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21-01-08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江长州

天津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均衡性教育资源城乡

■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长州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时,需要结合区域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上的特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还要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对以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使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保证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

(一)经费投入不足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时,在经费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我国城乡属于二元分治的结构,城市优先发展的惯例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行过程中,在一些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方面,在城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省市级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远高于农村,而许多农村地方由于财力具有局限性的特征,很难保证实际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虽然义务教育属于公益性的教育环节,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费渠道和来源非常单一,比如,只依靠上级政府的投入并没有其他的来源,导致农村学校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资源分配不均

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资源分配方面也呈现出不均衡的问题。地方政府在进行义务教育发展时教育资源投入量和利用率越高,那么后续的教育效果会越好。如果教育资源存在缺乏、分配不均等问题,那么会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稳定性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在资源供给方面呈现出非均衡性的特征,城市中的一些优质性教育资源和数量远远高于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再加上农村一些资源利用率较低,使实际义务均衡性发展工作无法得到有序地进行。

(三)办学条件问题

办学条件也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村在义务教育方面经费投入不充足,一些办学条件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比如,在师资队伍方面,各地区学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师资队伍是保证义务教育有序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实际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历方面,虽然中小学教师学历在普遍提升,但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限制元素,一些农村教师在学历上经常会存在着不达标的问题。比如,一部分农村教师在进修和培训方面只局限于一些优秀的教师群体,导致农村教师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呈现出两极化的特点。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投入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为了保证义务教育能够获得均衡性发展,地方政府在实际工作过程需要加强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提升实际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对西藏地区来说,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所在地区非常偏远,所以地方政府在教育资源和设施投入方面常会存在分配不均衡、不充足的问题。因此,为了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发展,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例如,可以组织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对以往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问题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保证各地区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全局性的角度提升农村学校的稳定性发展。比如,在规划学校布局时,地方政府需要秉承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城市规划观,设定学校地址,以便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稳定性发展。

(二)统领教育工作

在进行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问题是和历史原因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义务教育能够获得均衡性的发展,需要做好统领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和实施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实现辐射性的城乡发展模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布局调整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经费投放和师资配备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一些条件较为落后的中小学校来说,需要加强改造的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为实际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还需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要以新时代新的发展观念和现代化教育理念为主,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育水平,建立出一批高素质和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政府需要加强对这一地区教育资源和经费的投入,适当地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优秀人才流失的问题。另外,还需要加强名师名校长对象的培养力度,保证这一地区教育水平的有效提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公开向社会招聘农村中小学的教师,规定一定的任职期所享受的待遇,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重视教育技术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因此在进行教育均衡性发展时,需要加强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基本现代化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农村学校中可以开展一些试点工程,更多地融入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教育的革新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组织一批农村教师深入城市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经验,从而给实际农村学校教育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以及创新,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大力落实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力度,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树立持续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势性互补,形成协同性发展的局面,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性开展。

猜你喜欢

均衡性教育资源城乡
京津冀全域旅游供需系统构建及均衡性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城乡涌动创业潮
均衡性原则司法适用解读及适用路径的精致化构造——以四个案例为出发点
着力破解基层民主“非均衡性”的困境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政府间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