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养细胞肿瘤耐药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2021-01-08冯文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葡萄胎耐药性耐药

冯文珺

(右江民族医学院 研究生院,广西 百色)

0 引言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与异常妊娠相关的疾病,源于滋养细胞的病变,该病的发病率不高,可治愈,但对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而GTN是胎盘滋养细胞发生恶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几乎均发生于妊娠后,60%继发于葡萄胎,30%继发于流产,余继发于足月妊娠或异位妊娠[1]。GTN从组织学上分类包括绒毛膜癌、侵蚀性葡萄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及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5类,其中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较为常见。GTN对化疗敏感,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可结合手术治疗、放疗等,是可以通过化疗治愈的少数实体肿瘤之一,其化疗治愈率达80%-90%,仍有部分患者因化疗过程中发生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本文通过归纳、分析GTN临床治疗耐药性的相关文献,总结GTN化疗耐药性的相关因素,为GTN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从而提高治愈率。

1 耐药型GTN的诊断

GTN患者对于化疗方案的疗效具有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对化疗药物出现耐药,导致化疗疗效差甚至治疗失败,病情进一步进展,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GTN患者对于化疗药物是否出现耐药性,需根据既往诊疗过程中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水平变化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连续2-3个化疗疗程后血清HCG未呈对数下降、或持平台状甚至呈上升趋势,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未缩小甚至增大或出现新病灶(则为出现耐药性)[2]。

2 耐药型GTN的相关因素

2.1 发病年龄与GTN耐药的关系

镇澜等[3]专家学者经研究得出,对于低危GTN耐药,把年龄这个相关因素分别以25岁、30岁、35岁、40岁为界限分为4组,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得出P值分别为0.089、0.065、0.411、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学者研究[4]发现,低危GTN患者中,5-6分组使用单药化疗的病例中,耐药组≥40岁的比例明显高于敏感组,故得出结论,年龄≥40岁可能是5-6分组低危GTN患者发生耐药的高危因素之一。

2.2 前次妊娠的性质与GTN耐药的关系

葡萄胎在FIGO中评分为0分,但也有研究[5]表明葡萄胎与低危GTN相关,因此前次妊娠的性质是否影响GTN耐药尚存争议。

Maestá等[5]学者研究得出前次妊娠为完全性葡萄胎的低危GTN患者化疗后血清HCG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明显多于前次妊娠为部分性葡萄胎的低危GTN患者(P<0.001)。此外朱建平[6]经研究表明,在76例高危GTN患者中,前次妊娠为足月产的患者耐药率为22.78%,前次妊娠为不足月产的患者耐药率为10.1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前次妊娠为足月产可能是GTN的耐药相关因素。

2.3 距前次妊娠的时间与GTN耐药的关系

前次终止妊娠距初次化疗的间隔越长,FIGO预后评分越高,预后越差。病情进展快,如初始化疗前时间较长,病情可能发生进一步恶化、转移,化疗疗效差,患者产生耐药性风险越大。

有研究[6]表明,距前次妊娠时间<7个月的低危GTN患者有84例,其中25例发生耐药;距前次妊娠时间≥7个月的低危GTN患者有14例,其中10例发生耐药,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距前次妊娠的时间长短是低危GTN耐药的影响因素之一。吴晓东等[7]学者认为以MTX单药化疗为治疗方案,对FIGO 0-6分的GTN患者进行治疗,终止妊娠与初次化疗时间间隔≥7个月的GTN患者出现耐药的比例显著高于敏感组。

2.4 初始化疗前HCG的水平与GTN耐药的关系

镇澜的研究[3]将研究对象根据初始化疗前HCG值分别以1000U/L、5000U/L为界限分为两组,对于低危GTN患者,以初始化疗前hCG的水平作为耐药性的单因素分析,P值结果分别为0.241、0.001,即化疗前HCG>5000U/L是低危GTN耐药的影响因素之一。

血hCG值不同在FIGO评分系统中占不同权重,Taylor等[8]认为血HCG>105IU/L与耐药关系更密切,在针对低危GTN的研究中发现,血HCG>105IU/L与血hCG≤105IU/L的耐药率分别为8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妊娠次数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目前暂无研究将妊娠次数作为影响因素纳入。但有研究[9]证实,妊娠次数≥4次的患者绒癌发病率(52%)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18.87%)。FIGO预后评分中,侵蚀性葡萄胎评分为0,绒毛膜癌评分为1,可影响预后评分,同时FIGO评分0-4分组与5-6分组是GTN耐药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2.6 转移病灶的数量及大小与GTN耐药的关系

王雯雯等[10]专家学者的研究得出,最大肿瘤大小为3-5cm时GTN耐药率为33%,<3cm时为5.2%,无≥5cm病例;GTN患者无转移病灶、有1-4个转移病灶、有5-8个转移病灶的耐药率分别为10.6%、37.5%、100.0%。故可认为病灶大、转移病灶多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较高。除此之外,GTN的耐药也与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2.7 病理结果与GTN耐药的关系

绒癌在初始化疗后是否会出现耐药,目前仍存在争议。

Chapman-Davis等[11]的研究发现绒毛膜癌患者的耐药率为31%,非绒毛膜癌患者的耐药率为17%,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病理结果提示为绒癌的低危GTN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较高。

2.8 FIGO预后评分与GTN耐药的关系

FIGO预后评分将GTN患者分为3组:0-6分为低危组,7-12分为高危组,≥13分为极高危组。朱建平[6]的研究中,高危GTN患者的耐药率为19.12%,极高危组耐药率为75%,得出如下结论:对于高危GTN患者,FIGO评分≥13分的患者已发生耐药。而对于低危GTN患者,Chapman-Davis等研究[11]显示FIGO预后评分0-2分、3-4分、5-6分组的耐药率分别为13%、32%、48%,P<0.0001,认为低危GTN患者随着FIGO评分的升高,耐药率也随之升高。

2.9 治疗不规范与GTN耐药的关系

初始化疗方案的选择对GTN患者耐药有一定影响。另外,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患者医从性降低,不遵医嘱按时就医行化疗治疗,致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化疗效果差,甚至出现耐药。

2.10 化疗方案与GTN耐药的关系

不同化疗药物和方案的选择也对耐药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对于低危GTN患者,陈梦捷等[4]的研究数据如下:在低危GTN0-4分组中,使用5-FU+KSM±VCR±Vp-16方案与使用MTX+KSM方案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5-6分组中,两种方案的耐药率分别为0、33.3%(P=0.037),可认为不同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于低危GTN5-6分组的耐药性有影响。

3 小结

GTN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耐药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直接影响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12]。通过既往研究已知,血HCG>105IU/L、高预后评分、不规范治疗以及全身广泛转移是GTN耐药的高危因素。部分因素是否与耐药性有关尚存争议,例如发病年龄、前次妊娠的性质、距前次妊娠时间等。通过学习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文献及资料,分析探讨GTN耐药型的影响因素,对GTN患者出现耐药的因素有初步的了解及认识。本研究研究GTN患者出现耐药的高危因素,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根据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案、补救方案,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的概率,提高治愈率。

猜你喜欢

葡萄胎耐药性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经二维和三维阴道超声回顾性分析葡萄胎早孕期图像特点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葡萄胎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知道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