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土地复垦在露天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的作用

2021-01-06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8期
关键词:露天矿矿山土地

周 峰

(江西省地质局九一六大队,江西 九江 332100)

对露天的矿山进行生产作业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矿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也被随之被促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其中包括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并且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这样的形式为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与此同时我国也无法避免因为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所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而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 露天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1 采空区

对于露天矿山的开采中无法避免在地表的下面遗留大面积的空旷场地,用专业术语解释就是采空区。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将会随时爆发危险,比如地面会因此不平整出现坍塌、开裂等现象,如果更严重的说将会破坏地表上的建筑物、周边的田地以及一些公共设施也会遭到破坏,是随时发生危险的定时炸弹[1]。

1.2 地质灾害

一般矿山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许多矿山地区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一些高爆发地区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且这些矿山中露天矿山这样的特点更为显著。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矿山的盲目开采容易造成土壤剥离、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空采区和塌陷区形成、尾矿堆积形成、受采矿影响而无法利用开发的土地等。

对其进行恢复的话,稳定边坡的任务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将未形成台阶的悬崖尽量构成水平台阶。对尾矿的治理措施,加大尾矿的利用率,有销路的尾矿以实现规模经营和多品种开发的资源化、商品化使其变废为宝,真正成为经济商品中的一部分[2]。

1.3 水土流失

在对矿山进行开采工作时,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将周边的植被进行大规模的处理,过度的开垦、并且乱砍乱伐使周边的土壤结构发生编发,土地松动,出现大量的水土流失,无法保护住环境,引发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1.4 占用土地

在矿山进行开采时,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固体岩石、废料等,并且矿渣也会残生堆积,这都是在工作中无法避免的,长期大量的堆存将会占用土地资源。

1.5 土地污染

矿山的开凿一定会使大量的废水随之产生。工作人员因为设备不足又或者是考虑经济的利益,通过将这些废水直接排除,并没有经过专业化以及合理化的污水处理原则。这些被排放的废水流入到土壤中,土地地表受到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质量变差,土壤结构的整体平衡也会遭到破坏,农田无法耕种作物。甚至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水源。人们生活的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但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动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河水污染将导致水中的生物无法存活,并且这些废水逐渐渗透到土壤里,使土质变差。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 露天矿山环境恢复中利用土地开垦的历程

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解决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发展迅速,矿区土地的生态复垦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为避免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应依据矿山不同开采时期的技术特点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和调整相应的复垦和生态修复方案,做到采矿与生态修复的一体化、同步化,最终实现矿山生态功能的修复。

2.1 矿山土地复垦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是土地资源,所有项目的生产与建设都将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露天矿山的开次中,因为长期的挖损、占压、工程施工等造成土地资源被严重破坏,随之生态的环境也受到影响。针对目前的发展现象,我国及你选哪个大数据统计,我国因为生产建设所导致的被破坏的土地复垦率不及百分之十,而在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将远远高于我国的数据,是我国的五倍。所以那些被破坏的土地资源将得不到再次开发与利用,直接被荒废。直接使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受到影响,一直处于停步不前的状态。并且使我国目前人多地少的现象更加严重。

2.2 土地复垦的制约因素

目前露天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采、剥、排、覆”一体化,所以在露天的开采之后,将会形成露天的采坑、排土场、办公生活区及矿山道路等,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根据矿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区域、地质背景、社会经济状况、主要生态问题等因素,评估矿山生态修复潜力,确定生态修复方向,同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的各类矿山,采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根据采矿地质条件、发展远景及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土地复垦规划要纳入矿山设计,其内容包括利用土地的复垦方式、采矿复垦方法、回填岩石顺序等。复土与修坡工作要保持与开采和排弃顺序相协调。保持良好的土壤质量,必要时原有的土层须预先剥离、储存。对有毒物料必须埋掉。其埋深不少于1米。铺垫表土要保证植物的种植深度。

3 在环境治理中进行土地复垦的应用手段

3.1 建立工作体系

但是在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前,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依附与法律条件下进行,并且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土地复垦机构,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当然,还要加强对土地复垦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对土地的动态以及工作的进展进行实时跟踪,使工作能够科学、有序的进行。将土地复垦相关部门的权利进行有效的下达,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工作更加投入,并且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调动作用,增加管理部门与复垦组织的联合与协作,最终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成分发挥部门的职能。

3.2 加强对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的高科技产品层出不曾,科技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应当加强对土地复垦高科技技术的研究,是目前在进行工作的主要课题,是提高土地开垦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并且加强跨学交流,借鉴国外的先进高科技技术,对其进行彻底以及深入的研究,投入到实践的应用中。并且更加与其对应的科学技术规划以及标准,使被破坏的土地复垦率持续上升。

3.3 进入市场机制

将土地复垦工作引入到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复垦的资金问题。并且建立土地复垦资金协会以及保证金制度,为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包括后续的返还提供保障。对大众来说具有说服力,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土地复垦投入资金,加强了获取的力度。通过多样化的资金获取渠道以及方式,把社会上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依附于资金保障制度,保证其合法收益。

3.4 坚持实行产业化管理

将环境的效益于经济效益看做一个整体,在矿山的开采工作中,不能一味的看重经济的受益而导致环境被受到破坏。并且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将工程与国家的政策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复垦的产业能够顺利的完成。并且形成一个生态经济共同体,在这背景促使下,在国家的领导下,相关的生产部门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秉承这以生态与社会效益为主体的生产理念,加强矿山工作人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而使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都的得到保障。

4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的叙述了解到了露天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应当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土地复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现象,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仅能够提升国家对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还能够改善生产作业造成的生态污染,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露天矿矿山土地
我爱这土地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爆破振动作用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