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舟山石油化工产业区化工人才定向培养的建议

2021-01-06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化工类宁波化工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以服务国家化工产业发展为己任,前期通过与多所高校联合调研,了解到宁波地区已拥有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两个全国产能第二和第四的石化园区,东邻的舟山渔山岛地区正新建更大规模的石化产业园,浙石化已达到4 000万吨/年炼油规模,可以预见,未来的3~5年内,宁波-舟山地区将成为全国最大、世界顶级的石油化工产业区。

伴随石油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化工类专业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由于高等教育布局原因,该地区仅有宁波工程学院(本科,招生320 人/年,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地区内唯一通过专业认证高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招生300 人/年,入选“双高”计划)等少量院校在培养对口人才,且由于半数以上在浙江省招生,毕业生到产业一线就业的意愿不强。目前该地区的人才需求已达到近5 000 人/年,人才缺口极大,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强和队伍不稳定,已成为该地区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对国家战略的布局而言亦是重大隐忧。

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高校均高度重视化工类人才的定向培养,经协会与多方沟通,特形成如下建议:

1.请教育部增设教育扶贫专项招生指标,优先划拨给宁波-舟山地区化工教育优势高校;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联合制定定向培养方案,多方筹措资金免除学生就学费用,同时要求学生毕业后定向到行业企业就业3年以上。该地区石化企业年薪一般在8~10 万/年,贫困学生就业后可迅速帮助家庭脱贫,同时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供给;

2.鼓励该地区中职院校定向到欠发达地区招生,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化工类中职教育、2+3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2+4 中本一体化教育,定向培养方案可参照第1 条制定;

3.鼓励欠发达地区的化工类院校与该地区化工类院校积极探索“2+1”“3+1”联合培养,将大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就业引导到该地区完成,就业激励措施另行制定。

猜你喜欢

化工类宁波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优化化工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