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融合路径探究

2021-01-08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天工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郑 龙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传统戏曲艺术、语言、节日风俗、礼仪、指导实践的经验、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第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精神和文化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些新的组成部分,但仍以古时流传下来的部分为主。第二,实用的。非书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都能回到实践上来,或至少可以指导实践,其作为一种世世代代口头传承的技能、经验,得到广泛而持久的认可,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类的发展史,体现着社会发展的精神层面,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包含着巨大的资源,更是民族情怀、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保护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影响。通过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将其在朝代和环境更迭中见证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于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更难,因为它是通过口头、民俗、经验和实践传承下来的,在许多国家因历史的变迁而逐渐失传消失。因此,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必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所出现的问题

当前,许多优秀的文化和技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许多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今世界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难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处于随时会消失的状态。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压力的增加、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正在阻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策略

为了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传承下去,国家将其纳入“文化自信”,将对其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当前正处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关注的局面。

而为了切实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结构性保护,二是生态性保护。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实施结构性保护,特别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特定的物质形式,在现代信息洪流中很容易被遗忘和忽视。而将某些物质形式作为保护的载体,则可以很好地进行保护和传承。生态性保护主要通过在文化遗产发源地建设主题公园,地方政府促进当地居民开展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等方式来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样的方式也最能保存非遗的“原汁原味”,使其不被同化、失传。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策略

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类似,科学的传承方式也分为针对性的和整体性的两种。

整体性的传承是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意识载体代代相传来传承,包括寻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俗、节日习俗(如春节贴春联、端午包粽子)等各类活动。

针对性的传承就是通过师徒关系,由某传人进行传承。例如,一些表演艺术形式或民间手工技艺,就会以这种教与学的师徒形式世代相传。而后代传人也能从祖先的故事里意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但是,如果真正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长久的遗产,得到永续传承,仅靠这两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文化遗产要想在当代得以生存下去,就必须扎根于文化市场,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有效策略。例如,在电视剧《延禧攻略》当中,编剧就创新融入“苏绣”的元素,不仅使这部剧增加了中国风构图风情,同时还使苏绣这一艺术形式得以被更多人所认知,从而真正做到了传承。

四、基于文化产业开发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不断走向衰败与消亡。以文化产业开发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值得一试的好方法。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立足于文化市场的需求。因此,不管是探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研究实质性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都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对此,笔者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政府帮扶与准入管理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文化,因此被赋予了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发展方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政府与市场相统一。政府帮扶体现在政策颁布、产业布局、财政支持、增收减税等方面。

在商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最重要的手段便是限制市场条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内自由传承。企业要做好市场准入管理的三个方面:第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传承单位的意见作为市场资格审查的重要内容。第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客观规律性进行保护,同时尊重其在现代生活中所发挥出的内在价值,促进其在自由市场的继承、发展。第三,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建立文化遗产发源地以及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二)创新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不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古”,而在于对其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谓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发展和创新,使其在保留独特的文化特征的同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保证传承和创新可以始终如一地完美结合。既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特色,也要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当的创新。实际上,可持续的利用就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将非遗传承下去,所以可持续的利用本身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还是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活动,都不仅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推广和宣传,也要注重市场规律,积极找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三)政府所有和私人传承相结合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保护非物质知识和信息所有权的法律文书,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即使被视为某发源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仍具有私人属性,可以主张所有者的个人权益。第二,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制度,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的生态价值。第三,利用专利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驾护航。

五、结语

我国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必须使它们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希望本文进行的初步分析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