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艺是一门科技

2021-01-12刘海军

中华手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榫卯手艺手工艺

刘海军

2021年4月,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他特别提到:“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科学、技术的核心离不开科学和思想。

而传统手工艺,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在一些人看来,传统手工艺因为“传统”,所以“过气”“土气”。但他们可知,在过去,手工艺是“高科技”的代名词。科技的力量使手工艺“冲击”着各行各业。如在冶金方面,需要熟悉各种金属元素的习性,掌握规律,在古时这属于“高科技”或“核心技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出自懂科学的饱学之士。活字印刷术就是科技引导下“产业化”的结果。火药、指南针即便传到西方世界,也被当作高科技产物使用。而作为中国目前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涵盖数学、力学、声学、化学、建筑学等,不仅是一部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也是一部中国科技史。

到了近代,在西方哲科思维影响下,所有日常所用之物被分科而立,加工制作被逐步分解,进而产业化,甚至自动化。虽然缺少了温度,却解放了双手。这也是科技的力量。

本期专题,我们围绕传统建筑和家具工艺的灵魂——“榫卯”展开。从众多案例中可以看到,虽历经上千年传承与发展,榫卯不但没有没落,反而在科技和经济如此大发展的当下,仍在建筑、家具、文创、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还获得进一步创新发展,且吸引着更多年轻群体不断加入。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大众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也因为人们意识它的经济价值与科技价值。

人文日新,行健不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在传统工艺发展中,有人坚守传统,“把握手艺高度”,如精细木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金荣、花格榫卯上海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标、合川桃片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余晓华、翻糖师韩磊等……也有人注重产业化,“拓展手艺维度”,如现打造代家具的“传习工坊”、專注于斗拱积木的“晚峰书屋”、制作合川桃片的“三民斋”……无论是手艺人,还是手艺产业引领者,都是传统手工艺的奉献者与实践者。

科技需要设计,设计亦讲科学。希望未来,通过设计,让传统手工艺发展既有高质量,也不失小情怀。

猜你喜欢

榫卯手艺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手艺
最贵的不是手艺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榫卯构造在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