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茶山林区混交造林技术及应用

2021-01-11李秀平

山西林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臭椿主栽茶山

李秀平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岚县 033599)

黑茶山林区经营面积9.44 万hm2,区内地形以黄土丘陵为主,偶有山地分布,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冬季少雪干旱、春季多风干燥、夏季雨量集中。近年来,黑茶山林区按照“1 局联3 县”的要求,积极与周边县(区)联合进行造林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2021 年以来,在继续与吕梁市岚县、兴县、方山县、临县以及忻州市岢岚县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上,又与忻州市忻府区签订造林合作协议,开启了局县(区)合作的新篇章。截至2021 年6 月,黑茶山林区与当地县(区)合作造林7 000hm2以上,并积极发挥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当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营造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

1 营造混交林的意义

混交造林是当前造林模式的主流,与传统的单纯林造林模式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造林通过多种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混交,地下根系可以多层次伸展,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也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土。以油松和柠条、落叶松和沙棘等乔、灌木混交林为例,乔木根系大多分布在地下深处,固定深层土壤;灌木根系则多分布在浅层土壤,可以保护地表土壤免受侵蚀。同时,沙棘根瘤菌还可起到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促进林木生长。混交林具有多层次的树冠结构,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层与草本层及枯枝落叶层,组成了多层次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截留降水和涵养水源。营造多树种的森林,有利于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混交林比纯林积累的枯枝落叶层更多,其分解后有助于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此外,混交林生态系统更接近自然生态系统,林木自我更新能力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此外还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多的林产品。

2 混交造林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是混交林营造的一项关键性内容。造林树种是树木资源的一部分,也是已经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环境,并且得到大面积栽培推广的树种。黑茶山林区林种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树种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适地适树。每个造林树种都有各自适生的生态环境,造林时应按照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相应的适生造林地;二是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是在黑茶山林区天然分布的树种及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种植树种,例如油松、辽东栎、华北落叶松、侧柏、刺槐、沙棘、山桃等,造林后幼树恢复能力强,成活率高,并且可正常生长发育;三是造林树种多样化。多树种林种能够适应立地类型复杂多样的立地条件,黑茶山林区海拔高差较大,地貌地形复杂多样,山地气候变化明显,加之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条件的不同,使各造林地块间的立地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所有地块一律选用相同的树种,就很难做到生物多样性稳定;四是实用为主。选择的造林树种不仅要适合造林,而且要在育苗及造林技术上成熟,施工便利,造林后幼林便于管理和经营;五是经济可行。选择合适的树种,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尽可能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凸显树种的生态防护功能。

通过多年造林实践,选择出适合当地造林的主要针叶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侧柏、白皮松等;主要阔叶树种,有辽东栎、刺槐、臭椿、山杨、青杨、茶条槭、元宝枫、旱柳、垂柳、白桦、红桦、蒙椴、鹅耳枥、核桃楸等;主要灌木树种,有沙棘、连翘、虎榛子、杜梨、山里红、山桃、山杏、山荆子、文冠果、丁香等。混交造林的树种搭配模式主要有:油松—辽东栎(白桦、山杨、青杨、元宝枫、连翘、沙棘及天然灌木等),华北落叶松—辽东栎(白桦、山杨、青杨、连翘、沙棘等),侧柏—臭椿(刺槐、柠条、沙棘、山桃、山杏),白皮松—山杨(白桦、山桃、山杏),山杨(青杨、小叶杨)—刺槐(茶条槭、元宝枫、旱柳、沙棘、柠条等)。

3 混交方式选择

混交造林树种是由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主栽树种是造林后的优势树种,它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及生态功能的发挥。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一般以针叶树种为主栽树种,营造乔、灌木混交林一般以乔木为主栽树种;伴生树种是在林分中起辅助、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作用,一般选择天然更新能力强、有育苗造林经验的树种。伴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主栽树种之间应不存在冲突,例如主栽树种为喜光树种,伴生树种则为耐阴树种;主栽树种为深根性树种,伴生树种则为浅根性树种。

混交造林的混交方式,主要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及块状混交等。株间混交,即在造林行内主栽树种和伴生树种按照1∶1 或2∶1 的比例栽植,尤其适合针叶树种与灌木混交;行间混交,有单行混交、双行混交、双行与单行混交等方式,这些模式有利于混交林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针、阔叶树种混交,还有助于森林防火;带状混交,即由3 行以上主栽树种和3 行以上伴生树种混交造林,造林实施方便,应用较为广泛,尤其适合慢生针叶主栽树种与速生阔叶伴生树种混交,可预防病虫害;块状混交,适用于平地、坡面平缓地块及小地形变化大的黄土丘陵区。

4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对混交林的生长影响很大。造林密度过大,可促进林木高度生长,但会影响林木胸径生长,树高杆细,冠幅狭小;造林密度过小,林木胸径生长较快,不利于高度生长,树冠大,树枝发育良好。不同的造林树种、立地条件,应该选择不同的造林密度,例如慢生树种,造林密度应适当增大;速生树种,造林密度应适当减小;乔木树种密度要小于灌木树种;树冠大的树种造林密度应小于窄冠树种;立地条件好的地块,造林密度可略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造林密度应稍大。黑茶山林区造林多采用品字形排列,株行距比例为1∶2、1.5∶2 或2∶3。

5 应用实践

黑茶山林区混交造林技术成熟,以油松—辽东栎、油松—沙棘、侧柏—臭椿3 种混交造林模式为例,介绍其造林技术。

油松—辽东栎混交造林,为针、阔叶树种混交,油松为主栽树种,辽东栎为伴生树种。整地采用鱼鳞坑方式,坑长80cm、宽60cm、深40cm,品字形排列。油松选择2 年生大规格容器苗木,辽东栎采用直播造林或天然更新,配置形式为带状、块状或行间混交,株行距2.0m×3.0m。栽植前苗木用ABT 生根粉溶液浸根或用保水剂黏根处理,造林后连续3 年进行中耕除草。

油松—沙棘混交为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油松为主栽树种,沙棘为伴生树种。油松整地采用鱼鳞坑形式,坑长80cm、宽60cm、深40cm,品字形排列,苗木选用地径≥0.40cm、高度≥12cm 的2 年生留床苗;沙棘采用坑状整地,坑40cm 见方、深30cm,品字形排列,苗木选用地径≥0.60cm、高度≥60cm 的1年生苗木。混交方式采用带状混交,乔木密度小于灌木密度,油松株行距2.0m×4.0m,沙棘株行距1.0m×1.0m,油松苗木造林前用ABT 生根粉溶液黏根,沙棘截干造林再覆膜。造林后,连续3 年进行中耕除草。

侧柏—臭椿混交,针叶树种侧柏为主栽树种,阔叶树种臭椿为伴生树种。整地方式为坑状整地,坑长、宽、深各60cm。侧柏选用2 年生容器苗,臭椿选用1 年生裸根苗,混交方式为带状或行间混交,株行距2.0m×2.0m。臭椿栽植时间以早春或晚秋为宜,春季栽植宜早不宜迟。造林后,连续3 年进行中耕除草。臭椿苗木栽植当年应进行越冬防寒。

猜你喜欢

臭椿主栽茶山
臭椿无性繁殖及优良无性系选择试验研究初报
臭椿
茶山自拍
茶山仙境
快乐茶山行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包头市主栽作物施肥水平的影响
果园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茶山烟云
香椿与臭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