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线上主题教育情感互动传播研究

2021-01-0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参与者仪式情感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自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愈加丰富创新。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是要提高运用网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把握好 ‘能力+技术=网络实力’的内涵要求,切实增强服务师生能力、信息传播能力、接地气能力和把握节奏能力”[1]。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随着在线教育教学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施教形式,在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现实需求推动下,以网络班会、网络主题党团日活动为代表的线上主题教育,借助ZOOM、腾讯会议、B站等互联网直播平台,促成参与者线上 “虚拟共聚”和“情感共振”,发挥了正向的积聚和引领作用,又以其操作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等突出优势,从应对疫情的临时举措逐渐变为广受欢迎的常态化思政教育形式之一,深入推动主题教育进入线上线下协同并进的新时期。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网络思政的彰显度,也推动网络思政呈现出新面貌。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以价值观引领为核心目标,以丰富载体聚焦主题呈现,时空相对集中,群体覆盖面相对明确,通过调动参与者语言、神态、表情、姿势等全方位要素,以其直观性、互动性、同步性和高可感受度推动观念传播和情感分享。那么线上主题教育的群体互动如何进行?情感传播和价值引领如何实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有何启发?情感社会学经典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或可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分析视角。

一、互动仪式:理解线上主题教育的情感社会学视角

在不同研究领域,仪式概念在理论内涵上并不相同。美国社会学家科林斯 (Randall Collins)认为,“仪式是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2]。在他看来,大部分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们的相互交流,通过各种互动仪式 (Interaction Ritual)形成和维持的。他在代表作 《互动仪式链》一书中提出了研究社会情感传播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认为互动仪式是际遇者基于资本和情感交换所进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动,其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经由因果关联和情感的反馈循环,实现人际之间情感情绪的分享体验,进而影响群体生活及其团结性。

该理论指出了互动仪式应具备的四方面要素或起始条件:同时在场,尤其是身体在场形成相互关注和影响;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关注点的聚焦;情绪情感体验分享。[3]值得一提的是,该理论在得到广泛认可的情况下,“身体同时在场”这个物理共临场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尽管该理论倾向认为亲身在场是际遇者感受对方身体节奏和情绪、建立共同焦点的关键,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以媒体为中介的沟通和面对面沟通会产生类似的感觉,尤其是语音和视频沟通,其音像的相似程度与最熟悉的面对面互动非常接近,并可传递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同样产生出温暖的、亲近的感觉,进而引发群体兴奋的效果,这被一些研究称为 “非媒体错觉”或 “类社会临场感”,有学者又将之称为 “网络临场感”,即 “在使用网络媒介过程中受众对其他参与者的意识,同时伴随着媒介使用者之间在情感与认知方面的契合”[4]。而柯林斯本人也在著述中提到,身体是否在场要视具体情境而定。自该理论提出数年来,网络媒介早已大大拓展了互动仪式的应用场景,尤其进入网络直播时代,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网络传播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近年来,该理论被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广泛用以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如对网络游戏社群、网络直播带货等现象的研究。网络班会、网络主题党团日活动通过直播平台开展线上主题教育,同样呈现出了网络互动仪式的基本特征。

1.以技术连接实现 “虚拟在场”和 “虚拟共聚”

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线下集聚活动被迫减少甚至暂停,但围绕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等主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迫在眉睫。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班级,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集会转移至线上平台,借助网络直播技术形成虚拟的群体聚集:直播平台为网络用户提供了共临场空间,分布在各地的师生以账号登录形式跨越空间距离实现 “共同在场”,在直播空间内形成虚拟的共在仪式,参与者明确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并能通过视频、声音即时互动,感受他人也展示自己,努力相互追随并融入集体氛围。这也从某种角度印证了新时代网络思政的 “共在理念”:“教育参与者们从自身扮演的不同共在角色中走出,在互为主体的人际互动中搭建起共在的关系,通过共在的教育过程,达成共在的教育目标。”[5]虚拟聚集产生的临场感为成员间相互关注和影响提供了基本条件,也启动了以思想交流和教育引领为核心目标的互动仪式。需要指出的是,在关闭参与者音视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账号挂线但人离开电脑或手机屏幕的“伪在场”现象,这类参与者实际已游离在本场互动仪式之外,失去了仪式参与感,成了活动的缺席者。

