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发展对策研究

2021-01-12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融合时代

赵 频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信息中心,上海 200081)

0 引言

信息技术在教育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向着现代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因此,只有结合当前发展现状,确定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教育现代化创新发展,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引领教育变革,进而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效率与质量。

1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融合创新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需要对教育信息进行融合创新,即本质内涵就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推动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教育时代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同时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模式,使教育信息化能够在多层面发挥作用。

1.1 推动教育多元化融合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除涵盖深度融合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各要素、影响教育发展因素等,同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融会贯通。

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层面,应充分发挥信息信息技术优势,深化其对教育变革的影响,并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相互作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此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其驱动、支撑以及引领的作用,促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等信息化发展。不仅如此,受教育教学理念、形式等影响,对信息技术具有新的要求,进而推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而进步,使其不断与教育教学相适应[1]。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

(1)知行创相互融合。教育教学不仅需要自身做到知行合一,还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知行创融合。就学习者而言,在业务与专业、道德与思想等方面都应做到知行创合一。近些年,我国STEAM教育逐渐广泛应用,但是其只做到了在知与行方面的融合、统一,今后发展趋势将是STEAMC,即增加创造性(Creation)。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还可引申为ISTEAMC,即增加思想、观念(Idea)。

(2)虚拟与现实相融合。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虚拟世界孕育而生。现阶段,虚拟世界已经不再是单独的世界,而是与实体世界相融合。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AR、VR技术以及云技术等都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提供可能。基于此,教育信息化应充分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学习服务为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开放实践、实验以及实训中心,使在线学习者能够线下学习,并且创建区域性实践、实验以及实训中心。二是将信息创造力作为培养重点,并使其具有虚实融合的特点[2]。三是将社会上的安防系统为我所用,并将社会化学习内容提供给线上学习者。

(3)个体认知与协同认知相融合。信息技术发展促进除人以外的物帮助人们进行感知、判断、计算以及决策等,并且在促进人社会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其发展方向已经从感知智能、计算智能迈向认知智能,并且能够理解语言含义,对其进行甄别判断,同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可参与人们认知活动,促进个体认知与协同认知不断融合。

此外,跨学科、跨行业以及跨界融合也是教育信息化的融合方向之一,并且还包括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一同学习,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1.2 推动教育时代化的创新发展

在融合创新发展策略之中,方式、手段、路径等是融合,而创新不仅是方式,还是目标,并且贯穿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技术》,创新发展应不断构建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服务优势,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治理模式,并根据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以信息化为载体,构建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模式。

进行融合创新策略,需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将教育根本性变革作为中心,推动平台创新、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评价创新、教育资源形态创新、课程形态创新以及教育信息化理论、思想、规范制度等创新。

传统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作用是促进教育框架完善,但是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二者的融合创新,必须实现战略性转型,即在智慧时代下构建全新教育形式,并且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发展历史上,教育发生变革多与传播性技术相关,例如,纸张、活字印刷、视听技术等,这些技术都促进教育与时代发展接轨,并走向新高度。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除具有传播性特征外,还拥有智能特征,基于此,教育将会在其影响下,发生重大变革,并且教育经历一系列量变,正处于即将质变的重要节点[3]。

教育创新是构建智慧时代新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兼顾创新教育、创新与时代相匹配的教育。目前,教育变革仍是在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教育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革,并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在影响教育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深入发展,人们在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且人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会被加速替代,因此,人类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创造新的劳动形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2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 融合科技引领策略

教育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术变革为根本,并在此基础上变革教育。因此,为使教育信息化发挥出更大作用,提出科技引领策略。科技引领策略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同时满足教育现代化需求,进而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研究。

2.1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科研水平

新时代,我国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的科学研究,并通过多种方式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实践等进行研究,推动构建时代化的教育体系与学习体系。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研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对在新技术支持下的时代化教育理论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推动教育科学理论发展。

(2)注重教育信息化原始创新研究。

(3)对于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凝练,并将其攻关突破。同时深入教育模式、教育公平、课程形态、认知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等方面的研究[4]。

2.2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创造水平

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与创造,通过建立国家数字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联合工程试验等,深入教育信息化研究。并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寻求突破。

