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1-01-11廖禹东郭忠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化工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立体化知识点高职

廖禹东,郭忠(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以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时期。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突破束缚和制约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旧的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新的飞跃。因而,做好教学工作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否则就无法体现高职的教育功能,体现高职的正确内涵。做好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是关键;而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更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改革关键的关键。因此,为了能够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改革教学模式,实现立体化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日后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步入社会,为社会所用。

1 立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立体化教学模式,本质上还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的是,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延伸课堂,实现课堂的无限可能。传统的课堂具有封闭性,但是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将线性课堂变成多维空间,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实现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和合作,能够实现思维的碰撞,打破教师的权威性地位,进而更好的开展探索活动。

“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学--导多元立体化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机化学这门课程,是高职卫生类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包含了化学、药学及制药、化工、食品等多门专业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学习有机化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应用。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与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发挥其重要价值。所以说,在开展有机化学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多多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立体化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用,最终掌握教学目标,提升学习效率。

2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结果

2.1 设计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立体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确立多样化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按传统的教学设计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且有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目标。同时对不同层次(三年高职与五年高职)的学生还要确定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增设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目标。这种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入了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增强了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和创新思维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让学生主动走上学习主人位置,提升了学习效率。

2.2 构建立体化教学内容

2.2.1 把单一的教学内容整体化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们科普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们掌握其中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性质、结构、反应机理等。这些理论知识非常繁杂,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遗忘、混淆等问题[2]。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和记忆,都非常不容易。即便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往往仍旧记不清楚,将知识点搞混,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故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给学生们灌输课本知识,而是要带领学生们寻找知识点的规律,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总结规律,最终实现知识内化[3]。这样学生能用最快的方式,去消化抽象的化学内容。例如,学生们在学习有机反应历程问题的相关内容时,一直表现出恐惧,难以理解,不好记忆的情绪。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以有机化合物共价键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一般来说,由于共价键的断裂方式,有机化学的反应历程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共价键均裂呈带单电子基因引起的自由基反应;第二种就是共价键异裂成带正负电荷的基因引起的离子型反应。不同的类型,有着具体的内容分类。学生们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在有机化学内容之中贯穿反应历程,将单一的知识串联起来,细碎的知识点整体化,那么就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2.2.2 将平面的知识立体化

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高分数,还在于学生们有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以后,具备实践能力。借助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和就业岗位实际,有效的延伸教材内容,让平面的知识变得立体化。让抽象的化学内容,深入到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让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实施多元化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3.1 巧用多媒体教学

这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水平不断提升,多媒体应运而生,进入到各大高校课堂之中。多媒体教学法的普遍运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探索空间。在有机化学课堂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理化。原本存在于课本之中,单一、静态的化学模型,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其生动的演绎出来。学生们如果只是借助课本,去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难免会觉得吃力。但是借助多媒体,就可以形象直观的学习化学知识[4]。再者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之中,形象生动地内容,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们快速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氛围,保证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甲烷分子结构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对于学生而言,分子结构较为抽象,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动画,以动画的形式,来为学生们演绎甲烷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动画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掌握甲烷的整体形象。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除却多媒体演示以后,教师还要多融入问题教学法。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开发大脑。不要一味的依赖于多媒体,在恰当的时候,也要开展板数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只有将板书与多媒体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让课堂内容变得层次分明,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早日达成学习目标,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3.2 巧用互联网教学

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的关键要素。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互联网的忠实用户。借助互联网,延伸教学课堂,构建教学平台,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能够突破时间、地域和空间的束缚,让学生们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将授课内容上传到教学平台上,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学习。同时,还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传作业、考卷、微课等等。将短暂的课堂进行有效延伸,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不仅如此,还可以借助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及兰墨云或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和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当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随时线上寻求帮助,师生共同积极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2.3.3 立体化的实验教学

(1)多元化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往往都是教师作为主导者,讲授知识,动手操作。学生们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模仿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与创新。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若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即“实验先行”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用实验视频指导及仿真教学的实训基础上,先进行现实的实验探究,然后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理论升华。这种元化的实验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主动走上前,自己动手,摸索实现步骤,明确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进行实验设计、及时记录并合作录制实验现象。当学生们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之中,可以快速的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并熟悉了实验流程,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合作记录或录制实验现象,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再者这种“实验先行”教学模式还能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2)多元化的立体化的实验考核方式。实验考核是对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检验,作为教师,不能够一味的根据学生成绩来判断,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化的考核学生。有机化学考核我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小组合作能力及学生创新能力等。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成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了给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须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及时将学习的先进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立体化有效的延伸了课堂、实现课堂了无限可能,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故立体化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立体化知识点高职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广州: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食品检测监管体系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