2.以线下线上社群转化明晰身份并对局外人设限

对局外人划定界限,是互动仪式强化参与者 “自己人”身份、助推群体兴奋的重要条件。线上主题教育的群体界限因组织者身份和参与者结构差异,大致呈现以下三种状态。第一种为封闭式,特点是线下实体社群直接转化为线上社群,如以现实班级、年级为基础开展的网络班会活动。通过在直播空间中实名登录,成员间身份真实、公开、透明,因为基本为熟人关系,成员间有现实共同经验和话题,线上活动可看作线下活动的网络升级版。这类活动往往设置直播室密码,仅对社群内部开放。第二种为准封闭式,特点是以线下实体社群适度扩大规模形成拓展版的线上社群,以党团组织间共建共创活动为典型代表,如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腾讯会议展开 “隔空对话”。尽管熟人与陌生人交织,但通过实名登录 (姓名及所在组织),成员知悉对方真实身份并彼此互信。这类活动可能设置直播室密码,但也可能对相关师生群体适度开放。第三种为开放式,特点是参与线上活动的社群与线下社群不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如由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组织开展的大型线上主题教育活动,通常不设密码或密码公开,面向大众开放,成员身份公开或隐匿,陌生人关系多于熟人关系。就上述三种状态而言,无论活动本身是封闭还是开放,一旦参与者进入直播空间,即通过账户登录、签到、成员列表等确定了 “在场”身份,活动参与群体就自然划定,并将未进入直播空间的局外人排斥在外。

3.以鲜明主题和议程设置构建关注焦点

相互的关注焦点是互动仪式运作的关键。主题教育活动的焦点是 “活动主题”并由此构建的连续议程和程序化活动。而传播学中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可为佐证。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通过提供信息和设置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影响人们关注哪些事件和意见。该理论对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同样具有解释力。主题教育活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影响人们具体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建立思想的共同领域并导向群体的高度团结和精神的高度振奋,是主题教育的核心要旨,这与互动仪式对共同焦点的强调高度吻合。在直播活动中,肩负思想引领和群体团结使命的活动主题被明确展示和反复强调,主持词、对话讨论、演讲分享、音诗画呈现,主持人和发言人的表情、神态、语气,均紧密围绕活动主题循序展开,不断引导参与者聚焦主题交往互动,助推思想风暴和共识凝聚,让成员间实现有效的相互关注并形成强烈的情感连带。

4.通过多维感官调动实现情感情绪共享

情感情绪共享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特征,是形成群体兴奋和团结、引发群体心理共鸣的关键。精心设计的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往往图文并茂、音画兼备,从现场主持、演讲、辩论的语言即时表达,宣传片、原创视频、绘画或参与者头像的画面即时呈现,到音乐、音响的声音即时刺激,组织者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载体全方位激发成员的听觉、视觉体验,引导成员身心投入与情感互通。活动通常设计特别的情绪表达环节,营造共同的、强烈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集体宣誓或朗诵、异地同步表演节目、线上观看升旗并起立敬礼等。主讲嘉宾、发言代表及其他成员之间,通过轮流发言、弹幕、对话框、献花、点赞等多种方式展开交流互动,分享彼此情感,感受对方语调节奏,在形成参与感和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拉进了彼此的心理距离。线上主题教育由此凝聚群体共识,赋予参与者情感能量,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二、线上主题教育:凝聚价值共识的情感互动传播过程

人是具有情感的社会动物。“情感唤醒是微观层面人际互动最终导致中观和宏观水平社会文化建构的基质的导火索。”[6]“情感能量具有社会认知取向,能够产生组织定向的文化情感认同。”[7]人也是符号的社会动物。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 (Ernst Cassirer)指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8]从科林斯绘制的 “相互关注/情感连带模型”(见图1)中可以发现,情感交往和符号互动正是互动仪式机制分析的两个重要维度。

