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运用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周志英

天津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个性化美术教育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 周志英

一、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重技能传授,轻审美体验

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优化运用,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与理念在美术教学中仍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出现了美术教学中重美术技法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审美体验的激发。教师注重美术的专业性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在教学中不注重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得以发展,理论性知识相对深奥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重知识灌输,轻个性评价

教师与学生错误认为,美术学习的优劣与学生的成绩好坏关系不大,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这些错误认识导致在美术教学中很难有效融入个性化教育,也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在课堂上一味讲解灌输传统美术知识,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不做评价,难以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潜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体现学生特点与心理诉求的教育,是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重视激发学生个性化体验,让学生以自身独特的视角鉴赏美术艺术。个性化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立足在学习差异性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长足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个性化教育也可以体现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体会美术独特的语言艺术感受,使学生拥有独特的审美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融入个性化教育

初中学生个性特征各不相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习能力、感悟能力也参差不齐。个性化教育理念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要抓住学生实际,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是不同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思维方式也不相同。无论如何,学生能够达到美术审美体验与掌握知识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目标,只要学生能够达成这些目标,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审美与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美术,领悟美术的真谛与灵魂。教师在日常要详细观察每位学生的绘画风格,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美术教育。如,在学习“画家乡的风景”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风景画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作品如何通过绘画手法来表达情感,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加强对透视在作品中运用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在学习本节时对作品感受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对作品的体验,根据学生对家乡风景的理解,用水彩画、铅笔画、国画等方式绘制出心中的家乡,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开展个性化艺术教学,加深学生审美体验

个性化教育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特点,把握学生兴趣爱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习惯性思维,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艺术欣赏个性提升艺术能力。例如,在欣赏《最后的晚餐》一幅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并作深入分析,让学生表演作品中的人物,使学生进入作品情境,模仿人物动作表情,体验人物情感,以更好的理解作品,提高学生艺术分析能力。在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作品背景,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欣赏与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将理论结合作品进行对照理解,还可以产生拿起笔绘制作品的欲望,从而更深切的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另外,教师可以借鉴其他科目的教学方法,有机应用于美术教学,如,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博物馆等,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个性化鉴赏能力。

(三)欣赏个性化艺术成果,激发学生个性体验

初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自我认知能力还有上升的空间,但是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开展个性化美术教学。满足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诉求。教师开展个性化教育,可以把学生的成功展示出来,使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与探究动力。如,学习“画故事”一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表达与展示。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变形、夸大等艺术表现手法,充分表现自我的艺术个性,提高作品表现力。如,对走路的人的表情可以进行夸大处理,小男孩可以通过漫画的方式进行绘制。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会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进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水墨、卡通、工艺等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使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得以展示,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四)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个性不同,在作品创作时学生风格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为想法与思维各异,如,在色彩方面有的学生喜欢红色,有的学生则喜欢绿化或蓝色。美术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美术是彰显艺术特色的科目,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与想法,但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在创作过程中这种不同特色也就表现出来了。教师要鼓励学生表现自身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用作品表现个人风格与见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学习到很多种绘画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进行艺术创作。如,学习“以形传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化绘画方式来表达事物的神韵,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提高作品表现力与感染力,提高美术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个性化教育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融入个性化教育,才能使美术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与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体验个性化艺术的魅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个性化美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创意美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