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2021-01-10廖利梅

新农民 2021年3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

廖利梅

摘要: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程大至相同,得出来的总体结论是:要把农业放在国计民生的战略地位,这关系到粮食的自給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各业的兴衰成败。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是国家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农业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采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使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关健词: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村、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时代新农民,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就是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1 如何提高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求更新观念,把握重点站在全球的顶端认识农业现代化

第一、要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体,是多个原素和指标平衡的量化数据;二是世界发达国家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同程度地走过与本国自然条件相适应的道路,各国体制不同模式不尽相同,但是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基本相同。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变革是历史的自然规律,现代农业既包括农业的增长方式,又包括农业的经营方式;既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又涉及农村农民的“吃、住、衣、行,”农产品的产、供、销等多个领域。因此要取得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革除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

第二、社会主义新时期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放在农村。小康是指中国广大民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根据建宁县统计局 2018年3月12日公布,2017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97元、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63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76元、增长9.2%,从指标观察该县已进入中等小康水平。由于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要努力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2)专业队伍与农民科技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3)精于“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4)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它包括社会经济体制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和定位配置、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度,农业科技所属的战略地位等等。

第四、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现代农业相结合。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人民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护山(造林)、净水(净化圬水、清理河道),治环境(改水改厕,促卫生),取得了重大的环境改观,为建设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科学地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改变了上世际70-90年代用高投入换取现代农业,用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现代农业。

第五、要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促进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规根结底就是改变农民的劳动强度,解决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状况,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以农业工业替代手工农业:而要解决这一现状最根本的问题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投入大至可分成以下几类:一是对农田改造的投入。要把不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农田,改造成能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逐渐把基础农业改变为路相通、田成方、渠成网,使农业机械化作业能产生高效益,改变目前全国山区和半山区农机作业东一块西一块,把时间都用在转移机械的过程中,使之农业机械使用率低,效益低,而当下土地分散到户,单家独户的农户不可能把资金投入到农田改造中,于是政府要统筹农业、国土、水利、烟草等部门有计划目标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二是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我国的地理山川决定了水资源匮泛,大部份省属内陆中山区域,春天涨水,秋天旱,蓄水设施少,至使大部份水资源让浪费,因此国家要尽最大限度地对保水、提水、蓄水、引水、节水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确保有限的水资源能充分运用到农业现代化上,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水利设施的投入,加大设施农业的比例,通过水利设施配套,提高农业的旱涝保收的条件,以达到硬件设施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形成。三是对加强林业的造林、护林的投入。林业即是生态环境主标题,也是农业的伙伴,林业更是保护水土流失的主力军,林业还是人类生存的主体,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至2020年统计为22.96%,前十名森林覆盖面积和覆盖率的省份是(表1):

由于森林营造得好,水资源充足,大自然灾害相对减少,对现代农业起到决定性作用。四是加大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投入。农机设备包括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粮食加工机械,畜牧业加工机械等设备,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进行购机贴补,补贴标准从5%~80%不等,许多地区对机插秧机械补贴高至贴补后一台插秧机农户仅需几百元,贴补高得惊人,在购机补贴的促进下,农业机械发展之快,农业机械化程度迅提升,高新农业机械拥入农业,如农用飞机植保,设施农业灌溉,大型喷灌机械发挥的效益等,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了进程,农机购机贴补是对农机设备投入的有效途迳。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高科技农业科研人才,机械操作手,以保证新式机械有人用,有人会用,从而发挥最大的机械使用效率。

2 农业现代化需要加快农业实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好新农村,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及较长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积极探索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些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基础,有条件,有动力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

农业现代化需要加快农业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三是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四是由主要追求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安全、结构优化、品质效益转变;五是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六是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农业现代化是以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充分运用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水平,以达到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当下,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约落后10~15年。从国外农业发展过程来看,农业机械化、种子精准化,节水灌溉设施化,农田基础标准化等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通过区域性合理规划种植结构,实现宜稻则稻,宜麦则麦的专业化生产种植,专业技术变得日益突出。而我国农业机械拥有量虽然持续稳定增长,农业装备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由于分散的土地至使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是靠农机、化肥等工业产品大量投入来推动。而随着生命科学本身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成长发育过程,植物生长规律过程的认识,逐渐围绕人类延长生命进行科学研究,从而促进了选育和栽培优质品种与延长生命相结合的研究探索、如杂交水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稻谷产量番翻,但杂交水稻新技术与植物生长变异产生的变化引入新的变化。根据国际经验及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该从把农业科技作为大头,实行对农业科技扶持和保护的政策。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现代化一方面是农村、农业、农民。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由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25%,其人类生存将受到一定的制约,如果以世界发达国家模式搬入我国将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恶果。同时我国农业也不能走那些地域广大,人口稀少国家正在进行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模式。因为这种农业模式虽然关注资源,环境与生态平衡问题,但由于其产出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我国有着14亿多人口大国人民生活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3 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由政府宏观调控和区域规划,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可操作经济环境

农业现代化建設的步伐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虽然补充了不完备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但面对着农业生产投入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靠市场扛杆调节将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效应,排除这些负面效应必须要依靠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在实现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调控中,政府必须采用以下几方面的宏观调控办法:首先要把农村、农业、农民放在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各业对农业的投资,保证工业、农业、城市、山乡同步协调发展;并用法律调整产业发展稳定社会对农业的投资政策,严格按照《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其次是要加速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国家要根据区域条件、气候条件、水利条件,实现区域种植规划,以达到农业规模经营,同时还应加大对水利设施、农业基本设施的投入,特别要对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法律和政策扶持。

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是提高国民经济基础建设:必须坚持把“三农”放在提高国民经济的首位,才能起到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推进农业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要得到长足发展,土地综合治理、水利基础建设、农机购补与扶贫攻坚乃是有效的途径。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大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区域复杂,水源匮乏、气候条件差异大、民族种类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0%的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比实现工业现代化更为困难的任务。从1949年解放后我国农村经历过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文革”及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现代化应从以下两方面建设着手:(1)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坚持专业化的方向,完善统分结合的承包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2)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革,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广泛采用新技术。如果没有广泛采用新技术,农业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口号;中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惠农政策。据调查福建省建宁县客坊乡,该乡耕地面积少,由于劳动力外出,山区、半山区村耕地抛荒现象较多,椐统计居住在海拔900m以上的村、例里源白沙塘、莲花山、龙溪王沙坑、荷树下、中畲银珠坪、客坊高坪等村小组耕地80%抛荒。因此,必须鼓励群众整理复垦耕地,提高粮田的复种面积。要认真落实种粮的优惠政策,要把种粮优惠补贴落实到实际耕种者头上,改变过去那种平均补贴的做法。中央每年给农业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尽量落到村,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对直接用于现代农业的扶持资金要全额到位。

要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稳步发展。经济收入差的地区主要是边远山区。这些村精壮劳动力外出多,经济收入少,重要的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交通区位优势将补齐这些人稀物少的短板,可引导企业家投资开辟林场或二三产业,集聚专业合作社的财力,保留村级建制,群众可用山地入股,长期由投资者经营管理;采用新的多种经营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对半平原、半山区经济收入中等的地区,要巩固和维护“五通”设施,大力提倡发展各种专业性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发展林、茶、果、药、以及生态园林及养殖业、加工业等。国家要从老区转移支付的资金中加大投入,解决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调整好产业结构,增强新的品种和名、优、特的产品,增加群众收入,赶上发达地区,从更高层次的起点上创新,改变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佚名.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老区村建设[J].红土地,2011(12):25-26.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我的女巫朋友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