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优质陆地棉品种中棉11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1-01-03王凯鸿谢晓宇刘娟娟苏玥王晴王彩香张先亮代帅宿俊吉马雄风

中国棉花 2021年1期
关键词:籽棉滴水农村部

王凯鸿,谢晓宇,刘娟娟,苏玥,王晴,王彩香,张先亮,代帅,宿俊吉*,马雄风,*

(1.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兰州730070;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 安阳455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新疆 昌吉831100)

棉花(Gossypium spp.)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西北内陆棉区位于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端的黑河灌区[1]。 该区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甘肃河西酒泉地区。早熟性和纤维品质是当前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推广应用的关键制约因素, 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选育是当前育种的主要目标[2]。 中棉113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牵头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机采的早熟优质陆地棉新品种,2019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棉20190003),并通过同一生态区引种, 在新疆中试示范, 成为2021 年新疆兵团第六师、第七师棉花主栽推荐品种。 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审核,中棉113 获得进出口种子经营许可证和海关报关登记证书,允许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2019—2020 年中棉113 在新疆昌吉、博乐累计示范推广面积已达40 000 hm2, 早熟性表现突出、 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实现了“双31”(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 mm,断裂比强度31 cN·tex-1),适宜机械采收。

本文以陆地棉品种中棉113 的特征特性为基础,结合示范生产的应用案例,总结了中棉113 在西北早熟棉区种植的播种时间、种植密度与播种模式、灌溉与施肥、化学调控、实时打顶、病虫害防治、化学脱叶等关键栽培技术要点,为中棉113 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1 中棉113 的品种特性

在新疆北疆早熟植棉区,中棉113 的生育期约115 d,植株塔形,II 式果枝,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偏小、上举、裂深,叶色深绿,铃呈卵圆形;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生育期前期、后期长势一般,中期长势较强;株高70~80 cm,第一果枝节位约为4,单株结铃7~8 个,铃重5.0~5.5 g,衣分45.80%,籽指10.40 g,霜前花率97.10%。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HVICC 校准)测定,中棉113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0 mm, 断裂比强度32.70 cN·tex-1,马克隆值4.20,断裂伸长率7.10%,反射率80.40%, 黄色深度7.80, 长度整齐度指数85.10%,纺纱均匀性指数166。 植株茎叶多茸毛,耐蚜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2 适宜种植区域及示范应用案例

2.1 适宜种植区域

中棉113 早熟性突出、纤维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强、 适于机采,适于新疆北疆、甘肃等早熟植棉区种植。

2.2 生产示范应用案例

新疆精河:2019 年种植推广面积3 800 hm2,平均籽棉产量6 300 kg·hm-2;2020 年推广种植面积10 000 hm2,平均籽棉产量6 720 kg·hm-2。 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中棉113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0 mm,断裂比强度32.20 cN·tex-1,马克隆值4.60,长度整齐度指数85.70%,衣分47.20%。

新疆昌吉:2019—2020 年累计种植推广中棉113 面积达11 930 hm2。 2019 年在该地区平均籽棉产量6 300 kg·hm-2, 最高籽棉产量达到7 950 kg·hm-2。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40 mm, 断裂比强度34.90 cN·tex-1,马克隆值4.10,衣分约为43%。

新疆石河子:2020 年在新疆兵团第八师144团种植了6.67 hm2生产试验田, 籽棉产量7 500 kg·hm-2。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中棉113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20 mm,断裂比强度33.10 cN·tex-1,马克隆值4.10,断裂伸长率6.80%,反射率79.70%,黄色深度8.60,长度整齐度指数84.20%。

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种时间

当土壤5 cm 地温连续3 d 稳定到12~14 ℃即可播种,北疆植棉区一般在4 月15-25 日播种,甘肃河西走廊植棉区在4 月10-20 日播种。

3.2 种植密度与播种模式

播种密度为15 万~21 万株·hm-2, 用种量为15~22.5 kg·hm-2。 “宽早优”和“矮密早”模式均适宜。 “宽早优”种植模式即1 膜3 行,76 cm 等行距,采用18 穴播种盘播种;“矮密早”种植模式即1 膜6行,(66+10+66)cm 行距,采用12 穴播种盘播种。

3.3 灌溉与施肥

采用干播湿出和膜下滴灌技术, 播种后36 h内滴出苗水,滴水量为300~375 m3·hm-2;同时每公顷随水滴施纯矿源腐殖酸钾15 kg,尿素15~30 kg,磷肥15~30 kg。生育期灌水重点掌握好头水和停水时间。 全生育期滴水8~10 次, 每次滴水450~600 m3·hm-2。 头水建议时间为6 月5 日前后, 停水时间为8 月下旬, 每次滴水间隔时间为7~10 d。 全生育期施肥量:尿素525~600 kg·hm-2、磷酸二铵300~37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根据棉花长势调整施肥量与滴水量。 7 月高温时期可适当缩短滴水时间间隔,并加大滴水量。

3.4 化学调控

该品种对缩节胺比较敏感,因此全生育期应以促为主,少化控。苗期一般不化控,打顶前喷施缩节胺30~45 g·hm-2,打顶后5~7 d 喷施缩节胺75~120 g·hm-2。

3.5 适时打顶

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3],一般在7 月5-10 日完成打顶。

3.6 病虫害防治

黄萎病重的田块和肥力低的田块不宜种植。提前预防黄萎病:出苗水滴施杀菌剂,头水、二水随水滴施枯草芽孢杆菌。 苗期重点防治蓟马,中后期重点防治棉蚜、红蜘蛛和棉铃虫[4]。

3.7 化学脱叶

一般情况下,棉花自然吐絮率≥40%为最佳脱叶时间[5]。中棉113 早熟性表现突出,在新疆北疆种植中棉113 自然吐絮率≥50%为最佳脱叶时间,一般在9 月10-15 日, 因此该品种在北疆种植的化学脱叶时间在9 月中旬。 脱叶剂选择54%(质量分数,下同)噻苯·敌草隆悬浮剂或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配合40%乙烯利[5]。

猜你喜欢

籽棉滴水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新型籽棉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原理
2021 年度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籽棉收购相关数据分析
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有趣的滴水实验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小水滴
滴水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