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溉试验站在农田水利科技推广应用中发挥作用浅析

2021-01-07王健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试验站科技推广仪器设备

王健骁

(辽宁省水利事务服务中心,沈阳 110003)

1 概 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辽宁省水资源具有分布不均、总量有限、人均占有量低的特点,发展节水技术已是大势所趋、老生常谈,至2016年底,辽宁省节水灌溉面积已达87.4万hm2。在探索、推广和应用适合本地区的节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灌溉试验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辽宁省灌溉试验站现状,掌握其近年开展的试验研究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发展方向,特开展本研究和分析。

2 辽宁省灌溉试验站网基本情况

1)站网组成。辽宁省灌溉试验站网包括:中心站1个、国家级重点站(沈阳站、大连站、建平站、盖州站、东港站)5个、省级重点站(黑山站、阿尔乡站)2个,其中大连站因受迁站影响,一直未参与站网日常工作。

2)行政主管。辽宁省试验站网中,中心站和阿尔乡站由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管;大连站由大连市水科所主管;其他各站均由所在市县水利局主管。

3)基本职能任务。灌溉试验站的基本职能包括以下方面:①监测采集农业灌溉基础数据;②开展科学灌溉试验;③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并指导农业灌溉实践。

3 灌溉试验站技术推广情况

多年来,全省各试验站作为指导本地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技术单位,在开展灌溉试验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特点和需要,积极引进、推广适合本区域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是随着2010-2017全省中央财政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各试验站在示范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指导服务农业灌溉实践与技术服务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1]。各阶段示范推广的主要成果有:

2010-2013年,展开了微润灌溉技术在大田、大棚、果园和“低压移动式微喷软带技术在大田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2014-2016年,重点示范推广“新型风力提水灌溉技术”、“自清洗过滤器技术”、“压片式微喷灌溉技术”和“压力补偿式滴灌技术”。

2015-2017年,重点推广“水稻能量控制灌溉技术”、“自愈式U型槽”、“灌溉自动化量水监测系统”等技术。

2017年开展了水田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和旱田智能灌溉新技术推广,主要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地埋式自动伸缩给水栓技术”、“防堵塞补偿式滴灌系统”、“智能灌溉技术”、“压片式微喷带技术”。

4 灌溉试验站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自推广项目实施以来,在以灌溉试验站为中坚的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技术培训,举行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推广技术的宣传,完成让农户从认识新技术,接受新技术,到使用新技术的转变,从而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切实从输水工程、田间灌溉制度和节水灌溉等多方面解决了辽宁省大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减少了输水损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灌溉保证率和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4.1 高效灌溉新技术推广方面。

1)社会效益。推动了全省传统农业用水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新的种植方式、灌溉技术、灌溉制度、施肥制度和田间管理管护制度的形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水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增加了灌溉面积。同时,节水灌溉管网系统的随水施肥技术,无需用工即可完成追肥工作,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2)生态效益。高效灌溉新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灌溉从从"灌足"、"灌透"转为人为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使作物根系层土壤水分相对稳定,优越于地面灌溉,有效防止作物根系吸水与叶面蒸腾失水因干旱而失去平衡,促进根系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项目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灌溉制度相结合,几乎没有深层渗漏,减少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随水施肥技术同时加速了土壤中的肥料的分解和转换,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从而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2]。

4.2 水稻节水新技术推广方面。

1)社会效益。项目推广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改变了农户对灌溉及施用化肥的认识,从单一的生产经验,到综合考虑作物需水、土壤环境和区域水资源条件,使水田灌溉日趋合理。

2)生态效益。项目推广的“水稻能量控制灌溉技术”,特别适用于有水源保证的井灌区,通过稻田浅湿干灵活调节,在水稻田间安装土壤水分能量监控设备进行调控,以达到水稻生长在耗能与供养矛盾相协调的土壤水分状况下,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水、高产、高效、优质[3]。项目推广的“水稻生态控肥节水技术” 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可减少氮肥和钾肥,氮肥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在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资的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距离国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辽宁省试验站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具备了开展灌溉试验的能力,但相对于国内先进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2015年水利部《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规划》的出台,对各省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站亟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推广成果质量。

2)仪器设备的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各试验站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观测,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数据观测的连续性、实时性需求迫切,特别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亟需试验站在“智慧农业”推广领域开展工作。因此,对试验站仪器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不断提升,需要对基础设施对仪器设备进行配套升级。

3)人员经费缺口仍然突出。灌溉试验站的技术推广职能属公益性质,其人员经费应由财政拨付。目前辽宁省各试验站一般都是兼职,由当地水利推广中心的人员兼任,多为“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中心站和各站人员经费不足问题依然制约试验站发展。

4)水利科技推广项目缺乏有效立项渠道。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将于2017年全部结束,目前在辽宁省水利科技推广方面尚无进一步的推广计划和经费安排。未来如何开展新技术推广亟需开展顶层设计,安排计划指导和推广经费。

5)试验站网点覆盖面不足。灌溉试验站的技术成果在示范推广中具有地域性限制,目前辽宁省试验站网中,仅7个站开展工作,覆盖面不够。亟需在辽北铁岭、辽中沿海大洼等地补充点位。

6 对策及建议

1)加大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灌溉试验站作为辽宁省农田水利的基础科研及技术推广平台,其建设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根据《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16-2020年》,灌溉试验站已成为灌区改造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明确提出要根据灌溉试验站主要承担的具体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满足试验及推广要求,灌区改造相关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因此,可根据规划分阶段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经费随灌区改造经费一同列入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中。

2)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根据《全国灌溉试验站网规划》,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升试验站的仪器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配备一些操作简单、精度高、质量好的仪器设备,减小观测误差,有利于下一步推广“现代化农业”及“智慧农业”相关技术。

3)探索打通水利科技推广立项渠道。结合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任务,设计推广新技术名录,建立推广经费渠道,有计划地开展推广应用,为提升全省水利技术水平做好技术服务。

4)有序增加试验站。适时在铁岭县和大洼区设建立试验站,填补辽宁省主要作物粮食在辽北半湿润寒区和辽中滨海灌溉分区的空白。

猜你喜欢

试验站科技推广仪器设备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策略
阿拉善生态建设中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