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城市群看中国未来

2021-01-10戴闻名

领导文萃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城市群智库基础设施

戴闻名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21年9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兴城市排名:“十四五”规划下的城市增长潜力》报告认为,未来研究中国城市时,更要关注它周边的“城市群”,因为国家政策已明确指向了构建城市群、大都市圈和工业聚集带。

美国麦肯锡公司则明确提出了“城市群消费者”的概念。他们认为,“基于消费者行为、地理相邻性和基础设施网络,中国的城市可以被归入不同的城市群”,“这将推动不同城市群内部和跨城市群的消费增长”。

对于“十四五”期间的中国城市变局,《经济学人》智库的总体观察是:东南沿海的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城市,经济增长潜力最为强劲,也最有可能在未来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转变中获益。

“十四五”规划中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将使杭州、南京和苏州等城市极大获益,因为这些城市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同时拥有多所一流高校,具备承担国家战略性工程的人才储备和学术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长沙、西安、武汉和成都的吸引力则在上升,原因在于房价压力相对较低。

制造业在“十四五”期间将迎来转型升级,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将获得利好。在制造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广东仍然是竞争力最强的。长三角环上海城市群和山东省也拥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未来先进制造业的人才资源库。

《经济学人》智库评出的“十四五”总体发展潜力最大的10个城市是:杭州、深圳、广州、上海、珠海、北京、苏州、合肥、南京、宁波。

具体来说,中国东部沿海的一批城市由于人才储备雄厚、制造业基础好,将在未来5年中国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和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合肥、武汉、成都和郑州等省会城市也名列前20名。它们对于人才和企业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较高,营商和生活成本则相对较低。

广东珠海和浙江嘉兴排名也比较靠前,这一方面与它们放松落户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分别靠近深圳、广州和上海、杭州,能够享受“溢出红利”。

未来,哪些城市的消费市场发展潜力最大?

《经济学人》智库在调查中特别考察了“Z世代”(指1995-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因为作为“数码时代原住民”和“国牌”支持者,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将对未来消费导向产生重大影响。

结果发现,上海仍将保持中国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上海、北京、广州之后,重庆位列第4名,主要优势除了强劲的零售和旅游消费之外,更在于“Z世代”消费群在人口中占比较高。位列5至9名的是苏州、杭州、深圳、南京、成都。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未来消费城市是第10名贵阳——尽管面积小、经济基础弱,但由于本地旅游业发展前景好,未来的本地消费发展潜力看好。

哪些城市又将成为“制造业之都”,从政府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中受益?

调查认为,未来制造业将呈现“多中心”的格局。

广东在成本和劳动力资源方面更有竞争力,山东和湖北由于成本低和工业设施基础好,也会具有较强竞争力。长三角和山东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更多,高端制造业人才储备较好。

另有一些中小城市也将成为制造业“明珠”。比如在中国的二线以下城市中,江苏无锡拥有数量最多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5家),随后还有山东东营、河北唐山和山东烟台。这些制造业基础设施强的中小城市,将更容易吸引到行業上下游的投资。

在追求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四川、广东、云南、湖南和湖北利用清洁能源的成本较低,对于能源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强。

“未来,企业在考虑投资目的地时,需要对目的地周边整个城市群进行经济和人口指数、基础设施连接和消费模式的详尽分析。”《经济学人》智库认为。

美国麦肯锡公司在今年7月发布的《亚洲的未来:七大群体塑造中国消费格局》的报告中同样指出,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中国90%的消费增长都将来自城市:大城市的高收入家庭会继续增加,中等城市的消费增长速度会比大城市还快。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城市群消费者”的概念:“中国有15个以上的城市群,需要针对不同的城市群制定战略,调整进入市场的方式。”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猜你喜欢

城市群智库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微智库
微智库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