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振消费者信心

2021-01-06章维才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心依法消费

□ 章维才

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全球消费需求下降。面对现实,2020 年8 月党中央及时提出实施“双循环”战略。今年1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应加快实施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实践“三新理论”,在做好防疫防扩散的前提下,加快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当前消费需求现状

(一)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生变化,消费需求不够旺

2019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2260 亿元,增长9.0%。仅2019年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77 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349 亿元,增长8.9%”,说明消费需求不旺。

新冠疫情给我国消费领域带来较大影响,2020 年1—2 月社零总额同比下降20.5%,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降幅,3 月后逐渐回暖,随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消费市场稳步复苏、持续回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得以恢复。

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社零总额39.2 万亿元,比上年下降3.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7.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54.3%,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信心也在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消费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居家消费为主的新生消费群体出现了,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上购物消费成为新的主力军,带来了销售新业态——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直播带货、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线上健身等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在防疫保供、助力复工复产、推动消费复苏和经济企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 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 万亿元,逆势增长14.8%,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9%,快递业务量达833.6 亿件,电商直播超2000 万场,我国已连续8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同时,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年轻人能熟练使用互联网等平台,他们的消费欲望更强烈了;但有不少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平台设备,从而阻碍了部分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脚步。

|新业态下出现新问题

(一)商品广告虚假宣传泛滥

由于网络购物等新业态发展迅猛,网络平台自身监管力度不够,出现网络平台商品宣传失真现象,比如直播带货时的商品是假冒产品等等,造成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信心受损。

(二)市场监管不到位

消费者因购买网络销售商品,发现质量问题,投诉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有的投诉能够快速解决,有的投诉就石沉大海了,使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减弱。

(三)网络犯罪时有发生

消费者从网络平台上购买商品,支付了钱款,却没有收到商品。如疫情期间,某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买了几千元口罩却没有收到口罩,再找网络销售商已经将该消费者拉黑了,无法联络,损害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提振消费信心

(一)加强市场监管,提振消费信心

1.加强网络销售等平台的专项治理整顿。建议市场监管、公安部门等要部门综合执法,进行长期的专项治理,重点对各类网络平台出现的不规范、违法销售的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质次价高、缺斤少两等不法行为;净化商品销售环境,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2.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建议建立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体,司法系统相配合的全面监管体系。对旅游、餐饮、住宿、出行等消费行业市场;鼓励全社会尤其是各类新闻媒介的广泛监督,依法进行全方位监管净化投资、经营环境,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3.严惩网络犯罪行为。对违法经营者要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部门进行刑事处罚,且让违法者得不偿失。使犯罪者既被没收非法所得并加处罚金,甚至让其倾家荡产,又要被判实刑,让其牢底坐穿;犯罪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剥夺其生命,从而通过惩罚少数犯罪分子,达到警示、教育、挽救大多数还在犯罪边缘徘徊的人的目的。净化网络经营环境,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4.经常开展市场销售主体的培训。市场监管、商务、旅游等部门要经常组织经营者进行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培训、教育、宣传,增强其依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经营的行为。净化销售主体环境,促进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二)大力提升消费者体质,提升消费信心

各类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普及增强消费者体质的知识。当前或面临疫情有所抬头风险,在风险较高的地区,要鼓励消费者在室内进行科学健身;或戴口罩在其小区内,到人员不集聚的地方适当活动;在疫情风险低、无风险的地区,要鼓励消费者走到户外,科学锻炼;关键是要宣传、教育:“让消费者适当管住嘴,迈开腿,坚持适当运动。”消费者的体质增强了,消费信心必然会提升。

(三)打造放心消费市场,稳住消费信心

1.政府要努力打造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市场。政府要着力打造诚信销售示范市场,创建放心消费平台,大力表彰诚信经营主体,树立诚信市场示范品牌,打造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市场。让经营者必须持证、亮证(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依法经营,建立商品的产、供销可追诉制度(如商家必须依法获得商品生产者的具体经营信息和有效法律凭证等);建立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从社区到政府机构均要建立消费者投诉机构,与12315、12345 等政府服务热线形成联动,真正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鼓励消费者在消费时,尽可能收集、保存消费记录,如:购买商品的发票、网络购买和支付的信息等证据,便于日后索赔。只有真正落实这些举措,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消费信心一定会提升。

2.扫清老年人消费的障碍,扩展消费信心。各类经营场所要大力开展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消费的环境,如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消费,重启现金消费窗口等,让老年人合理消费,使其消费时感到舒心、放心;重新关注老年消费群体,扩展消费信心。

(四)展望未来,消费信心满满

政府奋力畅通消费“大动脉”,竭力打通消费“微循环”。“三新理论”表明:“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在这个“三新”理论的指引下,在实施“双循环”战略要求下,政府要主动净化经营环境,依法强制市场规范经营,落实经营者主体的法律责任,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出台刺激消费的多种举措,如发放消费券、免收旅游景区门票、减免物流和客运、私家车等车辆高速通行收费、继续减免缓收企业的税赋、积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鼓励有投资愿望的投资人来中国投资实业、鼓励全社会出租房产者都来减收租赁户的租金等等措施。增加消费者的收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落实“双循环”战略举措,实践“三新”理论,必然达到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的目的,在我国“两个一百年”内,实现“中国梦”。

猜你喜欢

信心依法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40年消费流变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