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机收减损技术

2021-01-07郝才林姜韶梅吴雪松

山东农机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减损机收损失率

郝才林 姜韶梅 吴雪松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收割方式正在逐渐被先进机收技术所取代。在小麦收获中,机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收割效率,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必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小麦机收的过程中,因机具性能、品种栽培、地块条件、天气条件、操作调整等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麦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及应用,对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小麦机收减损的关键技术

小麦机收减损技术是一项涉及机械装备、操作使用、时机选择、信息化服务的综合性技术,是农业机械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通过机收减损技术应用推动小麦收获装备从数量型向绿色高质高效质量型转变。从应用的维度上看,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可以概括为三个变量:一是硬件变量。是指存量小麦联合收获机的质量和性能对机收减损的影响。从目前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看,大马力、高喂入量、安装智能终端设备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普及速度加快,几乎涵盖新增市场的100%份额。但存量市场上仍然有一部分老旧联合收获机,使用年限不长,机具性能尚可,这部分联合收获机作为先进适用机具的必要补充,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证收获作业低损、高效,关键就是提高存量小麦联合收获机的质量和性能,通过及时调整机具参数,使机具保持良好状态。二是操作使用变量。发挥机具最佳性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操作使用在机收减损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机收操作人员减损意识、技能水平和规范操作能力,保持机械良好作业性能对提高机收减损率影响明显。三是时机选择变量。第一是收获期变量,小麦最佳收获期在蜡熟末期,此时收获小麦千粒重和产量为最高。收获过早或过晚,均会导致产量降低。第二是收割时间变量,一天最佳的时间是为上午9点~11点,下午16点~18点。这两个时间段内麦子不潮湿,容易脱粒。若麦秸过于干燥,麦粒容易自动崩开,损失率增加。实际收割机到某地作业时,只要麦子成熟后,一般不会选择收割时间,只要天气不下雨,就会连续作业收割,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在以上两个时间段收割。

二、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措施

小麦收获作业是夺取丰产丰收的最后一道关键工作,工作量大、时间集中,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小麦机械化收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优的质量完成作业,确保丰产丰收。国家标准规定小麦收获损失率低于1.2%,但据有关调查,小麦的平均收获损失率为2%左右。这与收获机的性能、收获时机、小麦品种特性和收获操作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了解并掌握影响机收损失率的技术要领,可明显提高小麦机收减损率。

(一)农机农艺融合。从市场应用效果上看,当前,小麦低损收获关键技术与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不足是影响机收减损率提高的卡脖子因素。

在技术机具方面,收获机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业时通过智能测控设备监测机器的技术状态,实时调整作业参数,减少小麦机收损失。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对收获机关键部件,如脱离滚筒结构设计、线速度和脱离间隙的设置减少拥堵、飞溅等损失。2kg喂入量的小麦收获机要迅速向具有作业状态感知、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大喂入量方向发展,其中每秒6~8kg横轴流机型技术已经成熟,纵轴流联合收获机具有脱离行程长、分离面积大,对潮湿、难脱作物适应性好等优点,是谷物联合收获机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农艺技术方面,要选用与快速高效机械化生产相匹配的紧凑、穗层整齐、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性强且成熟是落黄好的品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播种或宽苗带播种。

(二)技术水平与操作能力。在操作层面,手动调整轴流小麦收割机的凹版间隙相对繁琐,且精确度不高,当用较小的凹板间隙收获较干燥的小麦时,会增加清选系统的负荷,堵塞筛孔,籽粒洒落地面,收获损失增加。机手在使用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时,掉头转弯次数频繁也是原因之一。边转弯边收割,或者通过减小油门的办法来减速,也会造成小麦机械收获籽粒损失率增大。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措施,作业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作业参数,并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对收获机适当调整。选择行走路线,在具体作业时,一定避免边割边转弯,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行走方法。选择作业速度,根据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小麦产量等关键因素选择作业速度,宜快则快、宜慢则慢。选择合适的作业幅宽,正常天气条件下,正常成熟的麦田,尽量满幅作业,均匀喂入。当小麦产量高、湿度大或留茬低时,适当减少割幅,一般减少到80%。保持合适的留茬高度,在保证正常收割的情况下,割茬尽量低些,一般最低不少于5cm。收割倒伏小麦时宜采取逆倒伏方向收获,小麦产量低时采取提高作业速度等措施。规范作业操作,作业时应根据小麦品种、产量、成熟程度和工作幅宽来调整喂入量,使收割机在额定负荷下均匀工作,避免喂入量忽高忽低,造成脱离负荷不均增加小麦损失。

(三)时机因素。小麦适时收获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小麦成熟度时机而言,应该等到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收获,含水率在22%左右,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品质好,产量最高,生理也完全成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收获时间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适时抢收,小面积收获宜在蜡熟末期,大面积收获宜在蜡熟中期,以使大部分小麦在适收期内收获。如遇雨季迫近,或品种易落粒、折秆、折穗、穗上发芽等情况,应适当提前收获。

(四)粮食安全生产意识因素。机手、种植户和从事收获质量监督的管理人员应掌握农机农艺知识和作业质量标准要求,特别要树立宏观层面的粮食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大局意识,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切实筑牢粮食安全生产防线。

猜你喜欢

减损机收损失率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