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建设实现路径及启示

2021-01-13刘燕荣黄义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农民

□文/刘燕荣 黄义华

(中共抚州市委党校 江西·抚州)

[提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持续走相协调的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小康目标。总结文化小康目标实现的经验,对“十四五”时期乡村文化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启示:要始终坚持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原则;要始终坚持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乡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论述全面小康的内涵和标准时指出,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一)乡村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内在本质要求。十八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中实现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只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文化建设如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洼地或短板,全面小康就不全面了。没有乡村文化小康目标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很难做到“全面”。乡村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本质要求。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和坚实基础。所谓乡村文化,是指存在于乡村区域内的,适应当地群众需要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法律意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文娱活动等的统称。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华文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乡村文化具有道德教化、审美娱乐、经济助推、传承文化等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多方面功能,一直是乡村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反映出我国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趋势强烈,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解决,必须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传承文明历史、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夯实乡村文化这一乡村生存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和坚实基础。

(三)乡村文化建设是保障持久脱贫、促进乡村全面小康的支撑与动力。文化思想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是农村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农村乡村文化的发展进步,农民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驱根本动力,更是保障持久脱贫、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基础,因为农村脱贫任务完成后,依然需要持久的支撑和维护,乡村文化建设能让脱贫致富的群众在思想上彻底斩断穷根。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建立持久脱贫、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就必须重视这些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启民智、扶民志、聚民心,发挥好乡村文化坚实保障持久脱贫、促进乡村全面小康的支撑和动力作用,进而夯实农村全面建成小康基础。

二、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为了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快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小康,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走了以下主要实现路径:

(一)持续走一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新时代乡村文化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又要促进乡村振兴,应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结合起来协调推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态,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能为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为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出的“良方”,二者应当协调发展。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乡村振兴这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振兴”,文化振兴是全面小康的具体内容和坚实保障。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繁荣的根和魂,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目标都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的引领。具体实践中,我国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安排700亿元,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中,安排了379亿元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安排了101亿元支持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安排了203亿元支持地方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安排了17亿元支持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二是持续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和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夯实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才基础。自2014年起,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养100万新型职业农民,5年累计投入70.9亿元。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各地纷纷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发挥好农广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职教集团和农民合作社等作用,共同推进培育工作。三是利用特色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各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全国的不少地区拥有各种各样的特色文化资源,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发展出了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民宿、乡村文化品牌、乡村民俗活动节日等乡村文化经济形态。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超8,000亿元。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乡村文化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也进一步提升。

(二)持续推进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必须在新时代持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国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乡村宣传思想工作,筑牢“两个巩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和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开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活动,积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弘扬和传承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引导教育农民群众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三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乡村还有一些农民喜欢搞封建迷信活动,存在天价彩礼、野蛮婚俗等不文明现象,为了摒除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活动的危害及奢靡婚俗的不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一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三)持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为了实现乡村文化小康,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给予财政和制度保障。自从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资金连年递增,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相关资金225亿元,比2018年增加17亿元。其中,为了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建设,安排16.9亿元,用于贫困地区戏曲进乡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设备购置等。2020年6月国务院印发《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方案》指出,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不断扩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覆盖。从2005年到2010年,连续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强调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3,858个,约29万个行政村建成了配备有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体育健身室、医疗室等功能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是持续加大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首先,政府主导,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精准化实施。2015年,中办、国办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精准化实施。其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吸纳有关方面专业人士、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机构管理运营,不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四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衡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一方面取决于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是否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取决于对乡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积极打通为位置偏远的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下乡”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扎下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根基。数字技术是当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技术及各种科技手段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我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使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惠及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伟大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文化小康的目标也得以实现。深入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总结经验,对“十四五”时期乡村文化建设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一)要始终坚持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的原则。十九大报告指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承担着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责任,一直致力于引领和践行先进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创造新时代中国文化新辉煌的使命。新时代中国文化新辉煌的创造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乡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最为广阔的天地。乡村文化建设之所以能达成文化小康的目标,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贯彻了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的原则。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履行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责任。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其中乡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乡村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基层党组织具有重大责任。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乡村意识形态与乡村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着“两个巩固”的目标,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地位,持续深入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武装群众。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西方等错误思潮、封建腐朽思想影响,乡村社会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有所淡漠,朴素的同情心、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基层党组织承担起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职责,起到了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农民的国家意识的重要作用,凝聚起了广大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三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国文化小康目标的达成,基层党员发挥了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论这些党员是来自300多万乡村中小学教师,还是来自80多万基层农技人员,还是来自基层干部等乡村知识分子人群,他们都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带头做到遵纪守法,廉洁从业,顾大局、识大体,以群众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引领带动群众,以优良的作风净化民风,淳化乡风。

(二)要始终坚持乡村文化建设必须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类型都有着深刻的乡土文化根基。一是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中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塑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乡村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在乡村社会的演变发展和农民勤劳的生产耕作中生成,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深受乡村文化滋养、浸润的历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弘扬,既发挥了乡村文化传统道德教化、审美娱乐、传承文化等作用,又发挥了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乡村治理的作用。二是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始终大力弘扬中国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团结组织起了广大的农民群众,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革命道路,革命火种从农村开始点燃,在艰苦卓绝、血雨腥风的革命历程中,中国革命文化也随之在农村孕育、发展和壮大,乡村是中国革命文化的诞生地、生长地,中国革命文化也极大融入和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要坚定不移地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唤醒、激发和提高农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等的认同感与崇敬感,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三是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素质的主流文化,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终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文化小康的目标,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我国积极组织推动创新科技新成果、实用新技术进入乡村生产生活,根据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丰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近年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突出的是对农民乡村主体地位的强调和乡村主体价值的认同,而乡村文化正是乡村主体地位和价值的深层体现和内在支撑。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根本上也决定了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文化小康,最终解决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我国的文化小康目标得以实现,在于我国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相信农民有办好文化的能力,这也是我国农民群众从乡村文化的困境中走向繁荣的长远之策。“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即是人化,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群体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农民的文化发展和建设能力得到信任,那些被农民群众接纳和传播的各类优秀先进文化才能发挥改革作用,那些民间技艺、民间故事才会经过农民代代相承,口口相传,农民真正使用了各类文化服务设施,使之发挥了真正的效用。所以,我们能在乡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文化建设做到了有的放矢、精准高效。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农民
我家的小康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