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2021-01-10马宏伟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农业农村局731500

兽医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牛病虫病贝斯

马宏伟/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农业农村局 731500

牛养殖业中的黄疸型牛病很常见,出现感染之后会影响油脂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皮肤泛黄和持续高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治疗不及时,疾病会迅速的蔓延传播,对牛群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类型不同,症状也存在差异性,要科学的诊治才能为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帮助。

1 发热黄疸性有牛病的表现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黄疸,因为牛只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导致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使牛只的巩膜等组织被染黄,而巩膜中的弹性蛋白多,进而使黄疸型牛病巩膜出现染黄的症状要早于黏膜被发现。牛只出现发热性黄疸牛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持续的发热,皮肤变黄,结合尿液变黄。发热黄疸型牛病在临床上容易和贫血以及焦虫病粘膜黄染混淆,应该做好临床区分工作,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此外,因为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病因有多种,在诊断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诊治对策,有效的提高黄疸型牛病的鉴别,区分不同种类的发热黄疸型牛病。

2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断

为提高诊断的效果,使用水洗沉淀法来诊断发热黄疸型牛病,采集患病牛的粪便作为样本,然后在饱和盐水中对粪便进行反复的冲洗沉淀,清除上清液,保留沉淀物,放在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沉淀物有虫和虫卵。此外,抽血检验牛胆红素的浓度,也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胆红素的指标数值较高,并且患病牛的眼部有染黄现象,伴随发热和瘙痒等症状,可以确诊为黄疸。

3 临床鉴别

引发发热型黄疸的牛病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界天气炎热会促进无浆体病的发病,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很容易出现发热黄疸性有病,传播速度快;在潮湿的气候环境下容易引发支原体病,或者通过血液和昆虫传播可能患上发热型黄疸牛病;2 岁以下的犊牛容易患巴贝斯虫病,病情较重会引发犊牛的死亡。

3.1 无浆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夏季是该病的高发期,成年牛只染病概率高,潜伏周期为18~40d,主要包括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突然升高、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并且患病牛出现贫血和黄疸。慢性感染的临床症状为淋巴和肺部出现水肿,体温升高不明显,伴有黄疸等症状。

3.2 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的发生与温度的升高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高温天气下容易扩散,对2 岁以下的犊牛的危害较大,犊牛一旦染病可能会死亡。巴贝斯虫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时间长,患病牛只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体温变化异常,在40℃左右上下浮动。病牛尿液变成棕红色,或者黑色,心跳加快明显,淋巴肿大,出现明显的黄疸症状。

3.3 泰勒虫病又被称为环形泰勒虫病,发病速度快,病牛突然发热,体温升高到42℃,并且呼吸和心跳速率加快,食欲不振,甚至反刍停止。泰勒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残缘璃眼蜱。在发病的初期阶段,身体肿大,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黄疸和出血症状,有些病牛流口水、淋巴结肿大和磨牙。

3.4 钩端螺旋体病与嗜血支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呈现阴性或不显等症状,有一定的潜伏周期,患病牛会流产、腹泻、黄疸和贫血,有明显的地方流行性特点,可通过病牛交互传染,尤其在多雨潮湿的天气环境中发病概率高,造成皮肤的感染。急性型病例表现为精神不振和腹泻,牛皮的皮下组织发黄,肝脏和肾脏发生坏死。此外,嗜血支原体病牛也会出现黄疸和高热等症状,通过接触传播,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牛只都会染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患病后牛只的食欲下降,活动性差,严重的话会死亡。有些病牛淋巴结肿大,腹腔有不同程度的积液。

4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

临床研究显示,发热黄疸型牛病属于牛类肝炎疾病的一种,可用肝病的治疗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效果不明显,应该结合不同种类的发热性黄疸牛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针对泰勒虫牛病,可以注射适量的贝尼尔溶液,然后选择马拉赛亚溶液对病牛进行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此外,还可以采取输血疗法,将黄色素与阿卡普林交替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病牛病情严重,要辅助强心治疗。针对牛巴贝斯虫病,可以注射米唑苯脲,先控制好病情,然后在皮下注射阿卡普林,结合患病牛的体重选择剂量,但是该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在注射之后可能让牛只出现烦躁不安和肌肉震颤的现象,要立即注射阿托品,也可以将贝尼尔与水的混合液胃部肌肉注射,剂量要结合牛只的体重选择,连续用药3d即可。也可以使用黄色素注射液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静脉注射,每2d 注1次。针对支原体感染,选择土霉素和四环素来治疗,效果显著。针对无浆体病,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将土霉素四环素和葡萄糖氯化钠配比成混合溶液,结合牛只的体重选择注射剂量,连续注射5d,注射之后也要观察是否有副作用。不同的发热黄疸型牛病采取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治疗方法也会对治疗成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在治疗之前要做好诊断鉴定工作,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策,提高治疗的效果。

5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预防

5.1 加强疫病的监测结合地区流行病学的实际特点和发病规律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制定疫苗免疫程序,每年定期接种疫苗免疫,从根源上切断发热型黄疸牛病的传播,结合发热性黄疸牛病的类型选择疫苗。

5.2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殖户应该重视对牛圈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通风圈舍,定期清理圈舍粪便,保证圈舍的干燥卫生。此外,做好牛圈的驱虫工作,消灭发热性黄疸牛病的传染源。

5.3 定期检测牛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对牛群进行健康检测来判断是否染病情况的发生,因为有些发热黄疸型牛病有一定的潜伏周期,呈现隐性发病的过程,发病症状不明显,诊断不及时会延误治疗的时机,增加治疗的难度。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筛选出患病的牛只,对预防发热黄疸型牛病意义重大。

5.4 研发新型的治疗药物科研工作者和兽医应该做好科研创新工作,除了常见的药物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药物,提高药物的治疗功能和效果,才能更好的预防发热黄疸型牛病。

5.5 保证牛只饮食的均衡性发热黄疸型牛病发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影响牛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加了患病的概率。为此,要为牛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的物质,通过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来防控该病,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牛病虫病贝斯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牛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牛病难治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牛病难治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牛病难治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一例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