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技馆的展品应如何创新

2021-01-12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技馆展品科普

史 晓

(吉林省科技馆,吉林 长春 130000)

科普展品是科技馆最核心的展教工具,展品的设计更是衡量一个科技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那么什么是科普展品,他的定义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它是一种将人类发现的自然现象、总结的规律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或多种形式展示出来的模型。如何让展品把经典的科学知识充分展示,这就是业内人士一直考虑的问题——展品的创新。展品是科技馆的科协载体,而展品创新之路却漫长而艰难。

1 科技馆展品设计现状

1.1 经典展品展示形式单一

科技馆经典展品主要包括声、光、电磁、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经典理论,无论省级展馆或是较小型场馆,都能够见到的,通常所存在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展品的大小,而在展示形式是上差异不大。比如钉床,这件展品展示的是压力、压强和受力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钉床这种展示形式非常充分的呈现了这个原理,并且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在各大科技馆中,几乎都在沿用这个最经典的形式展示这个原理,类似这样的展品很多,再比如体现滑轮组作用的自己拉自己、电磁感应作用的旋转的银蛋、体现共振的共振环等,这些在科技馆中都非常常见,这些展品的展示形式如出一辙,而这类展品所占比重并不小,尤其是小型展览馆,受场地、资金等限制,这类经典展品的数量占比更大,对于常来科技馆的观众来说,参观过几个科技馆,也就索然无味了。虽然有一些展馆是新筹建的科技馆,建筑设计、展览内容、技术手段等和较老的科技馆相比,有一定的升级和更新。但在展品设置和设计上,观众的“老朋友”——经典展品,还是难以吸引公众的眼球。

1.2 展品展示形式呆板、内容单一

每件展品展示固定的某项科学原理,在展品的说明牌上对原理的介绍也相对简陋、粗糙。目前中国科技馆的展品展示方式比较统一,采用固定的陈列方式。比如,在一个空间内,根据观众的参观密度、参观路线布设展品,某一项科学原理用一个展品来展示,并在展品上或旁边设有几百字或者更短的展品原理介绍,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展品的说明牌并不被观众买单,更多的时候它只是个摆设。而且展品加说明牌的标配组合,给人的感觉有些呆板和些许生硬,而参考国外的某些展馆,他们所这设计的展品更接地气儿,而我们所设计的展品,它的展示模式似乎在默默的提醒观众,它是展品。“寻找生活的影子”和“了解高于生活的科技”这是两种展览理念,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更倾向于后者。

1.3 展品老旧,难以推陈出新

对于很多运营多年的场馆,展品普遍存在损坏严重,维修困难,展示内容已经过时等问题,科技馆与博物馆等陈设类展馆不同,它是体验性场馆并且紧跟科技的发展,展品必然面临更新换代,部分展品的寿命也就在几年。所以展品的创新对科技馆来说,是长久课题。

1.4 展品企业合作难

科普展品的设计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较大难度,它要求设计者除了本身的设计能力外,同时需要有扎实的科普理论基础,把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以巧妙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能实现观众的互动体验,是“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的体现,更要求设计人员以多种视角,比如学生、成年观众、老师、专家等不同角度对设计逐步完善,达到较好的科普展示效果。但是往往在实际中较难实现,展品制作企业在设计方面是有自身优势,但是对于观众需求及操作习惯;科普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科技馆人员更为专业,两者需要较好的协同创新,在实际中较难实现。这需要较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企业自然以盈利为目的,尽快完工,科技馆有完工进度安排和财政支付进度要求,在现实中较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达到两者协同创新。

2 科技馆展品创新策略

那么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展品创新是必由之路。但是这条路很难走,短时间内大面积推陈出新是很难的。笔者认为,一个展品的设计由很多方面构成。我们从它的某一个方面改变就可以称之为创新。展品内容新颖叫创新,改变展示形式也叫创新,在原有展品上挖掘更深的价值也叫创新。而这种创新,更符合目前中国科技馆的现状,是行之有效的创新途径,笔者在科技馆从事多年科普工作,参照所在馆的具体情况,在展品创新问题上有如下见解。

