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021-01-12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院校

高 虹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0 引言

书籍是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学校内的图书系统建设更是不可忽视。院校内的图书系统以图书馆为主,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下,纸质书籍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但是,在如今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院校图书馆同样应该进行信息化建设。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在其院校内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能力,可以确保高职院校更好的给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因此,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内的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科学落实,高质量进行。

1 网络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1.1 网络计算机为图书馆服务开拓了平台

在图书馆系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图书馆服务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确保学生能够合理利用院校内图书资源的重要保障。书籍是基于文字基础形成的信息总编,阅读者通过阅读书籍内的文字信息能够获取其想要获得的知识与数据。因此,图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字信息的管理。学生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对于图书的需求量更大,并且对书籍内的信息需求程度也更加精准。基于这些要求,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能够更高质量且更加便捷地给学生展开图书服务,能够在节约学生时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能够在信息管理的视角下对图书进行管理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能够实现现代化服务,给予学生便利的同时也会方便管理员自身的工作。计算机服务平台的构建,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必经之路[1]。

1.2 网络发展快速信息杂乱无章

网络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中,既有科学高质量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存在不科学的建设趋势。网络发展的年限较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才有着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图书事业及图书馆服务工作却有着较长的管理时间。新旧信息服务管理方式在结合的过程中,其呈现出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造成了图书信息杂乱无章,难以形成信息系统。这一现状在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信息建设中同样反应明显。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数字信息、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等都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的过程中呈现出各分一摊的趋势,造成信息杂乱无章的情况发生。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下的图书馆,其内部的纸质书籍的去留尚且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也导致信息化建设不完全,无纸化图书改革不彻底的情况发生,更是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推向不利的发展方向上。

2 高职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利用率低

目前阶段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弊端,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建设科学性。首先,在目前阶段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进行有关建设的过程中,其呈现出的最明显问题就是信息化利用率不高。图书馆信息化进程中,对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否严谨科学。但是,在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活动开展中,高职院校对校内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率尚且不够明显。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图书馆管理中,依旧以纸质图书管理标准与模式展开图书管理,存在明显的技术滞后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大多数是手机控、电脑控,对纸质图书的兴趣不高。很多高职院校在图书馆管理与现代化建设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导致学生图书借阅量只减不增,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图书阅读以及校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2 信息缺乏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图书馆

目前阶段下的信息获取,人们普遍倾向于被动获取。但是,高职院校内的图书依旧存放在图书馆内,没有与信息技术进行更多结合,实现推送式阅读体系建设。书籍放在馆内,或者是存放在仓库中,导致它们只能是作为纸质载物存在,没有办法发挥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建设的作用。现如今信息化普及,书籍或者是图书馆管理不能与信息技术更好的结合,直接就会导致信息应用覆盖率低,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图书的利用。并且,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将图书馆资源与信息化、智能化充分结合起来,更是严重影响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2]。

2.3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不高

最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与服务意识不高,也是造成校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关键影响因素。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图书信息化管理与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在自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以实现以信息化视角展开工作。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图书馆高职人员配备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管理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性,选用了很多没有图书管理经验的管理员作为工作人员,进而深化了图书馆高职人员服务意识不高的弊端。

3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3.1 增强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意识

高职院校内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是影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员如果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就能够确保其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信息模式及信息标准展开,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在提高管理员信息化意识的工作开展中,首先高职院校领导阶层要认识到工作人员信息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强培训的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化意识。例如,高职院校内可以采用召开培训会,通过严格落实招聘考核制度的方式的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意识的工作人员,确保在校内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有大量的优质人才。另外,高职院校内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与社会上先进的信息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加强学习社会上先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样可以有力促进院校内图书馆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方向科学发展。

3.2 要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在管理上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高职院校内部还需要对图书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要避免缺少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上岗。另外,高职院校内的相关部门和图书馆管理组织,需要不断强化现有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严格落实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在上层管理上能够给予工作人员足够科学与规范的管理,实现在上层建筑上促进院校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业务水平的规范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对图书文献的采编、收藏、借阅、咨询等工作展开高质量的规范,确保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道路开展顺利[3]。

3.3 在网络发展快速的时代要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在当前网络时代下建设相对便捷。利用网络基础与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无纸化图书馆的

建造,进而落实与促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将图书模式、书籍管理方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对于方便学生阅读与查阅资料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字图书馆是当前图书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基于网络技术进行图书管理,进而高效、高质量建设校内图书体系,实现信息化图书馆的构建。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担,图书馆作为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桥梁,在高职院校内有着重要的组成意义。因此,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高职院校内进行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结合时代要求,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院校内图书馆的高质量建设。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图书推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