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1-01-11田文东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7期

田文东

摘要:目的:分析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眼科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71例接受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流程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同时辅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护理方法。观察眼底病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不适症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发生率2.82%、恐惧发生率1.41%,显著低于护理前的焦虑发生率21.13%、恐惧发生率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仅1例患者出现呕吐。结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便捷等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可辅助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保障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顺利完成,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眼科护理;心理不适症状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7--01

前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眼底病患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1]。这种检查方法的作用机理为:经静脉注入荧光素钠造影剂,运用置有特定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连续照射眼底病患者的检查流程。随着患者眼中血液循环的不断进行,荧光素逐渐被激发并产生荧光,使得患者眼部組织染色处显影,准确反映出患者视网膜毛细血管、大血管的病变状况。本文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用于眼底病患者的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71例眼底病患者的检查流程、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眼科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71例接受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血压低于160/100mmHg;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够主动配合检查;③患者检查前均进食。排除标准:①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②排除有药物过敏史(如碘过敏史)患者;③排除存在哮喘病史及空腹患者;④排除肾功能、心脏功能、肝脏功能严重不全患者;⑤排除严禁扩瞳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7±13.3)岁;球后视神经炎患者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7例,其他眼底病患者19例。

1.2方法

1.2.1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方法

①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前,以复方托呲卡胺滴眼液散瞳。确认眼底病患者瞳孔直径达到7mm以上时,方可行造影检查。②于20%浓度0.2mL荧光素钠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调制为5mL的混合溶液。取患者肘正中静脉,行预备试验。确认患者未出现不适反应后,于4s内注射2.8mL20%浓度荧光素钠。整个过程保持持续拍摄。观察10min,眼底病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可拔针。

1.2.2护理方法

①健康教育。询问患者既往病史,以温和态度为患者讲解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告知患者荧光素钠不参与机体代谢,安全水平较高,且多数患者均可耐受,以此帮助患者对检查流程形成正确的认知。②心理护理。通过频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等方式,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等心理不适症状。③放松训练。预备试验成功正式注射荧光素钠时,若患者出现明显紧张或焦虑症状,应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纠正其不良心理状态。若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造影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的心理不适症状发生率,评分项包含焦虑、恐惧2种。

观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71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X2检验分析患者的心理不适症状发生率数据。当P<0.05时,可认为眼底病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的心理不适症状发生率

护理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均发生显著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心理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2.2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本组71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仅1例出现恶心反应(占比1.41%)。停止检查后,患者自行恢复。本组患者无弱荧光、荧光渗漏等风险事件发生。

3讨论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操作便捷特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特征为其在临床眼底病诊断、鉴别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事实上,这种检查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2]。

为保障眼底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检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做好检查准备工作,散瞳时充分关注患者的瞳孔变化情况,并以温和语言安慰患者,以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保证患者的充分配合。注射荧光素钠造影剂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或发生不良反应,进而提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流程的安全性水平。

此外,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时,还应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措施,帮助患者对荧光素钠的安全性、造影检查作用及注意事项等产生正确认知。

综上所述,为促进眼底病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医院应按照规范流程给予眼底病患者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检查过程的安全、顺利完成,以便临床医师根据检查结果作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程瑛.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J]. 首都医药,2014,21(24):176-178.

[2]陈典翠,李仪静. 护理干预预防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