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出版革命

2021-01-02张雷

传媒 2021年23期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精神交往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出版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自身思想、情感和体验的精神交往方式,满足的正是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交往要求”。新技术革命推动新出版革命,新出版革命带来人的精神交往方式升级。当前,在传统出版物的“五种形态”之外,新兴的互联网出版物已经引爆“数字浪潮”,新兴的场景出版物已经引发“场景革命”。未来,随着智能交互技术的新突破,“全息投影”与“人场交互”结合,全息交互出版物这一新形态正在酝酿之中,它将带来人类精神交往的新升级,引发出版业的又一场新革命。

关键词:精神交往 场景出版 全息交互 “出版革命”

一部人类发展史,不仅是一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不断拓展的认知史、一部不断丰富的交往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以人的认知能力、交往方式的发展为前提和动力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要和社会发生关系,和其他人进行交往。这种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人们认识、理解和体验所在世界,也正是为了更好地与其他人进行精神交往。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

“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精神交往实质上是以一种全面方式占有自己和他人。也就是说,人的精神交往,不仅是对自己的精神活动的占有,同时也是对他人的精神活动的把握,而这种占有和把握,必须是“以一种全面方式”。他们还把人的精神交往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较低层次的精神交往要求”“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要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交往要求”,并指出这三个层次精神交往的实现,分别来自一般性的信息、肯定性的信息和反向自我肯定的信息。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础上,学者林克勤曾对“精神交往图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传递信息的精神交往图式”“信息加工后的精神交往图式”“为了愉快的交往图式”三个层次的说法。林克勤指出,在精神交往中, 我们既要互相沟通、交流那些构成“生活世界”“世界图景”的事物和现象,又要向他人或团体表达自身主观的体验和情感,这才达到“交心”的层次,也就是进入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一旦到了文化艺术、哲学宗教交流的层次,则是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精神交往”。高层次的精神交往,改变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精神关系,并且使精神生产的理论成果,凝结成政治、法律、宗教、文艺、道德、科学、教育、哲学等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在这一层面进行的精神交往,层次更高,难度也更大。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得以超越时空限制,人类进入了“地球村”的阶段,结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命运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并形成当今时代独特的文化空间。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理念,同时也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面临着“三大障碍”,即“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这里所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三大障碍”,其实都是无形的精神障碍,是人类精神交往不通畅、不平衡、不充分、不深入造成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精神文化的交流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无形的精神障碍,也是文化的隔膜。它们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病”。

“地球村”时代,中国并不缺少与世界的交往,也不缺少与世界的“精神交往”,但是缺少的是高层次的、高水准的、心灵相通的、心心相印的精神交往。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方式的升级提出了新的必然要求。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知识的更新、思想观念的更新。所谓解放思想,实质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图式的更新——这一切都离不开精神交往方式的升级。

二、出版物的“七种形态”:精神交往升级中的“出版革命”

出版是借助文字、图像、音视频、网络、场景等形式,将个人的精神产品进行公开分享的行为,出版物则是对人的精神产品进行公开分享的具体形态。马克思称“新闻出版物是个人表达其精神存在的最普遍的方式”,并强调“阅读和写作一样重要”。也就是说,写作和阅读分享的是人的情感与灵感,沟通的是人的思想和智慧。出版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自身思想、情感和体验的精神交往方式,满足的正是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交往要求”。

中国政府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管理条例》中,将出版物划分为“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五种主要形态。这五类出版物也就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出版崛起之前的“传统出版”。其中,图书的历史最为悠久,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长达几千年,至今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和精神交往方式。期刊和报纸的发展伴随着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发展进程。音像制品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在百余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兴起、高潮与衰落。电子出版物是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而诞生的出版物形态,主要有软磁盘、光盘、集成电路卡等。

在传统出版物的“五种形态”之外,还有一种年轻的“第六种形态”,即“互联网出版物”,又被称作“数字出版物”或“网络出版物”,它是“互联网革命”的产物。与以往传统出版物不同,互联网出版物使得知识和思想的流动告别了以往必须通过人或物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的方式,不仅改变着这个世界的现实图景,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精神交往方式。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互联网发表自己的作品。

網络出版物的形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2016年2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出版的管理,这个《规定》将“网络出版物”正式定义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具有编辑、制作、加工等出版特征的数字化作品”,并对网络出版物进行了新的分类:第一类是原创数字化作品,其领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特征为“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地图、游戏、动漫、音视频读物等”;第二类是与已出版的传统“五类出版物”内容相一致的数字化作品;第三类是将第一二类作品通过选择、编排、汇集等方式形成的网络文献数据库等;第四类是不断出现的新的“其他类型”。

数字化浪潮势头汹涌,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以VR、AR、MR为代表的场景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作为下一代技术平台,场景技术代表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重新定义了信息生产、传播、呈现的方式。它们借助三维建模技术、数字技术、裸眼3D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动作捕捉交互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创建以人的感知体验为核心的虚实场景,实现人对虚实场景的交互感知与体验。

