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无线电干扰排查与防范措施

2021-01-11胡亚婷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电势接收机信道

胡亚婷

(甘肃省无线电监测站庆阳监测站,甘肃 庆阳 745000)

当前,国内无线电台的数量持续增多,但由于高空中电磁场具有复杂多变特性,所以无线电干扰不时出现。为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对无线电干扰进行排查极为重要。只有确定无线电干扰信号源强度,探索防范无线电干扰的措施,才能保证无线电设备仪器正常、有序、稳定运转[1]。

1 无线电干扰类型

(1)同频干扰。是指有用信号的载频和无用信号的载频相同,且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带来干扰。正常接收的信号在受到同频干扰时,会和干扰信号一同到达中频铜带,再进入中频接收器。这样一来,中频接收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集合体进行放大处理,对工作频率信息和干扰频率信号进行检波处理,接收器难以辨别,容易翻译出高度模糊的信息。

(2)邻频干扰。就是和接收机通带中最大频率分量接近或一样的分量,并且和接收机频率邻近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到正常信号的接收。一般来说,中频带宽要宽于射频带宽,与超外差接收机的干扰与射频带宽极为接近,接收机频率调谐两边的频带干扰区慢慢延伸至无线电对边频道,主要包含邻道干扰与选择性干扰。正常的调制解调情况下,依照信号传输媒介区分的无线电系统当中,一些发射标称输出功率在相邻信道宽度中,这些输出功率容易对接收机的运行造成干扰;但选择性干扰则表示邻信道的发射机将对电磁波信号电频造成干扰,接收机信道也受到影响。

(3)插入频干扰。半个信道间接的信道被插入既定工作频道中,插入频干扰对无线电信号传输是利弊共存。在一些特殊时候,插入导频方式能够确保信道的稳定性,比如范围中整体频率量较多、无法划分和传输时,借助插入信道方式就能保证通路稳定度。

(4)交调干扰。工作信号和干扰信号同时间内传输到接收机输入端,由于接收机的特性转移的不同从而使得出现一种相对严重的影响。在此影响下,接收机对接信号被调谐,干扰台的调制音就会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对接信号失调,调制声就将显著消减。实际上,一旦信号强度够高,此信号将堵塞输入非线性系统,或者直接阻断接收信道。

(5)互调干扰。两种或多种信号在收发信机的非线性传输电路互调,形成接近有用信号频率的组合频率,互调干扰就是这种干扰的总称。这种干扰区分成发信机互调干扰与接收机互调干扰两种。发信机互调干扰是在一定距离限定下,单一或多个发信机发射的信号在另外的接收机接收之后,发生的输出信号与输出级互调情况,从而发射同有用信号与频率信号,直接影响到收信机;收信机互调干扰是几个信号因为非线性电路影响,使得信号之间引发互调干扰情况,收信机接收互调结果而受到干扰。

(6)卡阻干扰。这是在人为影响下形成的无线电干扰作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航空站这类高度使用无限电的场地,因为人为或一些电子设备长期按压发射器,就令电台等电子设备长期处于载波发射状态,从而存在较大干扰情况。不仅需要对无线电干扰模式进行区分,还需要对无线电干扰级别进行仔细划分。当前,干扰主要区分为允许干扰、可接受干扰、有害干扰这几个等级,这几个等级的区分对无线电干扰的仔细划分十分有利,可以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

2 无线电干扰排查方式

2.1 无线电测向

此系统主要包含控制处显示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机以及天线的测向。控制处显示模块就是通过数字或模拟方式输出无线电测向位置信息;信号处理模式则包含了信号处理电路、多波道接收机、单波道接收机,其是通过选择、放大、处理、变换无线电感应电势处理位置信息[2]。在对无线电进行测向时,通常采取下面三种测向方式:

