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解释素养下的初高中衔接教育探析

2021-01-04孙真龙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初高中高中历史历史

孙真龙

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对学生历史素养的较高要求,是学生历史思维逻辑的一种综合能力体现,依托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共情,既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是学生研究历史的思维方向与学习方法。因此在历史解释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初高中的教育衔接是帮助学生由初中学习过渡到高中学习的一种必要方式。

一、核心概念阐述

“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实证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本句话出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这句话说明历史解释的内容是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解释素养涉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多种特征,因此历史解释素养是当代核心素养的核心能力。

历史解释具有主体性,对历史的考究,主客体存在着时空关系,后代人们作为主体,要研究在历史过程中客体发生的事情,其中便存在着时空关系,因此要强调主体性,没有主体的介入以及关注就不可能对客体进行准确的解释。

历史解释具有价值性,历史解释是离不开历史价值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们的核心价值观,要让学生们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对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历史人物进行合理的分析,而并不是单纯地依靠个人的喜好来做出判断。

二、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高一师生自我定位失衡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高一教师普遍是由高三毕业班级以及刚刚成为高中教师的新教师来承担的。对于高三班级的历史教师来说,经常会忽略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对历史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并没有进行很细致地讲解,并且教学进度一般都比较快。这样的情况也经常会导致同学们不能跟上教学进度,主观地认为高一的历史教材较难。而对于新上任的教师来说,其教学经验不足,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把握程度都了解得不够深,并且经常会采用自身在大学课堂当中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大学课堂相对来说比较开放,但是对于高中课堂来说,需要在短时间内把握住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欠缺

尽管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在进行当中,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同时还要考核全校的升学率。那么作为教师就更倾向于中考和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是有欠缺的。学生对知识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较少。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了学生只能够应付日常教学中的考试。这样的课堂中,全程都有教师在进行主导让学生记忆,也限制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想象能力。因此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历史知识仅仅是初中教材书面上的知识,对于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相对较少,但是高中历史知识是对历史更细致的探索,并且知识内容也比初中多很多、深很多,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时不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逐渐失去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也缺少对历史的思考。

三、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建议策略

(一)注重教材内容衔接

教材始终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准确简洁地将历史知识表达出来。教材知识的衔接是初高中教学知识的重要过程,保证学生能够在高一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充分掌握更深层次的历史知识。那么作为高一历史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将学生初三历史知识衔接到高中历史知识当中,并且发现初三历史与高一历史教材的连接点,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化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以及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可以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同时,参考初三历史教学并且进行对比,发现两本教材的不同之处,如初中历史更加注重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以此来增强历史知识的故事性,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中历史则是更加多样性,并且更加广泛,故事性相对减少,更多的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分析。之后将两个年级教材的衔接之处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比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中,初中阶段只是对夏、商、周时期的制度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而在高中時期则针对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讲解,成为高一教材的重点学习内容。所以作为高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候学习到的基础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学习。

(二)加强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

当代的教学思想是要让教师做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历史课堂的教学就应当以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到课堂当中为主,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从初中课堂教学来说,大部分历史教材内容都是故事性的,叙述性比较强。教师主要通过自身口述的方式或者在当代信息科技的辅导下,让学生聆听记忆,那么就减少了同学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感,同时师生之间的对话也相对减少了,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课堂氛围枯燥。而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应该意识到高一的教材是对初中教材的延伸和细化,那么就应该用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带动学生学习。

高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内容的教学,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沟通,处理好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制定更好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高一年级将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更好衔接,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辛亥革命》这一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初中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进行猜想:假如自身处在辛亥革命这个时代,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是想要作为一个农民还是一名革命军?为什么?教师可以先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之后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身所想来进行开放性的思考。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身的表达意愿,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多样化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技术的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手段也越来越多,不需要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一板一眼地为学生讲授教材知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人才,因此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要在考虑到学生的初中教学模式下,进行更多样化的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衔接初高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当今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都被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并且能够很好地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能够更便捷地将初高中的历史知识融合衔接到一起。比如,VR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当中发生的事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学习整个历史事件。还有评价教学法,虽然在传统教学中也有运用,但是传统的使用方法并没有特别注重。而在现今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后,运用评价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自身的缺点,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还有设置情境的方法,在课堂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联想到教材当中所说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体会到教材中所叙述的知识。

综上所述,历史解释素养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是当代教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初高中的教育衔接。教师要能够总结和归纳初高中教材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通过相同点的引导深入、不同点的对比来进行初高中的教学衔接,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创新,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夯实高一学生的历史基础,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最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让学生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州市教育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史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zghyb-05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初高中高中历史历史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