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如何融合

2021-01-13王燕云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7期
关键词:二者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王燕云

一、我国近代经济改革的背景

为了突破旧的发展模式,创造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家于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新思路——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以改革的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改革,其中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会计保障。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特点和区别

财务会计的职责主要是根据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生成财务会计信息,用来反映企业在过去的经营活动中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同时还能为企业管理部门在后续的经营活动中提供必需的信息支持。而管理会计则不一样,管理会计是通过对全部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后,依靠得出的结论来对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作出决策。从上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首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都是紧密依托于企业经营活动的,都是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为目的,也就是说二者的工作环境和目的都是一致的。同时由于都同属会计岗位,二者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都是记录、核算、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信息,来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作出必需的会计信息支持。然而尽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共性,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显著的差别。首先二者从工作的范畴上就存在差异,财务会计是通过记录、核算、报表等会计方式来统计和展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属于会计信息的产出者;而管理会计则主要是分析和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其工作更贴近企业的决策层。其次二者的具体工作方法也并不相同,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存在着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财务会计规则作为指导,因而在不同单位的财务会计之间差异并不显著;然而管理会计的工作方法往往需要因地制宜,要适应各自所在的不同的企业环境,不同的管理会计解决一样的问题可能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其工作方法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最后关于二者的工作目标也是截然不同的,从根本上来说财务会计最终是要将完整客观的企业经营、财务信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决策层呈现出来,相比于管理会计而言它会更注重企业经营和财务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与之相反的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需要从繁多的、具体的企业会计信息中抽离、概况出来对于企业经营决策有帮助的关键信息,参与到决策中去。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通过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特点和区别的了解,不难发现管理会计是一种比财务会计更为高级的会计类型,管理会计的工作是在财务会计的工作成果之中解读出有利于企业进行决策的关键信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企业的改革对于优质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动了传统会计职能的转变,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衍生出了管理会计这一新的会计种类,并对其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着重于阐述管理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企业对于高价值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在当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企业的决策层想要作出更为科学的管理,高价值的会计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在以往这种会计信息是经由财务会计统计核算、管理会计分析整理得出的,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二者分工上的隔离导致了信息的生产者不使用信息,不能知道哪些信息更有价值;依靠信息的决策者不清楚信息的由来和产生,容易产生偏差。在当下的环境中,将二者联合起来避免这种割裂是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实现全过程会计的客观需要。对于财务会计的工作而言,它的价值体现在企业经营活动已经产生后的对于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核算和统计,属于事后管理;而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它的作用依托过去的会计信息提前为企业接下来的经营活动作出决策支持。事实上二者的工作像是一根链条一样首尾相连——是一个完整的会计过程,如果将链条上的两个会计进行融合那么就会产生以往会计所不具备的优势,我们称之为全过程会计。与只掌管单一方面的任务的财务会计或者管理会计不同,全过程会计拥有对于公司经营中会计任务全过程的把控和了解,能将事后管理的信息优势同事先管理的决策优势结合,起到“1+1>2”的效果。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客观要求。从工作效率角度上来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能实现优势互补,实现会计工作能力的极大提升;从企业体系上看,有助于精简人员和职务划分,提高企业的行政效率并且降低管理成本。总而言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客观要求。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难点

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能为国有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但是受限于诸多企业自身的客观因素,这种融合的实现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难点。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专业跨度过大,可用的会计人才少。对于目前的国有企业拥有的会计人员而言,更多的是以财务会计、少部分是管理会计,而存在部分国有企业甚至都没有管理会计。究其原因是因为管理会计所需的更多是信息分析、作出决策的能力,同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专业素养要求跨度较大。目前在国有企业中,鲜有能同时熟练掌握这两种不同的会计能力的人,给二者的融合在国企内的推广带来了人才困境。

(二)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广泛地存在着管理会计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的现象,没有将管理会计以制度形式广泛确立。这导致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融合的过程不能顺利进行,使得二者的融合缺乏有效性、科学性,给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融合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三)机械性的进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在讲述管理会计的特点时我们已经提到管理会计的工作往往时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具有灵活性,然而许多国有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工作时忽视了这一点,对于其他企业的经验进行生搬硬套,忽视了自身企业的客观因素和客观需求,导致了融合的困难。

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方案

(一)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才储备,想要解决当下存在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困难问题的首要方法就是落实和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于缺少管理会计的国有企业要首先确立这一职位和部门,逐步地引入管理会计人才,先完成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拥有;对于已经有了管理会计的国有企业,要加强管理会计部门同财务会计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来促进财务会计对于管理会计技能、知识的学习,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

(二)完善、落实国有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对于许多国有企业而言,管理会计部门因为相关企业制度的缺失而缺失。国有企业应当落实并且完善管理会计制度。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会计任务的轻重等等条件来决定是否设立专职的部门来履行管理会计的职务,如果不设立专职部门那么还得考虑是否要给原部门增派人手等等。在确立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存在和定位之后,还有设立制度来拉近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的距离,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三)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融合赋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还需要我们切实联系时代实际,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来为二者的融合助力。例如对于学习管理会计的人来说,想让他同时兼任财务会计的工作,我们可以设计一套财务会计的信息系统来辅助他的工作;对于以往是财务会计的人来说,我们同样可以运用互联网增强学习、交流的强大能力,来为会计人员寻找学习管理会计的书本、经验等等一切资源。

六、结语

尽管在当下,我们依旧很难看见国有企业中大量的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深度有机融合的场景,但是这已经成为了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当中的一大必然趋势。相信我们在将来一定能看见因为二者融合而带来的效益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巨大飞跃,现在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去努力推动这种趋势成为一种现实。

猜你喜欢

二者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