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03宁飞宏朱丽丽褚立君范海鸥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星状臂丛神经节

宁飞宏 和 滢 朱丽丽 褚立君 范海鸥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

颈肩是机体重要的静力学与动力学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需长时间维持头颈的正常姿态,也需要适应拉力、剪力与压力等多种动作变化。但因颈肩关节的结构稳定性较差,且活动幅度大,故积极开展强健肌肉与韧带有效保护是关键[1-2]。同时颈肩部肌肉结构复杂,日常活动可保持伸缩有序,但日常习惯、工作与年龄等因素常会破坏颈肩肌肉的平衡,使其发生不协调,诱发多种损伤,导致肌肉血管神经受到挤压产生炎性物质以及水肿粘连等情况发生,最终导致颈肩部疼痛加剧,甚至随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失去颈肩软组织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导致骨关节失衡,逐渐出现椎体骨质增生、关节稳定性丧失、韧带劳损钙化等,继而反过来影响肌肉功能,促使椎间盘变性、韧带劳损钙化等病变,亦有可能出现头晕、心悸、颈肩部疼痛等症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3-4]。且近年来临床颈肩综合征的患病率显著提升,因此积极开展预防与治疗干预尤为重要。故本文针对颈肩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综述如下。

1 颈肩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颈肩综合征是指机体颈部、肩部以及臂肘的肌肉出现明显酸软、疼痛与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多为肩周炎疾病演进所致。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且该病迁延难愈、病程较长,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愈疾病之一[5-6]。而颈肩综合征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情况,继而造成机体颈肩部酸软胀痛。而颈肩综合征的病情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身体素质、习惯、职业等因素有关,同时因颈椎的急慢性损伤或颈部软组织病损,继而挤压颈脊神经,造成所有被支配的肩周有关肌肉出现痉挛与挛缩,最终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7-8]。常发于中老年人群,而青壮年在外伤后易出现经久不愈的肩痛症状,主要与颈椎损伤未得到有效治疗有关。

2 颈肩综合征保守治疗

针对颈肩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因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大,且对患者的手术适应证要求严格,常在保守治疗6个月且治疗无效后实施手术治疗。

2.1 颈部牵引治疗

指导患者佩戴颌枕带进行持续牵引治疗,保持前屈10°~20°,牵引重量为4~6 kg,时间为20 min,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软组织痉挛,最终减轻椎间盘内压,对患者颈肩部的炎症反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9-10]。

2.2 推拿手法治疗

嘱咐患者保持坐位,以点、揉、推、按等方法放松患者颈肩部,然后对患者相应穴位进行推拿,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部肌肉痉挛与粘连症状,促进局部血液与淋巴回流,对软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11-12]。

2.3 物理治疗

将超短波或冲击波作用在患者疼痛部位,继而有效扩展局部与深层的血管,发挥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有效改善局部循环,促使患者尽早康复[13]。在董向辉等[14]的研究中,以8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为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内热针刺激层次治疗)和对照组20例(服用药物治疗)。结果证实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内热针刺激层次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筋膜层、肌肉层预后显著改善。

3 颈肩综合征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

3.1 星状神经节治疗

又称为颈胸交感神经节,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具体操作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下,确定星状神经节位置,依据实际情况进针。然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于患者颈外侧进针,经皮肤-皮下组织-前斜角肌,穿过椎前筋膜至颈长肌筋膜深方。确定无回血后,缓慢注射1% 2 ml利多卡因[15-16]。王三英等[17]研究证实,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重复穿刺率以及操作时间均优于盲探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表明经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的可视性,有效减少重复穿刺,且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作用,于临床应用可获得较好效果。

3.2 神经阻滞治疗

临床常用方法包含颈椎神经阻滞、颈交感神经阻滞与臂丛神经阻滞等,可有效调控患者神经,改善微循环,放松肌肉,发挥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18]。而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是颈肩综合征常用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是在超声引导下进针,依次穿刺达到臂丛神经根底部,确保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射1% 4 ml利多卡因,在注射过程中患者臂丛神经根周围的无回声区有明显扩大[19-20]。

3.3 联合治疗

可有效阻止交感神经,促使血管扩张、疼痛缓解与水肿恢复等,同时还可抑制因疼痛传导与感觉神经刺激而引发的多种症状,亦可使患者肌肉松弛,有效改善局部疼痛情况[21]。

4 颈肩综合征的预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临床颈肩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提升,且越来越低龄化,因此针对该疾病开展预防干预尤为重要,故从以下方面进行干预。①防寒保暖:当人们受到寒冷侵袭时,其肌肉组织、小血管有明显的收缩情况,而长时间的肌肉收缩,会使乳酸等致痛物质聚集,从而刺激肌肉组织发生痉挛,诱发肌细胞纤维变性而发病,因此注意保暖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22-23];②加强运动:对关节运动进行加强,积极参与游泳、瑜伽等锻炼,但需严格控制运动量,避免运动过量导致肩关节与周围软组织发生损伤;③工作习惯:应及时纠正自身不良习惯,坚持做颈肩部保健操,定期进行自我按摩,并用拇指按揉颈部后侧,借助旋转头部动作,积极消除颈部肌肉与韧带的疲劳与劳损[24-25]。

5 小结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颈肩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多样,而神经阻滞是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但传统治疗多为盲穿法。近年来随临床超声技术的发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发挥操作简单、定位准确,且无放射性污染等优势,对患者软组织、神经与血管成像有显著作用,亦可随时监测患者注射药物的扩散情况。因此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与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可发挥显著的高精准性、高安全性、效果确切等优势,对颈肩综合征治疗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星状臂丛神经节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肝巨噬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影响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一种新的成纤维性肝星状细胞失活因子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消退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