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

2021-01-07考延磊解秀翠闫雪洁

中医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结肠炎腹痛菌群

郭 琳,考延磊,解秀翠,闫雪洁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2.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慢性结肠炎(chronic colitis,C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结直肠为主的肠道慢性炎症改变,也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该病既往以欧美国家多见,与饮食及药物密切相关;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纤维结肠镜技术的普及,我国慢性结肠炎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相对多见;病位以乙状结肠为主,多可累及直肠,甚者累及全结肠;临床多表现为左下腹疼痛、腹泻、腹胀、肠鸣辘辘,伴或不伴里急后重,或大便见黏液等症状;纤维结肠镜下多可呈现肠黏膜血管影纹理模糊或杂乱,或见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糜烂,或见黏膜粗颗粒样不平;结肠黏膜活检提示炎症反应。目前,该病病因病机尚无一致认识,国内外学者多认为其可能与遗传因素[1]、感染因素[2]、免疫因素[3-4]、菌群失调[5]、食物及精神心理因素[6]等有关。由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故治疗上也无特效方案,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护肠道黏膜、清除病原体及其他对症治疗等。西医针对该病尚无特效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调节肠道功能、消除肠道刺激因素、阻断炎症反应过程、改善肠道异常感觉及其他药物(如精神类药物)治疗。有部分报道称,增加益生菌有益于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恢复。此外,自我管理干预也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方式。相较于西医,中医药治疗这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改善症状、缓解患者焦虑、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7]。膏方为中医药精华传承,在调理体质、防病治病方面优势显著,既能防未病、治已病,又能治顽疾、祛宿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术芍膏作为烟台市中医医院闫雪洁主任医师的经验膏方,具有良好的补虚扶正功效,用于慢性结肠炎的长期治疗疗效良好,且口感好,服药痛苦小,深受患者认同。2018年3月—2019年9月,本课题组采用术芍膏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烟台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32~64岁, 平均(41.8±0.82)岁;病程1~15年,平均(9.32±1.06)年。对照组36例,其中男15例, 女21例;年龄34~65岁, 平均(42.4±0.32)岁;病程1~16年,平均(9.52±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照《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8]中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细颗粒状弥漫性充血、糜烂、溃疡、水肿等。中医诊断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泄泻的诊断标准。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经纤维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②症状以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主;③年龄32~65岁,性别不限;④病程在6个月以上;⑤近1个月未使用抗生素或治疗本病的药物;⑥自愿参加并知情同意,且通过烟台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或纳入病例标准者;②病情危重,需要外科治疗者;③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④有精神类疾病者;⑤考虑或合并其他肠道疾病如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患者;⑥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或服药期中(间)有怀孕可能者;⑦同时服用其他治疗慢性结肠炎或服用影响本研究观察结果的药物者;⑧同时参与其他项目研究者。

3.3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①药物过敏者;②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严重并发症者;③出现失访或死亡者;④自行退出,或改服他药,或不能按照治疗方案服药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由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210 mg×24粒), 每次2粒,每日2次,餐后温水送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术芍膏方,药物组成:炒白术15 g,炒白芍40 g,黄芪30 g,桂枝15 g,干姜5 g,陈皮12 g,百合12 g,乌药10 g,炒诃子肉15 g,盐补骨脂12 g,砂仁6 g,炒白扁豆12 g,防风20 g,大枣10 g,炙甘草6 g。10剂,加入木糖醇150 g,熬成膏剂(由烟台市中医医院膏方室代为加工)。每次20 mL,每日2次,餐前适量温水送服。

两组均以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饮食均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食生冷、辛辣、鱼腥、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及焦虑,进行适度体育锻炼。

5 观测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中医症状积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中关于泄泻的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采用尼莫地平法,对主症(泄泻、腹胀腹痛、肠鸣)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痊愈:大便次数每日不超过2次,量及性状正常;相应体征及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消失;纤维结肠镜下肠黏膜无明显异常,血管纹理清晰如常。显效:大便次数2~3次/d、性状近似成形,或大便1次/d、便质溏薄;相应体征及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明显减轻或减少;纤维结肠镜下肠黏膜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或病变程度明显减轻。有效:大便次数和质地均有所好转;相应体征及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有稍微减轻或减少;纤维结肠镜下肠黏膜病变范围或病变程度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泄泻、腹胀腹痛、肠鸣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泄泻、腹胀腹痛、肠鸣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分,

8.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皮疹、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

