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探讨

2021-01-08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胜利希望小学寇学利

天津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榜样行为习惯习惯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胜利希望小学 寇学利

对小学生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改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而言都非常有帮助。所以,教师在传授学生丰富的知识同时,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并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使小学生行为习惯符合要求。以下主要围绕加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人们的进步与发展意义重大。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一阶段要重点实施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养成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文明礼仪方面习惯;第二,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等;第三,思维习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方面都不够成熟,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并深化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使其遵守做人做事的原则,对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意义重大,有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效策略

(一)强化学生对情感认知和道德理解

要想充分地保证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关键在于保证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小学情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将行为习惯培养与情感教育两者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推进道德情感教育的开展。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向学生播放教育价值高的短视频,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或组织开展丰富的辩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着生活中的常见行为展开热烈的辩论,强化学生对情感认知,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行为和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学生能意识到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出良好行为习惯。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赏识教育模式

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意义重大,在开展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充分地肯定与赞赏学生的行为,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与此同时,在开展评价赏识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以对学生过分挑剔,要以激励评价取代无意义的说教,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内心产生自卑情绪,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因此,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重视对学生开展评价赏识教育,多夸赞做得好的学生,使其他学生以榜样为学习对象,平时注意自身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对跑步有着强烈的兴趣,每天都会利用课后时间跑步,不仅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意志品质也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将这名学生树立成为榜样,并向学生介绍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价值,引导其他学生向这名学生学习,平时要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历模仿、依从、遵从以及服从等阶段,小学生本身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与学生的基础非常密切,也就成为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平时开展教学工作之中务必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对学生提出要求之前要先对自己进行要求,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才有资格要求学生也要做到。除此之外,各科教师在平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重视融入养成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提升。比如,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为了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班主任在看到了丢在地面上的垃圾时要及时地捡起来,以自身行动告诉学生乱丢垃圾是不正确的,并使学生以班主任为重要的学习榜样,在看到垃圾后及时地将其丢进垃圾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构建起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形成的,只有经过不断强化与巩固,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总结与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通常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行为习惯刚刚形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了,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力与自觉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构建起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经常提醒与监督学生,经过多次反复的强化之后,学生就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在班级内部可以设置文明学生监督员,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要及时地指出来,并督促其尽快地改正,这样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有帮助。

(五)重视家校联合,加强对学生引导

在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仅仅是依靠教师单方面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作为学生最为密切的陪伴者,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当前在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进入城市务工,疏忽了对学生的管教;或有的多家长溺爱孩子,没有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思;又或者家长每天忙于工作,不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成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家长,督促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与指导。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可以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对家长开展专业化与系统化的教育指导,使家长能以正确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教师应当牢牢把握学生这一关键时期,重点强化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学生实施正面的教育引导,并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推进养成教育的开展,积极开展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猜你喜欢

榜样行为习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