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2021-01-08李婧王志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肺经外邪防风

李婧,王志峥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过敏性鼻炎(anaphylactic rhinitis,AR)指特定个体接触过敏原,导致IgE介导的炎症介质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反应性和非传染性炎症性疾病。其典型临床症状是阵发性喷嚏、鼻痒、流清水涕(有些儿童可有浊涕、黄稠涕)、鼻塞,鼻镜下鼻腔黏膜苍白或呈淡灰色,可见水肿。该病亦称变应性鼻炎,是小儿时期常易罹患的疾病,尤以2-6岁的学龄前儿童多发[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为著,有些患者在突然的气候改变下,接触冷空气、花粉、动物皮毛、尘螨时诱发或发作更为显著。其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病程缠绵、难以根治并且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对应于中医“鼻鼽”。中医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充分运用于治疗儿童AR,三因制宜,以全面调节脏腑功能,激发身体正气,标本兼治,减少复发,且副作用小,有效同时安全,在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1 病因病机

关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大多数医家认为,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责之肺脾肾三脏,此为发病之根本;外因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此外还有一些医家认为火热为该病致病因素。

2 儿童鼻鼽病因病机

2.1 脏腑娇嫩,外邪易袭

儿童特有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AR的病因病机与成人同中有异。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在肺、脾、肾三脏。鼻鼽的发生恰恰与这三个脏腑虚损密切相关。因此,六淫疫气更易侵犯儿童。

2.2 肺经郁热,上犯鼻窍

小儿为纯阳之体,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理上,以阳为用。二是病理方面,六淫侵犯儿童后易从阳热化。此类患儿多为肺经素有邪热郁伏,复感外邪。风邪终年常在且无孔不入,“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瘙痒”都与变应性鼻炎起病迅速、鼻痒等特点相吻合,故鼻鼽发作常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轻扬开泄,以致腠理疏松,他邪乘机侵袭,合而伤人。一则风兼热邪,与肺经伏热两阳相合。二则风兼寒邪,易化热化火。均导致热郁肺经,发为鼻鼽。

2.3 胃肠积热,熏蒸鼻窍

阳明经多气多血,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足阳明胃经起于鼻,阳明经郁热易上犯于鼻,熏蒸于鼻,鼻窍为风邪所诱发,致鼻痒、喷嚏、鼻流清涕、鼻塞发作[2]。因小儿“脾常不足”,小儿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又因其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成人多,饮食不知节制。此外,家长溺爱,以致喂养不当。脾运化失职,胃腐熟不及,故常有乳食积滞,日久郁而化热,形成胃肠积热。故认为,肺经郁热复感外邪兼胃肠积热在小儿变应性鼻炎是常见证之一,应予以重视。

3 防风通圣散的选方依据

肺经郁热复感外邪,应予邪以出路,使邪从肌表向外而出。汗法善于解除表证和邪有外出趋势的病证。儿童过敏性鼻炎以接触变应原(外邪)后可见连串的喷嚏,流涕,可看作机体祛邪外出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在疾病初期,兼有外邪可予汗法祛邪愈疾。肺经郁热兼胃肠积热,热者寒之,宜清解肺热,兼清胃肠积热。对于胃肠有形之邪热,在清热的基础上,可用下法通利。防风通圣散集汗、清、下等法于一方,分消表里,且兼顾气血,使表邪得解,肺及胃肠积热得清,积滞得下。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注释了“鼽”与“嚏”的含义,并认为二者皆属火热为病。其治疗鼻鼽的相应方剂见于《宣明论方》的神芎丸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防风通圣散[3]。《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证》:“若风寒兼火者,即防风通圣散之类亦可用。”张子和《儒门事亲》,在因风鼻塞医案中采用汗法,选方通圣散祛风使鼻立通。因此选用防风通圣散治疗鼻鼽在古籍中有迹可循。