该模型揭示了人们日常互动仪式的一般规律:共同的行动或事件是产生际遇的基本前提,基于共同在场、群体界限、聚焦主题和情感共享四个基本仪式要素,参与者以编码与解码方式不断进行符号信息交换,其情感能量随同信息不断循环反馈,各方逐渐步调一致进而激发群体兴奋。成功的互动仪式往往产生一系列效果:促进群体团结一致,赋予参与个体积极的、自信的情感能量,形成代表共同信念追求的典型符号 (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在道德和价值标准上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并对违反共识的言行予以反对等。在整个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贯穿始终,是推动仪式进程的内在动力,符号是信息内容的载体,是信息互动的必然通道。

借助该模型,线上主题教育的情感互动传播过程可以大致描述为:基于价值引领的育人使命以及思想交汇创新的共同需求,网络直播交互平台制造了虚拟的 “共同在场”,帮助参与者在特定空间内确立 “自己人”身份,在不断相互关注和话题聚焦中,形成有节奏的情感连带和符号循环,在情绪卷入和情感沉浸中寻求相互理解和协商一致,并将互动中培育形成的价值共识,包括团结感、道德标准、是非判断能力等持续应用到线上线下实践活动中,推动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关系的构建。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于2020年3月相继举办的两场线上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为展示和剖析这一过程提供了实践案例。

表1展示了两场活动的主题、参与人员、议程等信息。可以看出,两场活动均以抗击疫情和增强青年使命担当为主题,以支部共建方式组织双方党员师生开展准封闭式的线上主题教育。活动议程异中有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分享疫情防控知识及感受是开宗明义的点题环节;表达 “众志成城 武汉加油”的视频和相互寄语是情感共振的高潮部分;探讨疫情防控的学科作为和在线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这是从即时情感向长期情感、从现下向常态转化的点睛之笔。

1.情感能量:内化于心的情境动力

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持续的内在驱动力:仪式开始即伴随情感要素,通过信息和情感以符号方式循环反馈,增强的情感变成了共同的兴奋 (“集体兴奋”),进而推动道德团结。在两场活动中,一开始均通过政策理论与知识的集体学习,促使参与者关注 “抗击疫情”的共同事件,并相互意识到对方亦关注于此;接着通过分享在家学习经历和感受,探讨如何运用学科知识助力抗疫,推动参与者情感状态变得强烈,活动与情感的微观节奏使得互动的焦点逐渐协调一致,参与者陆续赶上集体的思维步调,并被彼此的感情所吸引;然后通过合唱抗疫主题歌曲、合写 《众志成城》书法作品、共读“同心抗疫”倡议书等形式,让参与者在情感连带过程中高度专注,使得 “凝心聚力共抗疫情、学有所为青年担当”的群体感受达到高潮,并成功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使命感和团结感,而这种 “道德团结感产生了利他主义与爱的具体行动”[9],青年学子从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情感力量,坚定抗疫信心、投身抗疫行动。

表1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两场线上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概况

不过,情感能量 “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10]。线上主题教育中,活动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等居于支配地位的成员,是最高程度的参与者,具有比较高的情感能量,在互动中投入更多热情,采取更加主动的参与行动,并引导其他成员提高建立情感连带的水平。而刚刚具有成员身份的人 (前期未参与活动筹备或事先不了解活动信息),因为处于群体边缘,可能难以快速积聚情感能量,进而回避发言或缺席互动,他们活跃程度较低,情感上疏离,极端者的敷衍行为或可被称为 “伪参与”。

2.符号载体:充分延展的互动媒介

成功的、具有社会吸引力的仪式情境,应拥有高度的情感、动机和符号容量。涂尔干(Émile Durkheim)强调,思想情感通过符号才能长久存在。一方面,积极有吸引力的符号,能够有效承载信息与情感,推动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另一方面,仪式也创造新的符号,将团结感典型地集中于某种符号 (有时又被称为神圣物),如旗帜、集体标志、倡议书等。

