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天津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教师应法治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李 彪

面对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小学生安全问题,人们意识到在小学教育中加入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安全教育还只存在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并没有合理的规划,使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师生交流,普及安全教育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制定相适应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活动渗透安全教育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方式。教师应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提升教师的可信度,促进师生之间敞开心扉地交流。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白自身的重要性,强调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并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常识,掌握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方法,强调法律保护的意义。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方式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特殊活动,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这类活动的危害性,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明白如果自身发生了危险,将会给深爱他们的家长和关心他们的教师带来怎样的打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懂得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安全教育的基础,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信任、相互关心,通过频繁的互动将安全意识渗透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安全问题,增强自身的保护能力,做到真正普及安全教育。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安全教育

纯理论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太过枯燥,并且过于空洞,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抽象的知识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在课程中加入情景式教学方法,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信念。比如,在“安全记心上”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一个学生过马路的场景,让四名学生代表十字路口,一名学生扮演汽车,一名学生拿着红绿灯的旗帜,通过不断变化旗帜的颜色,让大家明白什么情况下可以过马路,什么情况下必须在路口等待。教师再带领几个学生扮演卡车,在卡车转弯时,展示车身的哪些地方是司机的视线盲区,告知大家一定要牢记如何躲避大型车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中加入真实的案例,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认知。比如,在讲解如何防范陌生人的引诱时,加入真实的事件,让学生看到曾经被拐卖孩子的生活状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加深自我保护意识。虽然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小,但教师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防范熟悉的人对自己的伤害,如果遇到熟悉的叔叔或阿姨以父母忙工作为由,委托自己代为接送时,小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应是打电话询问父母情况是否属实,并在回家的过程中保持与家人的联系。教师通过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安全教育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安全教育的话题讨论会,用案例引出讨论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厘清思路,掌握安全知识。在“安全地玩”一课中要教会学生不到危险的地方玩,避免受到意外伤害。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溺水身亡的新闻,引导学生讨论此次事件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在面对这些因素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应是什么,如果遇到有人溺水了,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以前很多新闻都在歌颂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但这种方式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可取的,小学生身材娇小,体力也不足,如果真的遇到有人溺水,更不应冒冒失失地跳水救人,第一反应应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如果有条件,可以将身边的树枝等物体扔入水中,给水里的人提供借助物体悬浮的机会,增加求救时间。通过这样的讨论形式,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自救和救他人的方式,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记忆,掌握安全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体验感,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互联网还可以让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提高家长对培养孩子安全意识的重视,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形成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体系。多媒体教学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积累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安全教育实践,增强安全意识

学校还可以增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讲座,邀请武警战士为学生讲述真实的案件,展示各种高科技的犯罪手段,普及法律知识,如果遇到严重的事件,学校也要邀请家长一同参加,增强学生与家长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比如,很多的新型毒品都是以糖果的样式出现,以前听到这种说法很多家长不太相信,而且觉得毒品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过遥远,这种新闻看过就忘了,不自觉地产生了轻视的态度。而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学生和家长加深了对毒品的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更加注重对此类物品的筛选,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竞赛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学习的挑战性。为了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答题能力,知识竞赛可以采用选择题的方式,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设置安全知识习题,全部答对的学生还能获得荣誉证书和实物奖励。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寓教于乐,激发他们的安全意识。学校还要定期举办火灾演练和地震演练。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使学生积累经验,形成条件反射性的记忆,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学校可以通过改善师生相处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为教师普及安全知识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将安全知识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法律意识,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法治小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是小学生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