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互动环境下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天津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交流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陈 飞

一、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特点

校本教研将学校作为研究的基地,将教师当作研究的主体,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作研究对象,为了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学可持续发展,同时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研究目标的科学教学研究活动。要指出的是,校本教研是重点围绕“以校为本”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与传统校本教研活动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一,交流面广,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过去教研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讨论过程中,往往仅有少数人发表意见,而且都是点到为止,传统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会使不少人碍于面子,不敢多提意见或婉转提出反对意见。但是网络的自由与隐蔽性,可以打消大家交流的顾虑,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网络平台上畅所欲言,即使有反对意见也会直接说出来,这样一来,不管是授课者或听课者,都能有较大收获,从而真正体现出教学研讨的重要作用。第二,具有空间无限的特点。过去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活动结束的同时,教研也就会结束。但是网络互动环境下则不同,开展网络教研交流,大家的交流是在网上,很多研究者会在活动结束后自行安排时间,对各种不同声音、观点会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研究,从而还会将自身学习的心得体会,利用网络与其他教师展开深入交流。虽然与对方不在同一区域,但是却可以畅所欲言,影响更大。过去开展的小学数学教研,参与者也仅限于现场人押金。但是在网络背景下,即使没有到场的教研人员也可以随时阅读教研人员的教学设计、观摩教学实录,掌握不同的理论观点。

二、网络互动环境下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

校本教研的重要基础就是校本教研的形式与内容。为了促进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完善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要教师全面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不为校园添加压力的情况下,要积极完善下面几种校本教研形式和内容。

(一)重视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这种形式是教师共同切磋、加强合作,共同交流的过程。利用集体备课形式,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一些内容就会变得较为清晰,可以促进教师完成个人教案。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是有限的。如果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那么就能够将教育力量集中起来,发挥出团队的教育力量。从学校层面分析,要加强教师科学的集体备课管理,使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化,学科教师主动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另外,教师还要积极贯彻执行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依据各项规则制度规定展开备课活动。在实际备课中,教师要做到下面几点,一,要备课标,也就是全面深入领会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制定科学的课程结构。二,要备学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探究学生的心理、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特点、学习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三,要备教材。明确教材编写的特点,合理把控教材重难点,合理增删教材内容;四,备教法。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各项条件、课程内容、教学水平等综合情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所面向学生对象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二)重视加强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的教研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教师缺少专题研讨意识。从学校角度分析,校长、熟悉校本教研的人员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课题供教师参考。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间、教师与教研主任间可将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到的重点、遇到的难题进行探讨。通过与校长、教研主任等的交流,专题研讨活动要有下面内容: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教材编写的目的和制度;教学研究主题策略;对各部分教材中重难点的梳理;开放式或观摩课程讨论;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纠错指导经验交流;学困难生的转化;应用或教学课题的讨论。

(三)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校本网络教研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深入推广应用,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已趋于完善,教师有电脑,为教学和网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农村学校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资源。例如,不同小学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准备小组课程;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在线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间可组建微信群、QQ群(如所有教师、某一学科的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群等),共享校本教育科研资源,包括优质教学设计、优质教研报告、优质教程等,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事宜,包括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学校发展;教师通过互联网查看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记录等。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新时代教研活动开展的一个新阵地。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教师获取网络教研信息与信息交流的能力。教师通过现代化教学平台,可以积极探索新型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沟通交流,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过程充分体现出网络的便捷性。

三、网络互动环境下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思考

网络互动环境下的数学教研,将过去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单一的模式改变,网络教研的开展使教研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之实现了一种资源共享的局面,可以更好地实现同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研态势,促进教师、研训员能更广泛深入地参与进来,使教研工作可以实现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教研工作。互联网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信息能够更加高效的传递,教育资源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共享,还有利于教研工作的有效展开。一方面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信息沟通传递,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教学经验和观点同大家共同交流分享。数学网络校本教研不单纯是网络和教研的有机结合,同时还是通过网络对校本教研所进行的全面服务与深刻改造。网络教研通过网络技术,构建新型教研模式,同时还要改变教师的思想、状态以及认可程度,创建优质教育资源、拥有共享的合作观,以及积极交流的教研观。在这样的教研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观点和经验,会促进更多的数学教师得到更专业的成长,同时城乡学校、城乡教师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交流沟通,实现教研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教育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校校本教研的积极探索,提出有效教研对策,不仅能促进小学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同时还可为其他学校的校本教研开展提供有用的借鉴。另外,学校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可以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深化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改革新局面,推动我国基础教学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