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2021-01-04尹文娟周德俊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师范生

尹文娟 周德俊

[摘 要]为探讨师范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领悟社会支持与可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卷对242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个人成长主动性、可就业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可就业能力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可以部分调节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师范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可就业能力;领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2-0018-02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部分,是企业招录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办学能力的体现。可就业能力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就业、生活和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工作绩效的高低、职业生涯的成功、离职意向等诸多后果变量。[1]我国学者于海波(2014)认为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选择和获得就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性格、愿望、社会资源等特征的综合。[2]有研究资料表明,个体的心理资本可能对可就業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何安明等(2018)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可就业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资本包括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信念、成长主动性等。其中个人成长主动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本可能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个人成长主动性是指在成长过程中,个体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去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倾向。[4]近年来研究表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可能会影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认同等。Loo等(2014)对我国台湾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其好奇心、感恩、希望等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台湾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其好奇心、感恩、希望均呈显著正相关。[5]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6]。对社会支持领悟程度高的个体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叶青青等(2012)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积极归因和感戴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7]本研究将以在校师范生作为研究群体,揭示师范生可就业能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某高校的242名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9人,女生193人;文科108人,理科134人;城镇71人,农村171人;单亲22人,非单亲220人。平均年龄20.26,标准差为1.397。

(二)研究工具

1.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

采用Robitschek等人编制的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4]共16个题项,包括四个维度:对改变的准备、计划性、利用资源、主动的行为。量表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的方式,得分越高,表示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3。

2.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

采用于海波等编制的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卷,[2]总共八个维度36个题项,该量表的克隆巴哈α系数为0.945,包含八个维度:职业认同、人际关系、乐观开朗、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网络差异。量表的评分方法为likert-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可就业能力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6。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姜金乾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8]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重要他人支持三个维度,12个题项组成。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9。

二、结果分析

(一)个人成长主动性、可就业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研究显示,个人成长主动性总分及四个维度与可就业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可就业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如表1所示。

(二)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可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根据温忠麟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9]检验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可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个人成长主动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可就业能力(β=0.543,p<0.001);当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后,个人成长主动性、领悟社会支持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预测作用均显著,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可就业能力的预测效应从0.543下降到0.451,R2增加0.085,这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可就业能力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通过amos24.0构建结构方程,对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可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进一步检验,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的整体拟合指数如下:χ2=198.781,χ2/df =2.424,GFI=0.900, IFI=0.912, CFI=0.910,RMSEA=0.077。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影响的总效应为0.616,个人成长主动性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影响的中介效应为0.79×0.16=0.126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264÷0.616≈20.52%。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师范生可就业能力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三、问题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师范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可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师范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总分及各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师范生可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可就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用。当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后,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明显下降。这表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师范生可就业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师范生可就业能力中发挥中介作用。个人成长主动性高的个体会积极主动地寻找社会资源,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个体所感受到社会支持越多,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人际交往方面有更大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本,这对于提升其可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个人主动性较高的个体往往会进行更加积极的职业探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准备,从而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可就业能力。[10]综上,个人成长主动性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师范生可就业能力。因此提高个人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可能提升其可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燕.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学业成就和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5,12(6):80-83.

[2]于海波,郑晓明,许春燕,晏常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 U 型关系[J].心理学报,2014,46(6):807-822.

[3]何安明,姚予丹.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28-30.

[4]孙灯勇,王倩,王梅,满丛英.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概念、测量及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4,9:1413-1422.

[5]Loo, J. M., Tsai, J. S., Raylu, N., & Oei, T. P. S.Gratitude, hope, mindfulness and personal-growth initiative: Buffers or risk factors for problem gambling? [J].2014,PLoS ONE, 9(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83889.

[6]叶俊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6) : 1468-1471.

[7]叶青青,刘洁,王新柳.大学生的感戴与归因方式、领悟社会支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4):315-318.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133.

[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 2004(5): 614-620.

[10]张云龙,叶宝娟,罗照盛,孙超,刘栋.应对效能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 5) :815-817.

(责任编辑: 张宏玉)

猜你喜欢

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高校英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探讨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免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研究综述
试论特殊教育师范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