4 防风通圣散加减的方药解析

防风通圣散见于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风门》,为刘完素的代表方剂,该方主治“风热怫郁,头目昏眩,耳鸣鼻塞,胸膈痞闷,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等证[4-8]。防风通圣散加减由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辛夷、黄芩、桑白皮、栀子、石膏、大黄、升麻、乌梅、川芎、当归、芍药、白术、甘草、生姜18味中药组成,是导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在防风通圣散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以疏风通窍,清热通便为法,主要用来治疗肺经郁热复感外邪兼胃肠积热型鼻鼽。

方中防风发散祛风,为治风邪要药,且甘缓微温不峻烈;荆芥与防风为对药,二者均能祛风散邪,且药性缓和,可广泛使用于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麻黄功善发汗解表、宣肺通窍;薄荷有一定发汗作用,疏散风热,且本品清扬升浮,芳香通窍;辛夷辛温发散,通鼻窍,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外能祛除风寒邪气,为治疗鼻塞流涕之要药。以上五味共为君药以疏风散邪、通利鼻窍。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桑白皮清泻肺热;栀子清热泻火,又能利小便、使邪有出路;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善清肺胃之火。此四味药物共为臣药共奏清泄肺胃热邪之功。大黄善泄热通腑,使结热从大便而下;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有“火郁发之”之意,二者也同为君药。本方应用发散类药物较多,易耗伤肺气,少佐乌梅收敛肺气,敛津止涕。火热邪气易耗气伤血,予川芎、当归、芍药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生姜健脾和胃,并监制苦寒伤胃。全方以汗法祛外邪,以清法除肺胃肠热,并以下法解胃肠有形积热,且兼顾气血,祛邪而不伤正。

5 验案一则

初诊2020年9月3日:患儿,男,6岁,主诉“反复鼻塞、喷嚏1个月,加重3d”。患儿1个月来反复鼻塞、喷嚏,发无定时,时流清涕、时流黄浊涕,无明显鼻痒,曾到省儿童医院诊治,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及自行使用“生理海盐水”洗鼻等治疗,治疗后鼻塞有缓解。3d前外出游玩,饮食不节受风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平素喜食零食、肉食,口干、口气重,大便干结。刻下症:鼻塞明显,喷嚏、流涕,口干,口气重,纳呆,大便2日未行,小便偏黄,量可。查体:唇红,手心热,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痰鸣音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红,苔白中厚黄腻,脉滑数。既往有过敏性鼻炎、湿疹史。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四诊合参,诊断为鼻鼽,系肺经郁热复感外邪,胃肠积热,故治以祛风通窍,清热通便。处方防风通圣散加减(免煎剂):防风8g、荆芥6g 、麻黄4g 、薄荷8g、辛夷6g、黄芩8g、桑白皮10g、栀子8g、石膏10g、大黄4g、升麻4g、乌梅10g、川芎8g、当归8g、芍药8g、白术8g、甘草4g、生姜6g。5剂,日1剂,水冲服,早晚分服。嘱其服药期间合理饮食,忌生冷、油腻。

二诊2020年9月10日:5剂后患儿偶有鼻塞,流涕、喷嚏较前明显减轻,口干、口臭不明显,精神可,食欲一般,二便调。上方基础上去麻黄、薄荷、大黄、川芎、当归、芍药,加焦三仙各10g、莱菔子10g、陈皮6g、枳壳8g,5剂。

三诊2020年9月17日:患儿诸症皆不明显。方用玉屏风散:炙黄芪9g、白术9g、防风6g、大枣6g,继服1月,随访未在复发。

6 体会

对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无统一定论,但多医家认为其内因多责之于肺、脾、肾不足,外因六淫邪气、异常气候变化等诱发[5]。《幼科要略》所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6],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更易从阳化热,邪热郁伏肺经。小儿“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导致食积,郁久化热。内因责于肺经郁热兼胃肠积热,外因责于风邪诱发,以祛风通窍,清热通便为治疗方法,立方为防风通圣散加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不可仅仅局限于肺脾肾虚以及外邪袭肺。

猜你喜欢

肺经外邪防风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大楼的防风攻略
Regularity of Wind-dispelling Medication Prescribed by LI Dong-Yuan: A Data Mining Technology-based Study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