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构件安装技术

2021-01-05刘扬喜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控制线预制构件楼梯

刘扬喜

1.工程概述

某工业厂房总建筑面积为1.64万m2,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标准柱网8.0m×8.0m,详见图1某工业厂房平面示意图。主次梁以及楼板采用叠合结构,各构件交接部位采用节点现浇形式,柱主筋、主梁底筋采用灌浆套筒连接[1]。

2.安装施工要点[2]

2.1 吊装准备

(1)预制构件吊装前根据构件类型准备吊具。

(2)在构件存放完成后,需根据施工计划在其上标注相应的吊装序号,并保证所标注的序号与图纸上的内容相一致。

(3)在吊装预制构件实施之前,需要对所有构件的所有截面的控制线进行标示。

(4)在预制构件进行吊装之前,应当要将相应的措施性埋件以及连接性埋件等重要部位的连接面进行相应的清理,保证连接面的整洁。

(5)在构件安装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构件的安装位置和方向进行确定,并做好标示,尤其是边柱及叠合梁板的安装方向。

(6)吊装用的钢丝绳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卸扣选用半自动产品,提高按、摘钩效率。

2.2 构件运输进场

(1)构件进场前,核对已施工的结构,并核对预制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构件进场必须根据吊装顺序进行装车。

图1 某工业厂房平面示意图

(3)构件进场后根据构件标号和吊装计划的吊装序号在构件上标出序号,并在图纸上标出序号位置。

(4)构件进场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并应根据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5)根据施工流水,为保证工序连续,存放一定预制构件。

2.3 柱吊装

2.3.1 吊装流程

预制柱安装准备→预制柱吊装→预制柱斜支撑安装→预制柱精调→预制柱灌浆操作。

2.3.2 预制柱安装前准备工作

(1)柱根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使用钢筋定位控制板进行钢筋定位控制;吊装前校核定位钢筋位置。

(2)预制柱灌浆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与交底,规范灌浆作业流程。

(3)预制柱与现浇结构部分表面应清理干净,构件安装结构面应凿毛且不得有松动的混凝土碎块和石子、积水。

2.3.3 预制柱吊装

(1)预制柱采用钢丝绳吊装。起吊时先起吊至地面 50cm,检查无误后继续起吊。吊装至作业层上方 500mm左右时,施工人员用溜绳牵引,缓慢下降就位。

(2)预制柱空中转体时,必须在信号工指挥下操作,且翻转区域无作业人员。

(3)预制柱对位,确保安装高度、轴线位置及安装方向正确;可用支垫钢板调整高度。

2.3.4 垂直度调整

(1)用螺栓将预制柱的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柱及现浇板上的螺栓连接件上,初调大致竖直;斜支撑有效工作后,摘除吊具及吊钩。

(2)进行柱垂直度精调,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步工序,柱套筒灌浆作业。

2.3.5 预制柱灌浆

(1)20mm灌浆缝封闭,采用定制模具或者砂浆带密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密闭方式。

(2)灌浆施工。灌浆料与水拌和,加水量与干料重为标准配比,根据灌浆料施工说明书加入拌和水。预制柱灌浆套筒灌浆,从灌浆套筒底部PVC灌浆孔依次灌入,灌满后利用软木塞将灌浆孔和溢流孔封堵严实。灌浆料留置同条件试块;终凝前,预制柱不得受到振动。

(3)灌浆完工后,将剩余料统一处置,并清理、清洗作业设备及工具,否则下次不得使用。

2.4 叠合梁吊装

2.4.1 吊装流程

预制叠合梁安装准备→弹出控制线并复核→支撑体系施工→预制叠合梁起吊、就位→叠合梁校正就位。

2.4.2 安装准备

弹出叠合梁的水平及标高控制线,并进行复核。叠合梁的支撑有不同的方式,可以使用独立支撑方式,也可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立柱设置临时牛腿支撑的方式。

2.4.3 叠合梁吊装、就位

(1)在对叠合梁进行起吊的时候,要先保证不同的吊点之间受力均匀,维持平衡,并以缓慢且平稳的速度进行吊装。在此过程中,需在作业上空300m处稍做停留,待安装全灌浆套筒后再根据设计的位置进行吊装。

