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021-01-13安家忠苗金芝

饲料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发情后备猪场

厉 磊,安家忠,苗金芝

(1.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276000;2.临沂市罗庄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276017;3.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办事处,山东 临沂276017)

养猪生产中,须不断更新母猪,即在淘汰发情迟缓、年老体弱、泌乳能力差及有繁殖障碍母猪的同时,及时挑选优质良种后备母猪补充生产。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猪补充,更在于后备猪的问题多不胜数,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猪的重视程度。本文从后备母猪的重要性、管理误区、过程管理、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广大养猪场(户)提供一些参考。

1 后备母猪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泛指还没有开始配种的青年母猪,一般认为是被选留下来用于生产但尚未开始配种的母猪,有的也认为是选留用于配种到尚未分娩的母猪。不论如何界定,后备母猪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得到重视。一是后备母猪能够将其父母代的优良繁殖性能进行传承,提高其后代的生产性能。二是后备母猪作为能繁母猪补充,主要用于补充年龄偏大、繁殖性能很差的被淘汰的母猪,起到后备主力军的作用。三是猪场每年用于补充的后备母猪的数量以20%~40%不等,好的后备母猪加上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后备母猪的使用年限,减小更新频率,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母猪更新损耗。例如,以500头能繁母猪场为例,如果是20%的更新率就需要100头后备母猪,如果是40%的更新率就需要200头后备母猪。所以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作用上,后备母猪的质量好坏以及饲养管理手段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后备母猪的管理误区

大多数养猪场在后备母猪的选留上比较随意,挑选后备母猪的指标、标准比较单一,仅仅以后备母猪的体型、体重、外貌等做为参考指标,缺少综合考虑,不能从父母代的繁殖性能、同胞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科学判断并选择。

不能将后备母猪单独对待,将后备母猪等同于育肥猪进行饲养,不重视营养需求的变化,例如常见的发情推迟、母猪肢蹄病都和维生素、钙磷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更是缺少为后备母猪制定相关的饲养管理模式。

后备母猪的配种管理不到位,在后备母猪尚未达到发育成熟阶段,即未到配种年龄、配种体重的情况下开展配种工作,或者母猪第1次发情就进行配种,带来不少繁殖疾病的隐患。

有的猪场不能开展合理的胎次结构管理,更不会主动进行母猪的更新、淘汰。部分达不到配种要求或低于种用标准的头胎母猪继续留用,造成资源浪费,猪场产能跟不上,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后备母猪的过程管理

3.1 后备母猪的挑选

选择的后备母猪都应该是选留群中优秀的种质个体,首先要考虑的是母性因素,做好优秀基因的传承,要充分考察其父母、同胞和自身的各种综合性能及表现。可在产子数多(10头以上)、哺育率高(母性好)、断奶窝重较高(母乳好)的经产母猪后代中多挑选后备母猪备用,还要考虑到上代种猪的生产能力、抗逆性、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因素,也要参考同窝仔猪中整齐度高、个体差异小的个体;其次是品种特征要明显(毛色、体型、头型等方面),体形良好,面目清秀,背部宽,后驱大,肢蹄结实有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乳头发育正常,有效乳头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没有副乳头和瞎乳头;最后,后备母猪一定要体质健壮,无任何其他疾病隐患。

猪场最好在本场内部开展后备母猪的自选自留,确需从外场引入后备母猪时,一定要从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资质的种猪场引种。引种前要根据自身猪场的母猪胎次结构和改良计划制订引种规划,确定引种的品种和数量,并提前到引种企业开展考察,详细了解引种个体的父母代的繁育情况、个体健康状况、免疫接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引入的后备母猪体重应为60~70 kg。引入场前要在隔离圈舍隔离饲养,做好消杀、驱虫工作,并根据猪场情况做好必要的免疫接种工作,隔离结束无异常方可入场饲养。

3.2 后备母猪的培养

3.2.1 均衡营养需求

后备母猪是作为能繁母猪的有效补充来饲养的,虽然其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但营养需求不能简单等同于育肥猪。在保证其快速生长的同时,首要的营养需求是促进其繁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保证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的足量摄入,可有效促进性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提高受胎率,增加窝产仔数,缩短发情间隔;其次是提高钙磷等微量元素的添加,保证肢蹄健壮,为长期生产做好准备。

另外,使用专门的后备母猪饲料,在母猪初情前可以自由采食,初情后要进行短期优饲,并根据母猪体重、背膘厚等指标,再决定是否采用自由采食或者限饲手段,有条件的猪场要多添加青绿饲料,保持饲料品种的多样化。饲养过程中,还需要定期称量个体重,这也是选择后备猪的衡量依据,也可以根据体重及时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使后备母猪达到正常使用的生长发育条件。

3.2.2 专人、分群饲养

后备母猪需要专人专舍单独管理饲养,应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栏舍内清洁、干燥,保持猪舍良好通风,有条件的猪场可为猪舍配备空气净化器,舍内环境温度保持18~23℃,湿度60%~70%,过高的温度会造成母猪应激反应,使母猪发情延迟、受胎率下降等。进行合理分群管理,将体重、体型相当的后备母猪一同饲养,饲养前期可以进行大栏饲养,每栏10~15头。使每头母猪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能保证进行适量运动,可有效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每头母猪活动空间一般保证在1.8 m2左右。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光照时间,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有效防止肢蹄疾病的发生。采光不佳的猪舍可采用人工照明方式进行补充。

3.2.3 合理进行诱情管理

为了保证后备母猪在适配的情况下能高效利用,在培育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教诱情,不能简单粗暴对待母猪,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以后的配种、接产、护理等工作。要保持每天进行查情和一定时间的诱情刺激,可采用种公猪入栏进行追逐、爬跨等直接刺激,也可采取种公猪精液刺激、将母猪赶到有公猪气味的猪栏内进行间接刺激,接触过程中要对后备母猪进行必要的压背刺激。对于长期不发情的母猪可注射孕马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处理。

适当的初配日龄对于后备母猪发挥优良的生产性能也至关重要,后备母猪至少需要度过1个情期甚至2~3个,体重达到130 kg才可进行配种。后备母猪要严格按照制定的配种计划进行配种,并做好相关发情、配种记录,尤其是后备母猪的第1次发情日期,可为以后配种提供重要依据。

3.2.4 健全免疫保健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订相关免疫程序,在配种前3周完成所有疫苗的免疫工作,尤其重视繁殖类疫病疫苗的免疫工作,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严格按照说明书足量接种;更要做好猪群的驱虫和保健工作,一般在后备母猪配种前的4周左右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可利用添加不同中草药方剂的方法提高母猪的抵抗力以及繁殖性能。

4 后备母猪的动态管理

后备母猪的群体也不是一成不变,不使所有备选后备母猪都能成为合格的能繁母猪。当发现饲养的后备母猪具备了配种条件或者是在产下头胎仔猪后,达不到优良种用母猪的标准时,就要考虑进行淘汰处理,例如出现肢蹄疾病、生长发育过慢、患传染病无治疗价值等隐患时,或者是久不发情、屡配不孕、返情、流产等繁殖障碍疾病的都需要进行及时淘汰处理,因为过多人工、资源、时间的投入会造成极大浪费,都可能会降低猪场的生产性能,并对生产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5 小 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工具的重要补充,是提供优良仔猪的保证,其优劣决定着猪场的盈利和未来。现在,越来越多的猪场开始重视后备母猪培育管理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系统的思维、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执行,只有全过程的管控才能将后备母猪培育好、使用好。

猜你喜欢

发情后备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