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历史回响 奋进复兴征程

2021-01-02吴昊左志新

传媒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新华新华社

吴昊 左志新

“嘀嘀嘀嘀……嘀嗒嘀嗒”

1931年11月7日,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间民房内,几个年轻人用一台缴获的无线电台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闻电讯。

这一天,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以下简称“红中社”)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声音,通过红色电波,传向全国,传向世界……

风雷激荡九十载,栉风沐雨显担当。90年来,一代代新华人紧紧跟随党中央,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忠实履行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在中国新闻史上谱写下气壮山河的恢弘篇章。

聆听历史回响,奋进复兴征程。在建社9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用心用情读懂“新华社”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为家国立心、为民族立魂、为时代立传的新华印记。

“和整个红军的前途相比,个人已经不重要了。”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热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以瞿秋白为原型的主人公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与战友的临别感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任红中社社长的瞿秋白带领部分留守人员在苏区坚持斗争。此时,与个人安危相比,瞿秋白最关心的是如何能让处于危急关头的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在极度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他带领着红中社留守人员坚持出版《红色中华》报4个月,至少发行24期,不仅有力鼓舞了苏区军民的斗争士气,更发挥了“战略佯动”作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直至最后被俘就义,以党的新闻工作者独有的方式,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的誓言。

感悟先烈祭英雄,苍松翠柏寄哀思。不久前,新华社机关党委组织“两优两先”党员代表赴太行山寻根铸魂。大家来到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重温誓词,开展“铸魂工程”主题党日活动,与新华英烈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1942年6月2日,太行山区,时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经理部秘书主任的黄君珏被日军包围后,毅然冲出山洞,举枪打死两名敌人后纵身一跃跳下悬崖,壮烈牺牲,这一天正是她30岁的生日。

“战争年代的新华社记者是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战士,作为新时代的新华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对党忠诚的信仰根基,随时准备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一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王菲菲说。

在新华社90年历史中,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150多位,他们的名字被深深镌刻在每一名新华人的心中。1953年8月4日上午,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记者周斯杰为了能尽快赶到前方采访,跳上一辆吉普车冒险前行,车子开出百米左右不幸触雷,壮烈牺牲。1999年4月9日,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邵云环在一篇记者手记中写道,比起北约轰炸、断水断粮,自己最担心的是不能及时发稿……他们都是牺牲在履职第一线的新华人。从万里长征的漫漫征途,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前线,从“克什米尔公主號”客机,到贝尔格莱德“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新华人以热血履行神圣职责,用生命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新华人把一切献给党的新闻事业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如磐石:我们奔走在抗洪抢险的荆江大堤上,我们穿梭在汶川地震余震中,我们坚守在巡航钓鱼岛的船舱里,我们攀登在珠峰测量的地球之巅。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时代的新华人勇毅逆行,让党旗在抗击疫情报道一线高高飘扬,在救治重症患者的“红区”、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线、社区防控的前沿、疫苗研发生产的车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身影。“当时也没有想过危险,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就想着把报道做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曾经多次深入“红区”采访拍摄的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熊琦对在武汉参加抗疫报道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只有植根人民实践和火热生活,新闻报道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新华社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调研,推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等传世之作,采写了《沂蒙山书简》《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新闻名篇。

“勿忘人民”是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生前最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也是他一生不变的信念。“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发表于1966年的新闻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焦裕禄这个名字响遍中国大地,也让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写作的时候,我不只流下一次眼泪,而是流了很多次眼泪,我的笔记本、我的稿纸上面都有泪痕。可以说,我是流着眼泪写出来的。”穆青在生前回忆采写过程时说。稿件中描写焦裕禄精神的这句点睛之笔,也正是以穆青为代表的老一代新华社记者的内心写照。“勿忘人民”这句心声催促着穆青不停地走向基层、走进人民:他曾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进宁陵,八去辉县,两上红旗渠。饿了,就在路边啃烧饼;累了,就在老乡家的炕上躺一宿,和农民拉家常。“穆老平时并不善言谈,但一到基层走进农民中间,整个人就活跃了起来。农民也爱和他‘侃大山’,和他有说不完的话。”曾经在穆青身边工作的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陈二厚回忆道。

