学指导、鼓励各地逐渐提高分值。

首轮“双一流”建设验收

“双一流”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自评和专家评议两个评价阶段。教育部的评价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对“双一流”高校的动态数据采集也在2020年12月结束,成效评价办法即将印发。

解读:

教育界最关心的“以5年为一个周期的动态调整”呼之欲出。在评价标准方面,有专家委员会成员曾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双一流”建设首轮遴选高校时,一些参考指标——过去量化评价的方式会被摒弃。“对学科研判更注重综合性,也考虑学校的各方面特殊性,不会用硬性杠杆直接卡死。”该专委会成员说,“预计减少的高校不多,会有所增加。”

此前,不少高校的自评报告都采用了“全面建成”“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类似的措辞来宣布首轮建设成果,一度引发社会质疑。

事实上,“双一流”建设对任何一所高校而言都非数年之功。成功与否,既不能看行政发文“宣布”,更非看学校自我“宣称”。关键可能还是在于如何让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认可。

更加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双一流”建设将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怎样的溢出效应。

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迄今已完成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教育事业自“八五”时期起,开始单独进行规划,称为“全国教育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称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并自此以此形式命名每五年的教育规划。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评估“十三五”时期教育成就得失的基础上,要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发展描绘蓝图。

解读:

展望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教育现代化新征程的政策导向,张力归纳了七个方面要点。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切实凝聚更大合力。三是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重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专门教育的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四是适应新发展格局多样化需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五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升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六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七是立足基本国情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猜你喜欢

教育部家长学校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家长错了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