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方式在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2021-01-08张于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1期
关键词:计价混合中职

张于佳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中职教学课堂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特别是将其与混合教学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便于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中职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知识点多、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将互联网+融入教学课题之中,发挥混合教学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互联网+;混合教学;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234-03

最近几年,在中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不断推进下,以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入职业院校范围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模式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地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融入给中职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

一、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方式概述

(一)互联网+混合教学方式的含义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将互联网与其他不同行业进行融合,使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传统的互联网及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是一种能够将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技术,借助互聯网+便于帮助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和技术支撑。混合教学方式是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是指将“线上”与“线下”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一起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以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进而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混合教学方式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的混合模式,发挥互联网及其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开展教学,进而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互联网+混合教学方式的具体形式

由于混合教学方式是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混合,因此将互联网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混合后就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互联网+混合教学方式可以被划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线下知识讲解+线上交流互动教学。主要是指在线下教学课堂上教师讲授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内容有基本的认知。随后,在课下则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二,线上知识讲解+线下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在上课前先将要讲授的知识通过线上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初步的认识。随后,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则更多地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便于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课题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力。第三,线下基础学习+线上小组综合学习。主要是指在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采用线下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随后采用线上小组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有很多机遇,但是,目前互联网与课堂教学依然不能很好地融合,存在很多困难。

(一)教材适用性不强,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施都需要建筑工程相关工程造价政策来指导完成,也会受到建筑工程上的设备和材料价格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在互联网+背景下,该课程的教材涵盖的区域不够广泛,不能完全涵盖全国各个省份的现行定额。另外,当前的造价政策和市场建筑价格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目前的教材具有滞后性,不能顺应市场的变化,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另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关键在于其应用性,学生如果要学以致用,就必须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但是教师依照之后的教材传授的知识也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应用,造成适用性不强的现象。

(二)教学创新性缺失,网络教学特点不鲜明

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强调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要求教师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然而,从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现状上看却暴露出教学创新性缺失的问题。第一,教师只是将原本的教学方式照搬到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之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互动形式以及实践活动都与之前的教学无任何差异,从而给人传递出一种线下教学模式的心理感受。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互联网特点不突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本身有很多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师教学缺失创新性,进而导致教学无法体现网络特点。第二,部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并能够合理地使用线上与线下教学优势展开教学创新,但教学过程中却暴露出重线下、轻线上的问题。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借助互联网将其他资源进行有效结合。而从当前的教学看尚无法很好地体现这一特点。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上来看,教师更多地是借助互联网及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的学习内容,对于如何创新、如何组织学生展开实践学习则很难有所体现。

(三)教师主体性突出,生本教育开展不及时

混合教学模式是在“生本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然而,当前教师的教学现状暴露出教师主体地位不突出的问题。第一,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下,不论是前期理论讲授阶段还是后期的互动实践环节,教师的主体性都十分突出。一方面教师依然是理论知识讲解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各类知识。另一方面实践环节中学生做什么、如何做都完全受教师支配。第二,互联网+混合模式下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引导与帮助。由于不同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提出的所有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更多引导与帮助。然而从教学现状上看,教师的引导手段相对较为缺失,致使学生在实践环节出现不知所措、浪费时间等现象。学生学习目标性不强、学习过程中的策略缺乏引导,即使互联网+混合模式的优势再明显,也很难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当中的全部内容。

(四)实践趣味性欠缺,学生实践意识不积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只有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計价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去。但是,目前很多学生无法积极开展学习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趣味性的缺失。当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实践意识就会变得薄弱,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第一,学生缺乏课程的基本认识,实践趣味性欠缺。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学生对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工程估价这项工作的实践认识不足,再加上不了解当地的工程造价信息和政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或者教师安排学生平时接触实际工程机会很少,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实际的方案无从下手。第二,学生的实践意识不强。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往往重视讲授理论知识,而如何用趣味性的方式和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图纸去计算工程量的项目较少,导致学生对工程估价这项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该课程中实践的重要性。

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方式在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一)编写个性综合教材,优化课程资源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时的规定,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各年龄阶段特点进行调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互联网行业对教育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方面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编写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综合教材,从根本上调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利用互联网平台,满足每一个中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另外,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结合实际,加强互联网思维的学习,提升使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能力,优化课程资源。首先,创建自己的网络资源平台,使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资源平台,在提高资源共享性的同时,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让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微课、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传输给学生,方便学生在课下时间的学习,也可以上传课程相关课件,让学生能够同步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创立信息化软件建模,通过线上测试的方式,根据三维图形,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检查教学效果,对于优化教学资源,实现多元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专业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创新

面对当前教学创新性缺失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挖掘更多专业的教学手段,推动教师的有效创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展开教学手段的创新。第一,将“MOOC”融入教学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使用“MOOC”资源展开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MOOC”教学具有知识点精炼、概括性强的特点,便于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核心。借助“MOOC”教师可以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转换成“微课”,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集中地掌握其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第二,发挥互联网优势,将互联网为基础的实践资源融入课堂之中,合理挖掘并使用一些个性化的教学软件,鼓励学生在软件中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软件的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及实践兴趣。借助线上教学软件的“头脑风暴”“抽签”“答题”等功能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借助互联网搜索功能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意识,优化教学效果。

(三)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凸显生本特点

鉴于当前教学过程中生本教育特点不显著,对于教师来讲应积极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开展教学创新,从而更好地凸显生本教育的特点。第一,扩大线上教学比例,引导学生在线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好地突出自身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块,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实践平台,并确定对应的实践主题。随后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TBL教学实践活动,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实现学生共同进步。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引导者的身份定位,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当学习或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积极开展引导,给学生必要性的提示,进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开展“建筑计价”的实践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的建筑项目,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优势对项目的计价进行分析。同时,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推送提示、网络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快地找到对应的解决思路。

(四)创设趣味互动主题,提升实践意识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让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更加枯燥和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在互联网+背景下,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第一,创设趣味互动主体,提高课程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罗最新的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将这些内容融入课本的教学环节中去,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可以应用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进行教学内容的计算和练习,增强课堂的丰富性,让课程内容更加有活力。第二,结合行业需求,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者公司的工程估计人员到校进行授课,介绍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探索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学习,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

总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以建筑工程为基础对象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极易出现学生创新能力无法凸显、学生实践意识难以提升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寻求更好的发展,必须开展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从当前的教学看,尽管部分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展混合教学模式,但依然暴露出教材适用性不强、教学创新性缺失、教师主体性突出、实践趣味性欠缺的特点。为此,教师应积极从编写个性综合教材、挖掘专业教学软件、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设趣味互动主体几个角度出发开展“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彦馨,蒋永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24-25.

[2]黄朝霞.中职企业网搭建及应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21(14):44-46.

[3]曾军.“互联网+教育”在建筑装饰类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56-157.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计价混合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混合运算大篷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世界银行拟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SDR计价债券
关于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分析
混合咖啡
如此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