90年来,新华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党的声音、党的意志传递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迫切需要一份能及时反映中央精神、解读时事政策的刊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应运而生。“代表官方、不打官腔”的风格迅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当时,有些四川农民外出务工时,把《半月谈》挂在扁担上,走到哪里就挑到哪里,用刊物上阐释中央精神的文章为自己壮胆。“当时有人把《半月谈》比喻成一条扁担:一头担着中央的精神,一头担着百姓的期盼。”参与创办《半月谈》的新华社总编室原副总编辑闵凡路说。

新华社记者时刻不忘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心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着用之不竭的营养,写下了大批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2000年,新华社创办“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从“医药代表”看药价虚高》《贫困县刮起奢侈风》等一批深度报道,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深刻剖析疑难问题。在新华社记者坚守与努力的推动下,许多社会问题得以化解,许多改革难题得到破解。

“真心为民办事、倾心替民解忧”,在国家博物馆“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新华社展览区,一面来自广西南丹县百舜建材城小区基层群众送给新华社国内部“民生直通车”栏目的锦旗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拍照。“民生直通车”融媒体专栏自2019年创办以来,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百姓民生,揭示事实真相,发出权威声音,有力推动了一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锦旗,新华社记者收到过很多。今年以来,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全民拍”平台,将UGC、PGC与新华社的调查研究优势充分结合,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心事、关切事,推动不少问题得到解决。网民纷纷留言:新华社记者不愧为人民的记者!

走进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大厅,古铜色的中央领导同志手书浮雕墙上,一幅“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毛主席亲笔手书复刻件总能吸引来访者驻足。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3月8日给当时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题词,短短8个字里饱含着党的领袖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这一题词对于与解放日报社统归同一个编委会领导、并肩战斗在清凉山的新华社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实事求是也成为新华人90年来始终坚持的不变追求。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农民首创的“大包干”掀起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新华社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革给中国农村悄然带来的变化,用笔记录下了改革初始的点点滴滴。这一时期,新华社播发了《安徽大步赶上来了》《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讨饭县”凤阳大变样万户社员家家谷满仓》等一批反映安徽农村改革探索的报道,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为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报道安徽农民的伟大实践,感到无比自豪!”参与安徽农村改革报道的新华社安徽分社原社长沈祖润说。

1975年秋,江青在大寨视察时大讲中央有人学宋江,以此影射周恩来总理,攻击邓小平同志。随行的新华社记者及时将这一情况向总社汇报。被打倒后刚恢复工作的穆青认为“事关重大,必须向中央反映”,他和时任社长朱穆之,以及外事记者李琴在材料上联名签字上报中央。当时还处于险恶政治环境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敢冒风险如实反映问题,充分展现了新华社记者坚强的党性意识和大局观念、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敏锐洞察力。

每到重要历史关头,每到重大事件节点,新华社记者都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发出坚定而又有力的声音,为党和国家事业各项重大改革鼓与呼,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鼓与呼。

90年来,新华社记者“想中央所想、急中央所急”,充分发挥“千里眼”“顺风耳”和“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从“舌尖上的浪費”到警惕“四风”新动向,从青海祁连山非法采煤乱象到甘肃“敦煌毁林案”,通过敏锐的观察、翔实的调研,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力推动了实际问题解决。

1931年5月,正值第二次反“围剿”期间,打着绑腿、穿着草鞋的年轻红军战士迎接来一个“高科技装备”——一台刚刚从国民党军公秉藩部缴获的德国产100瓦大功率无线电台。有了无线电广播的“加持”,红色电波跨越万水千山,让各根据地军民、白区群众甚至外国友人都能够看到红军英勇作战和苏区建设的最新报道。

