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21-01-12刘剑王婷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肠梗阻西医

刘剑 王婷(通讯作者)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 湖南 长沙 410007)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 湖南 长沙 410007)

在腹部手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急腹症,特别是肿瘤患者,在原发病灶的影响以及术后卧床、禁食、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2]。对于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中主要采用胃肠减压疗法,但是受制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成效并不理想,从中医角度来看,不完全性肠梗阻是由于手术损伤患者脏腑经络,影响正常的血运、气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能够达到通络止痛、理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显著提升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12 月我院收治的54 例术后不完全肠梗阻患者,男32例,女22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8.23±11.43)岁,临床表现以呕吐、腹痛、腹胀、大便硬结、肛门排气停止、肠鸣音亢进为主。本组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不完全肠梗阻”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手术指征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③腹膜刺激征为阳性。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54 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7 人,在各项数据上,无显著差异,P <0.05 有可比较性。

1.2 治疗措施

对于两组患者,均应用胃肠减压、维持电解质平衡、解痉镇痛、清洁灌肠、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等方式,在患者入院后,放置胃管,将胃容物、积液、积气吸出。

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为患者加用大承气汤,药物组方包括白术、黄芪、枳实、厚朴、红花、桃仁、赤芍、炒莱菔子、蒲公英、大黄、芒硝,剂量分别为15g、25g、15g、15g、15g、10g、15g、15g、30g、20g、9g。对于老年患者,酌情减少药物用量,每日1 剂,加水500ml 煎至300ml,每次在胃管中注射100ml 药液,注射完毕后,闭管4h,胃肠减压完毕后,再次注入100ml。剩余药渣加入1000ml 水,煎至600ml,温度凉至37℃时进行灌肠治疗。在整个用药环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必要情况下,利用腹部B 超来明确病情,疗程共计4 周。同时,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针灸疗法,取穴包括中脘穴、天枢穴、三阴交、足三里、下脘穴、上巨虚、下巨虚,基于患者实际情况辨证选择,将患者调整仰卧位,穴位选定后,常规消毒,采用直切法垂直进针,深度控制在2 ~3cm,得气后,取艾条插入针柄点燃,每个穴位10 分钟,每天一次。

1.3 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腹部B 超检查结果来判断临床疗效,包括治愈、好转、无效,治愈即治疗3d 内,患者各项症状消失,体征得到了显著缓解,不良症状在7d 内,基本消失,B 超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肛门恢复排气;好转即患者腹胀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缓解,B 超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来看,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在疗效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6%,也高于西医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各项指标与疗效情况对比

3.讨论

在人们生活习惯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肿瘤发生率逐步升高,腹部肿瘤手术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腹部手术,特别是肿瘤手术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这与手术创伤、术后神经与内脏损伤有关,导致患者胃肠功能出现抑制,其正常的蠕动受到影响[3]。

从中医角度而言,肠梗阻属于“关格”,发病机理是由于肠腔积液增加,加之患者体弱、病程长,手术创伤会导致经络脏腑受阻,导致脾气虚弱、气血运行受阻。从西医角度而言,肠梗阻是由于积液、积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菌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血运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为轻型肠梗阻,临床中多采用保守疗法,但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在各类诱因的影响下发展至完全性肠梗阻,导致患者肠壁缺血坏死,因此,在发病后,要高度警惕,做到到诊断、早治疗。实践显示,大承气汤能够有效改善低灌流、缺氧状态,加速内脏血流,改善微循环,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减少炎症介质,其中,白术能够补中健脾、黄芪能够补中益气,枳实与厚朴有宽中理气之效,大黄与芒硝能够攻积导滞,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具有调补气血、攻补兼施、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之功效[4-5]。针灸是祖国的精粹,也是人类应用历史最悠久的物理治疗方式,在中医学的发展下,针灸以其安全、简单、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针灸结合了艾灸、针刺的优势,具有扶正补虚、兴气止痛的优势,将艾绒点燃后,能够利用辐射效应让热力直接作用于体内,达到抑菌除湿、舒经通络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6]。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微循环,减小毛细血管通透性,提升疗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来看,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在疗效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6%,也高于西医对照组的70.4%,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致,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该种方式毒副作用小,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疗效显著,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在术后不完全肠梗阻的治疗中应用。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肠梗阻西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