2.1 展品创新中可融入地域特色

科技馆虽然重点在于展示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展品中融入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对科技馆展览是有很大益处的,最主要有三点:首先,笔者认为地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范畴很广泛,不仅仅是指高新技术,地区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都是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试想一名观众在观看一件展品时,如果能即了解了展品本身的科学内涵又从侧面了解到当地相关的地域知识及人文特色文化,会显得更饱满。其次,在展品内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可以使展品的表达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更能吸引观众的关注。如果展品的表现形式千篇一律,观众在中科馆、上海馆等看到的展品表现形式基本都一样,观众会觉得没有新奇感,提不起兴趣来。所以把当地特色融入到展品中,使外地观众更了解当地特色,感到新奇有趣;本地的观众则可以产生共鸣,感觉科技馆的展览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更受观众的欢迎。比如很多场馆都有对机器人的展示,有的是机器人舞剑、机器人下棋等,但在东北的某个科技馆将机器人与当地民间艺术巧妙的结合到一起,机器人表演二人转,各自由度精准运动的过程中既有科技的展示,也有对当地色特文化的普及。

2.2 展品更接地气

展品的创新不仅仅是展品展示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展示理念的创新。若单一仅展示科技成果或科学原理会显得更学术和专业,缺少“人情味儿”,观众的兴趣度不高,如何把展品设计的更接地气儿,这是展品创新的一个突破口。目前我国的科技馆更倾向于科技发展的成果展示,如我上文所说,我们无形中传递给观众的是“高于生活的科技”。那如何把科技馆的展品变得更接地气儿,笔者认为,并不一定要花多少昂贵的经费去创新,可以是把生活中人们忽略的科技展现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把科技馆所有用来封闭扶梯内部传送机构的外壳用玻璃来代替,随着它的升降,传送结构清晰的呈现出来,这应该是最贴近生活却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科技。

2.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从展品展示形式上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短期内很达到规模,那么将现有的展品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打破展品展示内容单一的束缚,让展品成为相关科学知识的载体,丰富内容。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而手机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科技馆更要与时俱进,紧跟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比如可以建立线上科技馆,把科技馆搬到网上,让观众拿着手机就可以参观科技馆。而在线上科技馆中,我们对每件展品的介绍、知识的延伸、生活的应用等方面可以自由添加、修改。打破了传统实体科技馆展品展示形式的束缚和内容的局限,让展品不仅代表展品本身,而成为知识的载体,也让展示内容更加灵活多变。立在展品旁的说明牌,这个观众常常“视而不见”的尴尬存在,也可以逐渐退出舞台。

2.4 促进馆企分工合作

寻找合作新模式,让科技馆与企业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科技馆可以做前端概念设计,提出创新思路,确定主题,包括具体展品描述、功能展示手段等,包括展品所配套的活动、道具等,再有展品设计公司对技术层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两方共同商讨,进一步深化,形成先馆后企的合作分工机制和研发模式。比如合肥科技馆,该馆就与展品设计厂家就成功共同设计研发了新展品——最速降线。这件展品是全国各大科技馆中的经典展品,这件展品在展览过程中,通过多年展览发现,在展品的科普传播中具有局限性,只能看到小球在某一条轨道下落最快的现象,达不到让观众深入探究的效果,合肥科技馆设计团队通过研究,以观众的视角提出了新的思考,于是提出了改变轨道,增加可控变量的全新设计思路。经过展品公司的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最终由双方共同完成了最速降线这件展品的升级改造,达到了更好的展示效果。

展品是科技馆最核心的存在,我们把知识融入到展品中,而让展品深深烙印在观众的心中,这是我们科技馆人的责任,更是我们科技馆人奋斗的目标。科技在发展,展品创新之路更不会停息,笔者根据多年科技馆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如上见解,希望对科技馆展品的创新发展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馆展品科普
科技馆一日游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深圳科技馆新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
国宝展品被盗案
科普漫画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