一是振幅法。依照天线方向图当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由于天线是持续运行的,输出值也持续变动,借助天线指向来对无线电波方向进行判定,同时可以利用有着同样特征的接受系统、天线系统分析,来对比接收机的信号幅度,以此对无线电干扰方向进行确定。二是多普勒法测向。天线系统是通过圆周上分布的一组天线组成。接收机依照特定的旋转速度与画圆圈方向,按序接收到各天线元的感应电势,可以把这视为是一根天线围绕圆周进行均速运动。但是因为Dopplereffect,有必要对接收机输出信号相位附加调制,在对无线电信号相位进行判断,获取无线电干扰方向信息。三是相位法测向。有着同样特征的天线元接受无线电波过程中,因为无线电波具有波段差,使得天线元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电势有所不同,但气干扰方向是和合成电势具有紧密关联,应依据两种天线元感应电势间位相差,来对无线电波干扰方向进行判断[3-4]。

2.2 无线电定位

(1)一点定位。就是对一个侧向站定位无线电波辐射源,这是因为在某一平面或者曲面上具有已知的辐射源,测向站对无线电信号的仰视角与方位角加以测量,标出一条示向线。空间作图当中,已知的平面或曲面与示向线相应的仰视角和方位角间存在交点,此交点也就是无线电波干扰辐射位置。

(2)动态定位。动态定位重点是通过测向机对某个无线电辐射源从不同方位和时间进行定位。为准确掌握并减小定位偏差,首先应通过微分概率对距离进行测量,其次通过重复进行测量,进行迭代计算,同时动态测量时,需要将相对接近的测角结果作为目标辐射源方位角,根据侧向站运动速度对方位角变化情况进行测算,以此得出侧向站与无线电干扰源间的距离[5]。

3 线电干扰防范措施

(1)强化台站管理,促使台站规范化运转。应和广电、通信、民航相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同时提供业务指导,加强台站管理,依照规定参数运行。对设备定期检查,避免出现设备馈线陈旧与有害电磁泄露,从根源上避免出现无线电干扰问题。

(2)区域执法部门起到合力作用,构建完善的合力执法体系,着重惩治非法广播电台、假基地台及卫星干扰器等违法设台现象。定期组织进行座谈会,共同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对大功率设台单位进行管理。

(3)构建常态化联动体系。促使台站信息与监测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构建干扰因素排除捷径。尤其是边界地域需要制定无线电频率协调体制。针对区域干扰情况,可以通过区域联合,使干扰排查工作效率提高。

(4)健全无线电监测网覆盖范围,对设备加强改进,不断推进无线电监测智能网、高山监测站及航空监测专网的联合应用,做好常规化监测与专业监测工作,构建监测数据库,从而促使无线电监测系统网格化、精密化发展。

(5)无线电台站数据清理和验收工作。在全面的清查与验收工作后,无线电频率数据的计算工作更加有序。为此,应该根据正确的步骤核查站台数据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与统计工作。当前一些无线电频检测统计报告还不够准确,主要是由于统计报告体制还不够健全,因此需要加强优化,充分发挥监测统计报告的作用,从而让无线电源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运用。

(6)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提升工作水平。提高专业培训力度,加强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及干扰排查案例,顺应如今的无线电技术发展速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对干扰排查思路及时进行调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电波秩序更加复杂,各类不正规无线电干扰趋向多样化发展,各种干扰因素随之增多,干扰案例中逐渐多出了一些新型非法无线电发射装备。无线电管理部门面对着无线电干扰愈发复杂化、无线电干扰系统优化程度不够、外部排查技术水平不足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加强改进无线电干扰预防方式,提高查找查处能力,应作为一项需要长时间并且认真对待的工作。

猜你喜欢

电势接收机信道
GNSS接收机FLASHADC中比较器的设计
第五节:《电势差》学案设计
信号/数据处理数字信道接收机中同时双信道选择与处理方法
同步机和异步机之磁势和电势的比较
一种宽带低功耗四合一接收机设计
一种面向ADS-B的RNSS/RDSS双模接收机设计
一种无人机数据链信道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
数字接收机故障维修与维护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
用电势分析法解含容电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