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策略研究
——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中职教育创新发展》

2021-01-11刘明,臧泽威,单宝来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中职

书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中职教育创新发展》

作者:李心,王乐夫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8-1495-1

出版时间:2015 年7 月

定价:80 元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重任,尤其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支持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可见“创新”“就业”已成为校企合作建设的重点内容。笔者在开展地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探索与实践,东营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DXJH32)研究时,就如何依托政策优势和地区资源,促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促进充分就业进行了详细探讨。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中职教育创新发展》一书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系列研究成果,是由李心等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类书籍。此书以学术论文形式分类呈现,分为五部分内容,涉及机制体制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专业衔接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中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等方面,涵盖了当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重点,较为全面地回答了中职学校改革的任务和具体内容,创造性地分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为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变革提供建议,为政策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体制上,我国中职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校企合作机制等不健全,深刻影响着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中职教育创新发展》中提到,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必须构建以学长制为核心的实训教学改革,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有效评价模式。在校企合作视域下,推动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从用人视角和人才培养视角两个角度出发,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企业负责帮助学生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落实及孵化,进行行业知识和职业规则的传授,切实弥补学校教育行业性不强、知识单一等缺陷。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校企合作被视为提升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中职教育创新发展》中列举了“双轨四段式”“工学一体”“双角色、三联动”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优势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双方在互利共生的基础上实现了上可持续发展。书中多次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完备的制度建设激发校企双方能动效应。仅靠环境和技术优势难以维持学生创新创业率,而通过校企合作将社会资源优势与学校专业优势相结合、技能创新优势与学生创业期待相结合,更利于推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立足于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必须真正落实产教融合的政策要求。本书认为,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能力本位,缺乏产教融合的专业设置无异于自娱自乐。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转变以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促进中国职教走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道路上来,需加强企业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参与度,建立企业主导课程评价机制,结合学校、企业和专业各个层次设定职能规划,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在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然不能简单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付诸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中职教育创新发展》中围绕案例教学法、实训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等展开了讨论,其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有动机、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中职学校应继续实施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企业在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中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