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学校管理的影响研究

2021-01-08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天津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科目评价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刘 炜

近些年来,为迎合社会需要的变化,为更好地应对时代发展变化,基础教育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高考改革使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乃至校园管理工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走班制、分层教学、导师制等全新的教学手段、管理方法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呈现出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随之而来的,课程结构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为管理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旧秩序、旧思想已经不再具有价值,因此改革内部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影响教学管理

(一)组织形式应向灵活化方向发展

参考当前的政策指导,面对多种选课组合,普通高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极大变化。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个性化定制”的色彩,学生可以在独立的、符合自身需要的计划指导下展开针对性学习,这在无形中为其个性化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帮助。再者,这一组织形式也满足了“因材施教”的需要,以高度的灵活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二)课程设置应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选课、选考的模式影响下,课程组合十分丰富。因此,是同步推进所有课程组合,还是重点打造几个优质的组合,这是大多数普通高中所思考的问题。同时,对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学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理念,将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第一位,综合制定科学的方案,打造最优课程结构。

(三)教学计划应向弹性化方向发展

新高考将高考成绩和高中学考成绩虽然都作为考察标准进行招生,但是,高中学考时间与高考时间不同。因此这就要求普通高中应该统筹安排三年的课程和学考时间,弹性制定计划,将教学安排与考试安排灵活衔接,以便使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四)课程安排需要有所突破和限制

在新高考改革出现后,高中阶段的课程有所增加,高考的考察科目也随之增加。同时,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选考科目与人数极易出现差异。而且教师数量和教室数量也限制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这加大了管理难度,使排课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学校需要提高管理能力,正视学考课程与高考课程的冲突,尽可能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合理安排课程。

二、影响学生管理

(一)以多元化态度评价学生

新的招生制度强调对学生的多元考察,当今高考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以文化课成绩制定招生标准,而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上衡量学生综合能力,以期招揽具有可持续发展希望的人才。因此,在录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普通高中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注意对学生展开多元评价。换而言之,学校应以全面发展、多元的态度管理学生,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对此,可以适当安排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二)推行走班制的选课模式

在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授课成为新的选课模式,学生在选课上掌握着主动权。与行政班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不同的是,在这一模式下,难以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因此,学校必须积极尝试其他能够提升其集体意识的方法,并不断优化走班制班级管理办法。

三、影响教师管理

(一)需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为应对新高考对普通高中带来的波动性挑战,学校应壮大师资队伍,优化对教师资源的配置。简单来说,由于学生在选课上的不均衡表现,导致对不同科目的教师需求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具体表现为某些科目的师资力量配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另一些科目的师资力量配备过于充足,出现富余。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选课态度,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方向。对于受欢迎的科目,适当扩充资源配置,对于冷门科目,在保证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适当减少教师数量。

(二)需要提高教师能力水平

新高考改革对培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对教师进行考察,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等研讨教学、交流经验的机会,使其学习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需要科学展开教师评价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授课开始被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学习内容或任务为主的教学班流行,传统的平行班地位相对下降。面对这一情况,对教师的评价、考试逐渐变成了一个难题。简单来说,在走班授课模式下,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任务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就无法以同一标准去评价教师。尤其是对于以分层教学为主学校来说,各个班级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存在着极大差异,受学生自身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学习效果的差距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便无法用传统的标准或是单一范围去衡量教学质量、评价教师。面对这一情况,普通高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考试方式,多元评价学生的表现。例如,学校可以从学生的变化来评价教师。也就是说,学校可以在教师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之后,考查学生在知识储备、行为举止等方面的变化,将其与阶段性学习之前的学生表现做比较。如此,以学生是否出现正向变化评价教师教学的好坏,而不是以单一的整体成绩水平展开评价,这样认可教师付出的努力,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管理与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在新高考环境中顺利完成一系列转变,就必须正视改革的重要意义。作为校长,面对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应担负起相关的责任,拓宽自己的眼界,以创新型思维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形成前瞻性的思维,以高瞻远瞩的态度思考问题,积极跟随社会环境、高考模式的变化创新管理手段。理性分析学校定位、转变理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科目评价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普通高中教育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