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对策

2021-01-08王美香刘晓霞临淄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山东淄博255400

化工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体系

王美香,刘晓霞 (临淄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400)

1 环境监测的含义

随着当前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事故开始频频出现,这些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了人们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对于环境污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环境监测,是一个间断或连续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它本身属于一种比较基础性的环保工作,它为相应的管理部门制定环保法规、条例等决策时提供了很多资料,所以监测结果的客观性非常重要。同时,环境监测属于一种技术监督的范围,能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性支持。

首先,能够为环境保护的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环境保护的工作能够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环境监测的作用就是使得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对于环境的监控,可以实时的监测到环境是否遭到了破坏,通过数据的观测, 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及时的掌握当前实时环境受到污染的状况。进一步分析数据,给环境保护的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环境监测中不断运用到环境质量检测报告的制度、环境监测数据等新技术,能够缩小这项工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提高群众的参与感与责任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群众之间不断地传播,人们也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工作。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地更新,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监测装备和监测技术。它们都能够为我们进行高质量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保证。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已经从以前单一的环境监测逐渐朝向综合的方面发展,对于较为复杂的环境检测问题也能够提供一些方案设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也为环境监测带来了相应的动力,改善了从前对于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

在监测系统方面,我国健康检测系统一般都是严格按照行政管理制度来建立的。但是环境监测这项工作十分特殊,尤其是环境污染并不是说在一个地区污染,就只在一个地区污染,它往往是不能够被局限在一个地区的,存在跨区域性,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跨地区的监测网络。我国目前已经能够系统性的监测生态系统中的多个指标了,这种监测体系为我国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保障。

在环境的监测体系方面,我国各级的检测系统所具备的能力主要根据索要检测的项目来定。根据能力来划分,环境监测的体系可以分为四级,这四级要完成各不相同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从监测的结果来看,环境监测的质量随着四级稳步提升,最终综合的环境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

2.2 存在的问题

2.2.1 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环境监测涉及到的专业很多,而且它的复杂度很高,综合度也很高。随着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器的投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就当前的实际状况,符合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明显不足。我国当前环境监测的专业人员人才缺口较大,检测人员的来路复杂多样,有不少临时员工、兼职人员,还有的人未经过培训就进到部门。这样形成的队伍给环境监测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2.2 应急系统不够规范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防治规范还不够系统,在工作中,会因为操作的不规范而使得获得的数据不够精确。此外,处理数据的方式如果不恰当,也会使得最后的结果不准确。这些方面都需要加强。

2.2.3 监测设备不够先进

目前,珠航局正在全力构造珠江水运的“四梁八柱”,通过建设“干支衔接区域成网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江海联动功能互补的港口服务体系、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现代航运体系、生态优先示范带动的绿色发展体系、职责清晰保障有力的安全预控体系、协调有力运转有效的水运治理体系”6大体系,推动珠江水运实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发展目标,为交通强国建设谱写出动人的“珠江乐章”。

监测设备的精确度影响着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但当前我们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还不够先进,难以实时监测环境情况,这一影响会对环境的治理带来不小的难题,所以我国对于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力度还有待提高。除此之外,设备的日常维护也十分重要。虽然环境监测需要的设备很多,并不是每一个设备每一天都能够用到。但是我们需要保证设备在需要用的时候一定是精确的。

2.2.4 预防治理控制系统不够完备

对于环境污染的防治应该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个相关的部门之间也要在管理与监测等方面形成一个完备的控制系统。实际上,一些在重大的事故中能够体现出我国当前的体系存在着一些漏洞,需要及时的修复,完善整个体系[2]。

3 环境监测问题的改善对策

3.1 培养相应的人才

推动我国的环境监测发展的必要途径就是培养合格的人才。环境监测的工作需要利用到先进的技术和仪器来获取数据,然后利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达到为监测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专业监测的队伍。监测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会对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部门需要针对我国目前人才缺乏的现状,对于监测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作为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需要有足够宽泛的知识面,对我国有关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法律法规要熟知,且要掌握监测技术并要会分析数据。

3.2 完善环境监测的制度

在法律制度方面,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完善监测制度,对于所要进行监测的内容及主题进行明确,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手上。要求每一位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按照标准,在工作中认真谨慎,不要出现错漏。对于一些弄虚作假的情况,要严格处理,全方面的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3.3 更新环境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人员要进行环境监测,就要使用到相应的设备,这是它们进行工作要使用道德主要工具。要想得到可靠、有效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客观性,我们必须要保证设备本身的精确度,及其可靠性。环境监测设备更新换代,使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方式,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在购买设备之前要做好调研,有计划的进行设备得更新换代,以提高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4 监测责任需要得到落实

相关部门要强化制度的建设,来解决环境监测工作的随意性问题和主观化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失职人员要严肃追究其责任,强化监测工作。此外,要制定环境监测的相关规范,要保证监测结果的权威性,就需要工作人员自身要有责任意识,踏实、认真的做好有关工作。最后,需要明确各个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落实有效的外部监督,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性。

3.5 强调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在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强调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可以为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污染都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法制建设,提高环境监督的管理能力,能够更好的强化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及时、精准的反馈环境污染的情况。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不但关注到比较常见的污染源,对于不常见的污染物的关注度也日渐增加。所以,做好环境的整治工作,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支持。要坚持相关的法规建设,依法管理,坚持完善各类相关制度[3]。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相关的环境监测的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这项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环境监测的作用和地位也慢慢的体现出来,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为解决环境的监测问题提供了机会,各级相关部门开展的环境监测工作也为之后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基础保障。环境监测的相关人员需要抓住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推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现代化。环境监测工作部门与员工,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现代化的技术,实现数据的分析、处理、研究一体化。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体系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