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

2021-01-08周圆媛刘行海买文丽徐策张团笑高瑛敬华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理学专业知识医学

周圆媛 刘行海 买文丽 徐策 张团笑 高瑛 敬华娥

(川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四川 南充 637000)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作为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时不仅仅要时刻谨记我们的职责--“除人类之病痛,筑健康之完美”,更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将传道与育人相互渗透融合,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又具备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青年。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高校应着力建设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每一门课程中,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医学院校培养具有高尚医学情操的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师,理应挑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梁,立德育人[1,2]。

1 目的

医学院校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有医学基础类课程,如:医学生理学、医学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这些课程在整个基础医学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临床医学教学奠定了基础。然而基础课程内容繁多,偏重记忆,为了提高学生对基础科目的认知,降低畏难情绪[3],也旨在通过学科渗透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培育高尚医学节操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本教研室以《生理学》为探索实践的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及思政教育效果。

2 教学对象与方法

2.1 教学对象

教学班级2018级临床专业25、26班共50人。

2.2 方法

采用线上(学习通、QQ教学群)线下(传统PPT教学)混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为了让学生对“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有较为清晰的感知,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选取了《生理学》的“绪论”、“呼吸”、“循环”和“细胞”这四个章节进行了专题设计。在课堂上由教师牵头,以类比的方法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专业知识,例如:我们会讲到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在传递窦房结兴奋的过程,并非一直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会有崎岖坎坷。启发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顺境中应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遭遇失败挫折的逆境中更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坚持。在课堂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通、QQ教学群畅谈生理学中的人生价值观,使生理学的教学更具有时代气息,更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学期末,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十项评价项目的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十项评价项目包括:①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实效性强;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激发学生兴趣;③课程思政过程中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了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④课程思政一定程度上能解答同学们内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⑤课程思政教育关注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融合、对前途和定位的迷茫及爱国情怀及理想信念教育;⑥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课堂上涉及面广如文化自信、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等;⑦任课教师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等方面表现对道德品质的影响程度;⑧课程思政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哲学思维;⑨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增强职业信心;⑩在生理学中讲授思政内容,给予我积极的思想指导,使我正确待人处事。

3 结果

生理学课程思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项目①有42人(84%)满意、7人(14%)较满意、1人(2%)一般;对项目②有36人(72%)满意、9人(18%)较满意、5人(10%)一般;对项目③有38人(76%)满意、6人较满意(12%)、5人(10%)一般、1人(2%)不满意;对项目④有43人(86%)满意、5人(10%)较满意、2人(4%)一般;对项目⑤有45人(90%)满意、4人(8%)较满意、1人(2%)一般;对项目⑥有41人(82%)满意、6人(12%)较满意、2人(4%)一般、1人(2%)不满意;对项目⑦有45人(90%)满意、3人(6%)较满意、2人(4%)一般;对项目⑧有42人(84%)满意、8人(16%)较满意;对项目⑨有43人(86%)满意、6人(12%)较满意、1人(2%)一般;对项目⑩有45人(90%)满意、4人(8%)较满意、1人(2%)一般。

4 讨论

医学院校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医学基础课程,这些学生年纪尚小,思想纯洁,可塑性强,大多数学生都怀揣着心中的梦想,积极向上,刻苦钻研,努力进取[4],因此一、二年级无疑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专业知识+思政案例混合模式的良好契机。在这一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无论是从教学成本还是教学成效来说,都是事半功倍的[5]。再者,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储备人才,时代赋予了他们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强的临床专业技能,还要有缜密的工作态度和医者仁心,因此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引入思政教育[6]显得更为重要。这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正如古人云“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更高的责任和使命[3]。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应围绕课程思政的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同时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反转课堂、学生科研、病案讨论等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并不是依靠一名老师、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全院所有教师共同努力[7,8],必要时还可邀请相关学院思政课程的老师进行培训指导,完善话语体系,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课程思政属隐形教育[9],其成效多在于学生的内化,因而难以制定出较为明确和清晰的量化指标,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依然需要我们去探索答案。

通过线上学生对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参与度、认识深度以及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医学基础课程(以生理学为例)中融入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并协同促进高尚医疗情怀和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缔造,使原本乏味的专业知识充满了高度、温度和态度。

猜你喜欢

生理学专业知识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医学、生命科学类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