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及其稳定性影响观察

2021-01-12邢瑞英常妞平晋庆霞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营养液注射液稳定性

邢瑞英 常妞平 晋庆霞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药剂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1]。肠外营养液作为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常用辅助手段,是一项重要制剂。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因肠外营养液中富含人体中需要的各种基本营养物质,不但可以为体质虚弱、同时还不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还能够从侧面帮助不能进食的患者增强自身机能免疫力水平。但是,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会因为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如果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不够,则不能够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从而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及副作用[2-4]。因此,本文就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本院的100 份肠外营养液分成两组,结合两组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展开一系列分析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10 月—2018 年10 月在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肠外营养液共100 份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其稳定性不同分为规范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份。纳入标准:(1)所有营养液的配置方法均相同。(2)经伦理委员会批准。(3)规范组肠外营养液均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配置,并符合临床要求。(4)对照组肠外营养液在配置中没有严格遵循操作流程进行配置。

1.2 配置方法

所有肠外营养液均由专业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配置,在规范化的配置流程中实施严格的操作。将各种成分进行混合,顺序可按照: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兑入8.5%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将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混入上述溶液中。依据笔者曾经的临床工作经验,将影响肠外营养液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药物配置不当、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运输方式不当、存储方法不规范、消毒方法不规范、配置流程操作不规范、给药前没有合理处理等。对照组肠外营养液中将氯化钾注射液注入10%的葡糖糖溶液中。

规范组将氯化钾注射液加入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中,具体应用8.5%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与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转入到3 升静脉营养液输液袋中,与葡萄糖注射液中兑入3 升静脉营养液,应用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溶解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粉针,之后加入20%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用肉眼对脂肪乳和维生素的混合液是否出现沉淀和变色的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在移动进静脉营养液输液袋中,进行排气,摇动静脉营养液输液袋中的混合物质,动作要轻柔,留以备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一般对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PH 值、氨基酸溶液的种类、电解质稳定性、脂肪乳脂质出现氧化等。利用多因素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观察两组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利用PH 酸度计对每组的肠外营养液进行测量,观察两组营养液在48 小时内的PH 值情况。同时,应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两组营养液的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越少,说明营养液的稳定性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通过对影响规范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单因素进行对比和分析。

其中,规范组中药物配置不当的有15 份,对照组营养液中药物配置不当的有26 份,χ2=5.0021,P=0.0253;规范组中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的有12 份(12%),对照组营养液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的有22 份,χ2=4.4563,P=0.0347;规范组营养液中运输方式不当的有14 份,对照组中运输方式不当的有27 份,χ2=6.9864,P=0.0082;规范组中存储方法不当的有19 份,对照组中存储方法不当的有29 份,χ2=4.0064,P=0.0453;规范组中消毒方法不规范的有20 份,对照组消毒方法不规范的有31 份,χ2=4.8419,P=0.0278;规范组营养液给药前没有合理处理的有18 份,对照组给药前没有合理处理的有28 份,χ2=4.0258,P=0.0448,;规范组中配置流程操作不当的有12 份,对照组配置流程操作不当的有27 份,χ2=5.3187,P=0.0211。数据表明,规范组中药物配置不当、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运输方式不当、存储方法不规范、消毒方法不规范、配置流程操作不规范、给药前没有合理处理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规范组和对照组的肠外营养液在48 小时内的稳定性进行观察和研究。

两组肠外营养液的PH 指标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规范组的肠外营养液中PH 值指标的稳定性更好一定,变化程度更小,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表1。

表1 两组肠外营养液48 小时内稳定性研究(±s)

表1 两组肠外营养液48 小时内稳定性研究(±s)

2.3 对影响肠外营养液多因素的分析。

由表可知,影响肠外营养液的因素由高到低为PH 值,OR=8.205;电解质的浓度及稳定性,OR=5.435;脂肪乳的种类,OR=4.925;脂肪乳的脂质出现氧化,OR=2.597。

表2 影响肠外营养液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5-7]。因此,对于肠外营养液的规范化配置要求和稳定性要求尤其重要。而影响肠内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营养液配置的过程中造成一些影响。因此,在对营养液配置时,应严格遵循无菌守则,做好对营养液的配置工作,以保证能够给予患者更稳定、更充足的营养支持。本文通过对影响规范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单因素进行比较,规范组中药物配置不当、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运输方式不当、存储方法不规范、消毒方法不规范、配置流程操作不规范、给药前没有合理处理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营养液在48 小时内的PH 值变化情况来看,两组肠外营养液的PH 值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规范组的肠外营养液中PH 值指标的稳定性更好,变化程度更小,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混合糖电解质溶液对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影响营养液的稳定性因素也有很多,应加强对配置营养液操作的各种规范化配置流程,进一步强化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营养液注射液稳定性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碘帕醇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