在上述两场活动中,符号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影像、声音、文字、图画等,如加油视频、即时发言、文字展示、书法作品、歌曲、点赞、献花等。这些符号,有的是延时分享,如事先拍摄的视频和准备的图文材料;有的则是即时生成,如即兴发言和聊天框互动等。值得一提的是,发言者本身也可成为符号,比如通过视频即时呈现发言者姿态画面,发言者就被视为师生代表的象征符号;又比如把与发言者相联系的故事作为生动的会话主题,六位投身抗击疫情专项科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其科研故事与参与活动的师生建立起基于共同学科背景和使命的同向关联,即柯林斯说的 “符号性声誉”,将活动主题从感性层面引向实干有为的更深层次。最后,在高度的情感连带——集体兴奋之后,活动参与者共享集体符号,形成基于共同理想信念与现实责任的 “倡议书”,或是反映群体共同感受的联合书法作品和歌曲MV,构建出类似神圣物的 “延长体验感的符号”。这些符号有利于成员加深活动印象,并将短期情感向长期情感转换。事实上,主题教育的任务不能止步于建构和突出互动仪式最高潮、最大强度时的重要瞬间,而要超出本次仪式的时空限制,延伸至后续其他互动仪式情境中,成为持续的公众话题,产生长远的现实影响。

三、对提升线上主题教育育人实效的思考和建议

作为以技术连接实现情感共振的典型网络互动仪式,线上主题教育是新时代网络思政的创新产物和必要载体,提升其育人实效,是完善网络育人体系、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

1.强化新时代主题教育的互联网思维

思维是人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其不仅指向简单的操作方式方法,更发挥方法论作用。当前,不同行业和领域对互联网思维的研究如火如荼。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互联网思维主要是基于媒介传播技术改变信息传输模式而展开讨论的,有学者认为 “相较于传统媒介技术时期的线性思维,互联、互通、互动是互联网思维的典型特征”[11]。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互联网思维应体现为以网络媒介为基础,以互联、互通实现技术连接,以互动、互信推动情感共振,以互助、互利凝聚价值共识。

线上主题教育是技术进步推动网络思政理念创新和载体创新的积极探索,体现了新时代网络思政的 “技术理念、共在理念、共建理念、共享理念”[12]。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主题教育,意味着不能将线下主题教育在网络平台中简单照搬套用,不能简单认为线上主题教育只是改变信息传输方式,而要看到教育的实施载体和作用方式正在嬗变。尽管主题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先发的身份差别定位,但网络互动仪式淡化了视觉上的 “主讲台”,削弱了面对面时的 “主讲人权威”,参与者作为网络中分散的个体节点,是网络中虚拟共在、共建、共享的平等个体,教育主客体的界限或被模糊,简单的单向灌输式教育难免造成 “伪在场”或“伪参与”现象,难以激发参与者的身心投入和情感连带。媒体直播平台不仅是信息传输工具,其本身就塑造场域环境,帮助参与者身临其境。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 (McLuhan)指出 “媒介即讯息”。媒介传播是内容讯息和关系讯息的统一。线上主题教育的策划实施要基于网络媒介属性,充分挖掘网络媒介图文影像呈现与信息互动的技术优势,突出技术连接沟通、技术营造场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主题教育今后还将呈现出更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2.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共临场空间

班会、主题党团活动等传统主题教育形式向网络空间的延伸,得益于互联互通的网络直播条件,通过设置不同封闭程度的参与群体,划定或明或暗的范围界限,围绕主题构建了不同参与者之间相互关注、影响的网络构型,形成社会学描述中的互动场域。解决参与者的共临场问题是启动互动仪式的前提。线上主题教育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网络直播平台资源,根据育人目标、活动要求、参与对象等特点,综合考量直播平台的信道容量、成员人数限制、信息展示途径和参与者互动方式等因素,建构互联互通的网络共临场空间,确保参与者顺畅进入互动场域,并运用直播室登录屏障确保活动过程不被局外人打扰。

同时,这种共临场状态不是瞬时的,而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连贯和持续。参与者的临场感不仅依赖网络技术连接,更依靠活动建立起的有连续节奏的主题内容呈现和成员情感代入。这要求组织者对活动环节精心设计和有机串联,同时对网络环境做好评估和预案。事实上,受限于网络条件,一旦出现掉线或故障,连续的话题讨论与情感节奏就发生中断,成员的注意力被活动之外的事情所分散,形成 “出戏”甚至 “离场”,此时,组织者的临场应变和参与者的及时 “返场”非常重要。