例如,远程教育技术,通过线上教学模式,使山区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IP数据广播技术以及VBI技术等均有所突破。通过按MEPG-4压缩标准发送相关文件,使得光纤网络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使山区、偏远地区等拥有互联网络,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应不断寻求突破,明确助攻方向,对相关项目进行系统化设计,并采用科学方法,在制度与体制方面不断创新,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

(1)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聋人与健康人无障碍沟通,使聋人能够体验现代技术成果,进而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2)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学习追踪、学习智能辅导、学习者个性精准分析以及学习资源精准推送等,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化、系统化,并且为在线教育高度个性化学系、超大规模学习提供保障。

(3)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外语自主化学习、家庭化学习,从而充分利用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打破外语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5]。

3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优服全学策略

利用教育信息化优势,可使全国人民获得优质的学习服务。在教育2.0时期,将此作为起点,即称之为优服全学策略。全民学习涉及面较广,不仅指在校学生学习,还包括在职人员、非在职人员学习。而将优质学习服务应用其中,除帮助全民提升学习效率、质量外,还对服务范围进行扩充。传统意义上的优质服务更加倾向于小教育、个体教育。而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多以大教育为主。借助于信息技术优势,优服全学推动教育改革,以大教育为支撑,打开教育格局。

优服全学策略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创举,其使教育影响力提升。而在教育作用下,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现代化教育,让教育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6]。随着多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全民学习、人人可学等目标实现概率较大。实现优服全学,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基数、文化背景、学习需求等。虽然实现优服全学的道路充满荆棘,但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创新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思路,能够实现此目标。

为实现优服全学目标,可通过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的形式。该学习平台需要以大量高水准学习资源为支撑,提升学习者学习效率。由于学习资源质量较高,因此,学习者学习效果也会提升。现阶段,该种优服全学模式实现并不复杂,通过思想转变、思路拓展,就可取得理想效果。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扩充教育服务范围,使其打破为在校学生服务的局限性,进而发展为向全人类服务。与此同时,打造高质量的信息教育资源平台,使其为大众服务,可促进优服全学的实现。通过该种方式,服务学习的学习者数量将会增加。同时,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开发成本较低,并且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效果提升。不仅如此,该种学习模式较为简单,学习服务管理复杂程度较低。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学习者可实现个性化学习。

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在教育中,可通过投入较少成本,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除此之外,学习服务规模扩大,学习个性化特点突出。民众采用该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其学习水平提高,还可提升其学习能力。

在优服全学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即教师数量如何与学习者数量相平衡。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的责任、使命等发生新的变化。其不仅需要“传道、受业、解惑”,还需要充分认识到所掌握知识的有限性。现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增加,其所掌握的知识也更加丰富[7]。而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已经不能促进其职业发展。因此,基于此背景,教师既要抓住时代所提供的机遇,又要积极面对挑战。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授课形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天南海北的学习者均可聚集在同一课堂中。而教师所创造的教育价值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在线教育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同时为上百、上千,甚至上万人讲解相关知识。该种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较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应对其进行不断创新,尤其是在教师方面。例如,教师分工、合作,教师专家化发展等。除此之外,在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规模扩大背景下,教师无论从自身知识储备、教学水平等方面均应不断提升,与之相匹配。

优服全学实施后,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全体人民将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其影响下,社会发展将会更加快速。教育是在时代发展中红孕育而生的。其理念、形式以及目标等均需要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性。只有这样,教育为全人类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化发挥。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远超过人们想象。而随着社会不断变迁,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可得到解决。这主要得益于优服全学策略的实施。首先,在教育平台中,将家长学习服务置入其中,可使学生家长以学习者身份掌握更多知识,成为现代化家长,进而促进子女知识水平提升。其次,通过远程教育模式,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地区,可共享高质量教育资源,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其知识储备。再次,针对特殊教育人群,包括盲人、聋哑人等,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开辟无障碍交流渠道,做到有教无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后,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所能服务的群体不再是在校学生,而是全体人民。我国全体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拥有创新性思维,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除融合创新策略、科技引领策略外,还应重视优服全学策略。将教育为全民学习服务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理念,使学习者能够通过平台进行一键通达式学习,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作用。基于此,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推进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现代化、人们生活智慧化。教育发展与时代密不可分,并且教育理念、内容以及目标等均与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因此,只有着眼国家发展需求,通过融合创新、科技引领以及优服全学等策略,才能推进教育变革。

猜你喜欢

学习者融合时代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融合》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