9 讨 论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的易反复发作的以结直肠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症改变性疾病。近年来,许多关于慢性结肠炎的研究显示:肠道免疫调节紊乱可诱发肠道炎性反应发生,肠道菌群紊乱是导致肠道免疫紊乱的重要激发因素之一[11]。正常的肠道菌群稳态是机体代谢、免疫及其他各项机能正常有序运行的基础,有利于人体正常状态的维持。感染[12]、药物、饮食、环境、异常情志等均可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肠道菌群紊乱直接或间接破坏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生物、化学、免疫)[13],致使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免疫应答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肠道微生态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部分研究证明:恢复及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对于缓解肠道炎症、促进黏膜愈合、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提高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等均有现实意义。本病具有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等特点,不但迁延难愈,而且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以改善症状、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清除肠内毒素及病原体、保护肠道黏膜、胃肠道解痉、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止泻或通便等,但存在效果欠佳、易于反复、需长期用药、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等不足。中医药治疗在缓解症状、防病反复、调理体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4]。

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因感受时邪、酒食无度、情志不畅、体质虚弱等致使阴阳失和、邪盛正虚而发病。本病病机为寒湿、湿热之邪或饮食积滞损伤脏腑,搏结肠道,阻滞气机,气化失司,运化无权,清浊不分;或情志不畅,郁结不疏,肝逆克脾,脾运失调,升降紊乱;或脾肾素虚,难运难化,湿浊难消。本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该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发病的基础,标实是发病的关键。脾虚为本,肝郁为标。本虚以脾虚失运为主,标实以肝旺气结为主。木旺克土,导致脾运失健,运化紊乱,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日久脾虚更甚,土虚木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病久伤及脾肾,邪盛正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也符合中医学“久病必虚”的理论。

本病治疗以扶正祛邪、疏肝理气为原则。闫雪洁主任医师根据大量临床实践及经验总结自拟经验方——术芍膏方。方中炒白术健脾益气;炒白芍疏肝理气,缓急止痛;黄芪补气益中;炒白扁豆健脾化湿,擅止泻下;炒诃子肉涩肠止泻;盐补骨脂强肾壮阳,温脾止泻;陈皮理气运脾燥湿;防风祛风止痛;砂仁温脾止泻;百合、乌药理气醒脾止痛;桂枝通阳疏肝温脾;大枣益中补脾;干姜助桂枝温中健脾;炙甘草补脾和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温肾化湿、散寒止泻之效。邪去正复,升降平衡,可使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消退,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药理试验研究[15]发现:在术芍膏方药物组成中,白术中含有的菊糖、白术内酯 I可以通过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生成来减轻炎症反应,实现其免疫调节功能,具有促进胃肠黏膜修复和抗抑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反应,修复肠道黏膜,且白术可对胃肠道运动起双向调节作用,此与其某些成分(如单萜、倍半萜烯及倍半萜烯内酯等)密切相关。小鼠扭体实验[16]表明:白芍中的白芍总苷可调节免疫, 白芍总苷和白芍醇提液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腹痛症状。陈皮某些成分(如橙皮苷、黄酮类等)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而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对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纳呆等症状效果良好,且陈皮可促进肠道多种有益菌生长(如双歧杆菌等)[17]。白扁豆中的抗菌蛋白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18]。诃子中的诃子鞣酸等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尤其对于肠道中的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临床中常用其来缓解患者的腹泻症状[19]。桂枝中含有的桂皮醛、桂皮酸等物质能抑制生物膜形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的作用;另外,桂枝提取物还有镇静、抗焦虑的作用[20]。砂仁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具有止泻的作用[21],是治疗伴肠道菌群紊乱腹泻的良好药物。乌药根挥发油能够缓解胃肠道黏膜炎症反应[22]。百合皂苷、防风升麻素苷、补骨脂黄酮均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且百合多糖能够镇静、抗抑郁。防风多糖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23~25]。干姜挥发油具有镇痛作用, 对缓解腹痛效果较好[26]。甘草中含有的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保护肠道黏膜,且具有抗抑郁作用。甘草中的甘草多糖、黄芪中多糖成分及大枣中的大枣多糖均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作用[27~29]。

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与致病菌相互拮抗,肠道调节功能则得以正常运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是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肠道快速补充人体正常生理菌群,对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及清除作用,可调节菌群失衡状态[30]。肠道菌群平衡,微生态环境稳定,肠黏膜屏障得以恢复,免疫、代谢等功能正常运行,则可达到改善症状、消除炎症的治疗效果。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意在利用人工干预方法快速恢复健康的肠道微环境,从而起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泄泻、腹胀腹痛、肠鸣等临床症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可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结肠炎腹痛菌群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