3.增强线上主题教育的聚焦能力

共同关注是情感传播和互动仪式成功的基础。与面对面的线下活动相比,“虚拟在场”因个体分散和缺少监督,部分成员容易心不在焉、被动敷衍。要引导参与者集中注意力,以互助、互利凝聚价值共识,线上主题教育必须增强主题聚焦能力,确保主题既有高远立意,又能契合参与者的情感需要。“如果参与者确实体验到共同的情感,而且如果他们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继续加强其相互参与的感觉时,程式化的形式会产生社会成功的仪式。”[13]

针对线上主题教育的网络直播特点,活动组织者既要把握主题的科学性、正确性,还要理解主题内涵展示的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彻底摆脱口号式的单一教育,充分利用直播平台条件提升主题展示的丰富度,擅于从参与者关注的角度嵌入教育主题。前文中列举的两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就从播放原创视频、艺术作品创作、现场主题发言等多个角度展示了 “同心抗疫”的主题,让核心思想立起来、活起来。而从学科作为和学科发展角度切入抗疫主题教育,则是突破单纯情感激发和口号动员的尝试,力求将师生思想教育与学业引领相结合,兼顾高尚的价值取向、积极的现实追求和真诚的情感诉求。

4.构建互为主体的互动仪式场景

帮助活动参与者获得情感能量回报,关键在于增强成员身份感意识,让成员从群体边缘走向内圈,从外围走向会话中心。高度的互为主体性,是成功互动仪式的典型特征。与线下相比,线上主题教育的 “虚拟在场”和 “隔空对话”,对参与者相互感受对方身体姿态及情绪节奏有所不利。让参与者获得积极的情感力量,即采取行动时自信、有力、热情与主动进取的感觉,避免低强度的、敷衍的或不专心的会话,是提升线上主题教育成效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成员作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时,才能逐渐发展出集体兴奋。因此“远程传播必须传递观众的参与热情,而不只是领导者和表演者的信息”[14]。活动要建立起连续有节奏的会话规则:参与者轮换交替发言,并尽量减少重叠和中断。让每一位参与者发言通常没有必要也很难做到,因此更要挖掘聊天框、文件上传区、弹幕等互动区域功能,让参与者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实时互动,主持人或发言者对这些互动信息及时反馈,增强成员的情感代入和获得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直播条件下,成员们的会话连接主要靠视听感觉自主掌握,在网络卡顿时难免出现尴尬的停顿,设备测试以及直播室外辅助的 “催场”工作有利于发言顺畅衔接。在自由发言或提问阶段,当参与者犹豫是否发言时,主持人的引导鼓励非常重要,长时间的停顿会打破仪式的团结感,并破坏关注的焦点。

5.凝聚情感连带基础上的价值共识

“互动最微观方面的节奏连带过程,是情绪感染在成功的互动仪式中借以发挥作用的机制。”[15]对于成功的互动仪式,共同在场和相互关注最终导向情感连带和观念协调。柯林斯认为个体在互动仪式中投入时间、精力、物质等各种成本,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高地获得情感能量回报,情感能量的满足是个体互动仪式选择的重要标准。这就启发线上主题教育应充分考量和尊重成员的情感需求,不仅将参与者的言行纳入虚拟空间的物理场,更要营造全方位的情感释放环境,构建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的心理场,将成员间专注性互动转变成全方位的符号际遇和情绪感染。虽然现实空间的人际距离让线上活动要培养起成员高昂的情绪似乎需要更长的过程,但从媒体丰富度理论考量,先进的网络直播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文字和音诗画等丰富符号载体,对信息进行清晰全面的阐释,全方位调动参与者感官,进而有助于提升共同情感。这给创新线上主题教育提供了思路,如怎样形成集体兴奋?打开成员话筒和视频、相互姿态即时可见、呈现实时的集体笑声和歌声、聊天框里短时间内刷屏的笑脸、鼓掌、鲜花……紧锣密鼓的节奏环境会触发一致的集体呼吸,催发共同情感的集体释放。

猜你喜欢

参与者仪式情感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