1940年3月,周恩来同志从莫斯科归来,带回一台苏联产的广播发射机。不久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指示。在延安王皮湾村的一间窑洞里,新华社第一次用口语播报新闻。时任新华社负责人向仲华后来回忆:当时的条件简陋极了,为了隔音防潮,大家在窑洞四面墙上挂上粗毛毯。新闻口播前需要播放音乐,可当时没有唱片,只能由播音员唱一支革命歌曲。后来,毛主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他珍藏的20多张唱片送给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90年9月22日,北京亚运会第一天,新华社以不到5秒的时间发出我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金牌的消息,领先第二名合众国际社9分钟。这次新闻竞争的胜出,标志着当时刚刚自行设计建成的新华社技术业务楼及配套通信工程系统经受了新闻实战检验。“改革开放后,我们加快赶超步伐,先后经过‘三次技术开拓’,实现了从机械化作业和电传模写通信向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和数据通信的转型。”当年参与主持新华社技术建设的原社党组成员孙宝传说。

弄潮儿向涛头立。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华社始终站在媒体创新的前沿。从建社之初的简陋电台到延安时期的新华广播电台,从传真发稿到激光照排和计算机中文发稿,都是及时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成果,也造就了新华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和时代品格。

近年来,面对“四全媒体”发展趋势和“万物皆媒”传媒变革,新华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理念、内容、手段、技术等创新,积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占领主阵地、掌握主动权。打造对内、国传两大融合平台,现场新闻、卫星新闻、数据新闻等“爆款”“破圈”产品不断涌现,“媒体大脑”“AI主播”等业务创新引发广泛赞誉,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显著成效,“5G融媒体应用生态联盟”引领风气之先,构建起与深度融合相适应、体现通讯社特色的全媒传播矩阵,融合发展的“潜在优势”正在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闻生产力。

1935年,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苏维埃中国》第二集刊登了由红中社播发的《毛泽东同志关于日本声明书的谈话》,文中还特意插注:“此地缺少两句,因无线电播音听不清。”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在海外出版物上出现署名“红中社”的新闻,标志着红中社已开始在海外产生影响。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英文广播正式开播。从此,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能收到来自红色中国的声音,这让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刮目相看。从这一天开始,在极端困难的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华社英文报道基本没有中断过。

当年,从窑洞里发出的新华社英文广播稿“国际范”十足。曾经担任过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不仅在英播部亲自审看英文稿,还和大家一起编写和翻译重要稿件。他常常告诉编辑记者,要了解外国读者兴趣所在,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

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华社开启了向世界进军的步伐。1947年,我们在香港和伦敦建立了首批驻境外分支机构。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从此,新华社踏上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征途。20世纪50至70年代,新华社驻外记者白手起家、艰难创业,为传播新中国的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中著名的“记者大使”王殊,以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富有建设性的报道助推了我国与联邦德国建交,不仅以新闻报道传播中国声音,更直接参与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019年1月30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新华社成为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通讯社。这是对新华社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认可。“成为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通讯社,能够让我们更好利用国际通讯社的VIP采访权深入报道奥运。”不久前参加东京奥运会报道的新华社体育部曹剑杰说。

经过90年发展,新华社已经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0余个驻外分社,在采集网络、发稿数量、用户规模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新华社大力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进一步整合国际传播资源,完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领导体制和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工作机制,优化海外力量布局,提升驻外分社建设水平,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徐泽宇表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九十年岁月如歌,九十载春华秋实。90年里,一代代新华人紧紧跟随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筚路蓝缕、书写辉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将“新华社”璀璨闪耀的名字镌刻在中国新闻史的巍峨丰碑上。

九秩新华正青春,重整行装再出发。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全体新华人要发扬对党忠诚、情系人民的敬业精神,树立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职业操守,保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專业素养,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牢牢接稳接力棒,万众一心,拼搏进取,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不负党中央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作者单位 吴昊 新华社办公厅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新华新华社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大脚掌的小鸭子
小狼灰灰的大力气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