场景技术在2016年出现了井喷式爆发。这一年,不仅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迅速铺开,混合现实(MR)也活跃起来。和“互联网+”一样,“场景+”能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改变着众多行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场景+电商”“场景+传媒”“场景+医疗”“场景+教育”“场景+会展”“场景+旅游”……呈现出一个个新产业的“风口”。“场景+出版”的兴起,使得数字阅读的全息、全场景的时代到来。

新一代通信技术也为出版升级提供了新机遇。5G背景下出版业不再局限于文字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而是将文字、音频、视频、AR、VR、MR等各种内容产品形态统一布局。2019年,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年度“鼓励类”产业。2019年1月19日,中国出版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9年度出版业的主题是“出版形式灵活多样,带来丰富阅读体验”。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场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音频、视频、直播以及VR、AR、MR等沉浸方式的跨场景交互已经成为新的时代特征。尽管尚有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便捷化程度不足等諸多难题亟待破解,但“场景+出版”异军突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场景出版物”使人的精神交往方式再次突破虚拟时空和现实时空的界限,它是继“网络出版物”之后出版物的“第七种形态”。

三、新出版革命:从“第七种形态”到“第八种形态”

经历了媒介化生存、数字化生存之后,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场景化生存”的崭新时代,同时,每个人本身都是一个包含了复杂信息的“场”,人与人的交往、人与环境的交往其实就是“人场交互”。面向这个新时代,国内外技术弄潮者纷纷将力量聚焦于场景技术和“人场交互”技术。在 VR 和 AR 还未成为主流研发方向之前,谷歌X(Google X)实验室推出的“谷歌眼镜”已经呈现出下一代场景化智能设备的雏形。中国小米公司成立的“milab”探索实验室于2016年8月公布了小米VR眼镜,并于2018 年5月发布了小米VR一体机。百度于2017年1月16日成立AR实验室,并推出AR开放平台“DuMix”,供内容创作者和开发者制作AR动画,推出AR产品。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开展“人场交互”研究,探索空间中用户的自然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5G通信时代,“全息+全场景”的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5G通信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征,则为“全息+全场景”和“人场交互”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019年,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虚拟博物馆”。目前,市面上已有科技公司将MR全息技术利用在科普展示中,并创造了“MR全息博物馆”。

在MR全息技术打造的世界里,生活中无法靠近的事物可以触手可得,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实现人与场景的交互。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采用场景技术推出了一款现象级作品《全息交互看报告》,带给受众沉浸式、交互式的新体验。2020年4月23日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在“云端”开幕,营造出一个纸质书、电子书、3D动画、视频音频、环绕图文等融为一体的“云上VR书店”精神交往空间。场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人的场景化生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随着计算机和场景技术的发展,“全景投影”技术和“人场交互”技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融合。全息投影技术,即虚拟成像技术,追求不用佩戴任何辅助设备即可看到立体三维图像的效果,并给人们带来真实的、立体的视觉体验;在此基础上,全息投影还可使立体图像与观看者产生互动,产生如真如幻、令人震撼的效果。“人场交互”技术,也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对人和人工智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相互意图的分析、理解与反馈。场景化生存的时代,人的精神交往方式也随之进入“人场交互”的层次。未来,随着智能交互技术的突破,“全息投影”与“人场交互”一旦被结合起来运用到出版领域,将会催生新一代出版物——全息交互出版物,即出版物的“第八种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和长久保障是“民心相通”,“交心”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交往,这需要进入人的情感和体验层面,达到心与心之间的“共鸣”,引发“深切的交往”。相较于现实中的网络出版物和场景出版物,新一代的全息交互出版物更强调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人三者之间的交互,更强调人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全息交互技术,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到立体场景,增强现实事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体验者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在“跨语境”文化交流中,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和不同风俗习惯的人来说,“感觉”和“共情”是可以超越差异的交流方式。借助“全息交互”技术进行文化传播与情感交流,是符合时代规律和人们心理特点的形式。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也正是全息交互技术的价值。

当前,去屏幕、最小化用户注意力的设计思维已在商业应用领域逐渐发生,目标是让无数的屏幕、无数的智能设备与环境、与人更好的共生。而场景驱动的交互方式可以让科技隐匿不可见,无声无息地辅助人和人、人和物、人和自然的交互。“全息投影+人场交互”这种新的精神交往方式不仅可以超越“虚假的良好连接”,建立“真正的连接关系”,还可以超越“表层的交往方式”,推动“深切的交往方式”,进入人的情感和体验层面,达到心与心之间的“共鸣”,这也正是未来全息交互出版物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侯振武,杨耕.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再思考[J].哲学研究,2018(07).

[2]陈力丹.关于《精神交往论》的两个学术问题的回复[J].新闻爱好者,2016(07).

[3]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姚亚奇.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N].光明日报,2020-05-10.

[6]杨秀国,张雷,王立勇.5G时代MR出版物未来可期[J].出版广角,2020(14).

【编辑:朱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