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行政管理优化路径
——评《高校行政管理实例分析》

2021-01-11张玉爽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实例队伍行政

书名:《高校行政管理实例分析》

作者:荣仕星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0-1689-8

出版时间:2019 年8 月

定价:138 元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体系的变革,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不断地深化改革,高校各方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其中,思政教育行政管理作为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不仅是达成 “教书育人”目标的必要因素;两者更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即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为高校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奠定思想基础,而优良行政管理模式则能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本文将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实例分析》一书,简要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行政管理,从新时代发展特征出发,深入探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改革的优化路径。

荣仕星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 年8 月出版的《高校行政管理实例分析》,全面总结了作者几十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领域中所累积的工作经验,深刻体现了其攻克行政管理学的思考与领悟。高校全日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多少会因实践经验缺乏而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困惑;而在职学生则会因平淡、现实的理论内容感到枯燥无趣。这对于两种学生来说,均不利于其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本书除阐述高校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外,还围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展开具体实例分析,从内容结构、理论框架的创新来提高此书完整性。该书不但利于增加全日制学生对行政管理具体实践的认识,还能提高在职学生专业理论水平,进而促使这两类学生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全面培育。就目前高校整体教育管理工作状况来看,其思政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行政管理制度更新跟不上思政教育发展速度,忽略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一来,我国高校长期重视科研教学改革,忽视了思政教育行政管理的更新与完善;二来,以往的行政管理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管理对象进行监管,表面形成强制性管理模式。在此种制度化管理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个性被压抑,极易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思政教育发展。

其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思想、心理差异,管理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高校学生虽具有一定思维理解能力,但由于所处社会、家庭与学习环境存在区别,所以其思想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差异性,高校尚未制定针对性的多元教育管理方法,易导致学生产生思想误解,进而阻碍理想思政教育效果的实现。

最后,管理队伍整体工作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现阶段,因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中,具有相关思政教育管理、心理教育以及社会学等专业素质的辅导员较少;且队伍职称、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辅导员也未有长期从事学生辅导管理工作的决心,所以,致使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工作水平较低,难以达到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目标。

根据上述问题,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创新其思政教育中的行政管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思政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第一,促进思政教育与行政管理的融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高校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明确认识到思政教育重要性,遵循思政教育相关规律与原则,在科学指导思想下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调融合,使两者同步发展;还应贯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考虑新行政管理方案可行性,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基础上,确保行政管理工作有效率。

第二,强调学生思想、心理差异,建立健全多元化学生管理形式。管理者须清楚不同学生思想、心理差异,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针对学生情况不同采取教育引导、支持保护、心理咨询等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管理的意义,化解学生在行政管理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误会,以便学生遵循与支持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让思政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三,提高行政管理队伍思政素养,强化团队工作能力与专业性。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所以,高校应通过组织展业培训活动、主题讲座、校外研修、实践调研等方法,加强管理队伍思政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坚定现代行政管理念的意识,以此大力强化队伍管理能力、突出行政管理专业性。

猜你喜欢

实例队伍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