(2)叠合梁吊装就位后需要对其进行校正,此时可以使用楔形小木块来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要复核两边的锚固长度,以此来保证校正的精准度。

(3)当叠合梁安装到指定位置后,需要将两地的支撑方木顶升到位,避免其悬空而影响了叠合梁的整体使用性能。

2.5 叠合板吊装

2.5.1 吊装艺流程

管线排布设计→安装准备→弹出控制线并复核→顶板支撑系统施工→预制叠合板起吊并就位→校正。

2.5.2 安装准备

弹出叠合板的水平及标高控制线,并进行复核。为了保证叠合板的外伸钢筋能够快速就位,可将门以及施工洞口连梁的上层钢筋先抽出,待叠合板就位校正完毕后,再将其插入绑扎固定。

2.5.3 叠合板吊装、就位

叠合板应四吊点缓慢起吊,均匀受力。同时,叠合板与叠合梁一样,都需要在作业层上空300m处进行适当停留,并根据设计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与定位。同时要避免在其上面与预留钢筋与梁体钢筋之间发生摩擦与碰撞,保证板面的质量安全。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构件的方向和位置、预留的槽口以及线盒等的位置进行复核。安装到位后,方可拆除吊具。板底支撑应同步顶升到位。

2.6 预制楼梯吊装

2.6.1 吊装流程

预制楼板的吊装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安装准备→弹出并复核控制线→楼梯上下口找平→起吊→就位并校正→焊接牢固→连接灌浆→检查并验收。

2.6.2 安装准备

安装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图纸进行深度了解与解读,包括构件编号、安装位置、起吊工序等;对标示的内容进行复核;在楼梯侧面以及梯井要预留其他工序的施工空隙。

2.6.3 预制楼梯板吊装、就位

吊装需要水平进行,并通过螺栓来将吊耳与预埋的螺母进行连接,在起吊之前检查好卸扣卡环,保证其牢固后,水平且缓慢平稳地起吊。

楼梯板与叠合板、叠合梁不同,需要在吊装至500m处做出停留并调整方向。楼梯板基本就位后,根据控制线,进行校正,后与结构预埋件焊接固定。

2.6.4 楼梯板与现浇部位连接灌浆

当楼梯板焊接固定之后,需要在其与休息平台所连接的部位进行灌浆处理,从一侧向另外一侧进行,且待另外一侧溢出浆液后,表示已经灌满。

2.7 外挂板安装

(1)安装流程:安装准备→弹出并复核控制线→吊装并就位→校正→检查并验收。

(2)外挂板安装准备。

(3)外挂板吊装,就位。

2.8 梁柱节点、叠合梁板面层现浇

(1)当一个标准层的安装工作结束后,需要对重要的部位进行钢筋绑扎,如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等重要的部位。

(2)当节点部位封模之后,需要对叠合板部位的线盒、管线等进行2敷设,并对该部位的钢筋进行绑扎。

(3)叠合层钢筋隐蔽检查合格,梁柱接头及叠合梁上部混凝土与叠合板上部混凝土同时浇筑。

3.安装质量控制

3.1 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1)构件临时固定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2)构件转运过程,主要保护构件边角部及构件与捆绑、支撑接触处,宜采用柔性垫衬加以保护。

(3)构件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3.2 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构件棱角破损。

(2)构件安装方向易错误。

(3)构件安装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4.结语

本项目是装配式建筑试点,施工队伍首次施工,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问题:

(1)建筑方案设计时,未考虑装配式结构,造成装配式构件设计优化工作量大、困难大。(2)BIM技术应贯穿建筑方案、施工图、施工,以及构件的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3)柱距为8m,井梁设计,造成梁分为三段预制,吊装难度大。(4)外挂板大、重量重,对起吊设备要求高。(5)施工过程中预制安装、现浇同时存在,模板、支撑架不能少。(6)柱节点的灌浆技术,施工人员责任心极为重要,灌浆的密实度现无较直观的检测手段。

猜你喜欢

控制线预制构件楼梯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浅谈黄哗市三条控制线划定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发布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采煤机电缆中控制线芯使用寿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