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说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

2021-01-07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实验小学黄丹艳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说理教师应探究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实验小学 黄丹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吸取知识的意识,许多教师习惯于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对于探究式学习的认识。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把时间交还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就是“说理”课堂。“说理”课堂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将学习向更深层的范围延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一)促进高效学习

现阶段,许多学生及家长为了应试“机械化”地记忆了一些解题步骤,进行了“题海式”的答题训练。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发展,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对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挖掘思维的深度

一般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仍处于粗浅的层面,这就容易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通常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对所学的知识不仅无法做到内化,更无法做到运用自如。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不仅能使他们学会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思考,更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帮助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更系统的概括、更精准的理解,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三)逆向思维的训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时仍然更加倾向于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形成固定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只会采用单一的方法,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深度学习为依托,增强其思维能力。

二、“说理”课堂教学现状

(一)数学课堂氛围单调乏味

现阶段,教学氛围单调乏味是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过程。但是在当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大多数的数学课堂氛围较单调乏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

(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知识。但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在课堂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参与一问一答的教学过程,将知识直接“注入”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缺失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评价有待改进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评价语言仍十分匮乏,只会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表扬语言缺乏激励性和针对性,这样的语言不仅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足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无法在学习中继续前行,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说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学目标,激发“说理”兴趣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控程度,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部分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往往过多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说理”兴趣。

(二)联结新旧知识,丰富“说理”依据

在传统的数学课上,教师仅局限于教材,讲解教材中浅显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及时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说理”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知识,还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促使他们运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培养迁移性思维。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相结合,将一个个点状的知识点编织成“知识网”。此外,教师还应倡导结构化教学,让学生领悟数学结构,通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主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说理”课堂的说服力。

(三)构建教学情境,连接“说理”内容

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和游戏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此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专注力较差,难以在一件事情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方法莫过于游戏教学法。因此,教师应顺应小学生的天性,为他们创设一个生动有趣、轻松快乐的课堂情境,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和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游乐场的情境:“周末佩奇邀请淘气和笑笑到游乐场游玩,可是在进入游乐场之前,淘气和笑笑遇到购票的问题:一张儿童票要24元,2个人需要多少元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顺利进入游乐场吗?”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有效激发,纷纷争先恐后地解决问题。接下来,教师再进行引导教学:“某一天,小明要去文具店购买一个文具盒、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他只带了45元钱,而他发现文具店的文具盒15元、笔记本5元、钢笔12元,请同学们想一下,小明的钱够不够买这些物品呢?”通过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将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中。

(四)开展辩论赛,提升“说理”水平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明理”“说理”。对此,教师可以组织辩论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说理”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说理”意识,提升他们的“说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五)给予多元评价,培养“说理”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对于一些刚接触数学知识不久又容易犯错的小学生,教师应避免给予他们过分严厉的批评。教师应时刻做好耐心的引导,及时给予学生认可与肯定,消除他们畏惧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说理”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多元评价,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自身的“说理”水平。

总之,教师若想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率,可以构建“说理”课堂,成为学生的“理聊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知理、析理、明理、说理”,让学生感悟数学之“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说理教师应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论法院判决书的说理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国民商事裁判文书中的证据分析
南海外交战:“说理”“论法”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