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家宝藏》看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

2021-01-02刘媛媛

传媒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宝藏文物

刘媛媛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史文物的呈现与传承加深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延续。传统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依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经典文物为切入点,通过担任“国宝守护人”的明星视角,带领受众共同欣赏富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探索文物背后的人文历史知识。节目通过对历史记忆的挖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新时代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

一、《国家宝藏》的节目创新

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不同的人对历史有着共同但又有区别的记忆。如何以耳目一新的形式传播历史记忆就尤为重要。《国家宝藏》从节目编排、语言呈现、推广模式以及邀请嘉宾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发挥了传统文化节目的引领示范作用。

1.节目编排形式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往往因为刻意突出“文化内涵”而忽略了受众的接纳程度与审美需求。如何在发挥传统文化节目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避免枯燥乏味,颇为考量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国家宝藏》在节目编排过程中采用了纪录片+综艺的模式,开场隆重介绍即将现身的“国之重器”,营造纪录片的历史厚重感。小剧场环节形象生动,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向受众呈现国宝的“前世传奇”,紧接其后由嘉宾将与每件国宝有关的“今生故事”娓娓道来,间隙穿插九大博物馆馆长的专业点评。舞台剧的演绎形式搭配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使娱乐性和故事性有机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与创新性表达。

2.语言呈现形式创新。能否成功吸引当代年轻人的注意力并增强受众与节目的黏性,是衡量传统文化节目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其中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宝藏》的节目语言创新也成为其一大特色。节目主持人张国立凭借其演艺经验和自身的文化积淀,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引出文物故事,并配以個人化视角进行讲解和评论,赋予了节目较大的创新空间。同时,节目还汲取了“弹幕”的语言风格,在“前世传奇”环节加入了大量网络用语和虚构对话,如王羲之、黄公望等人在乾隆梦中对其用印章盖满自己作品、题字写满书画的吐槽调侃等,言辞犀利,创意十足。最后,节目的解说词、画外音等语言运用一改传统节目深沉严肃的风格,语言轻松欢快,语料运用适当,恰如其分地实现了语言的个性化创新,吸引了受众。

3.推广模式创新。文化类节目的受众范围相对有限,吸引大量的年轻受众是拓宽文化类节目受众范围的需要。《国家宝藏》节目组敏锐地将推广视线投向年轻人热衷的网络平台,如通过微博话题对节目进行推广,受众预热互动,微博关于#CCTV国家宝藏#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近60亿,讨论量超600万;节目在以“90后”“00后”为收视主力的B站上播出,单集点击量迅速突破千万,各类弹幕接近百万;央视新闻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国家宝藏》宣传助力,文章阅读量达10万+。这种借力移动端推广的方式引发了二次传播,扩大了节目影响力。

4.台前与幕后团队的创新。作为一档传统文化类节目,专家学者的参与是节目质量的保障。为此,节目组邀请到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中国著名的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院)的馆长(副馆长)亲自坐镇节目现场,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节目组从话题性、栏目传播性、受众接受度等方面考虑,引入演艺圈知名老戏骨,实力派中生代演员以及“00后”新一代嘉宾,目标受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节目组还组建了一支专家团队,专家顾问团由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鹰、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著名文史学者冯骥才等组成,他们对节目进行全面把关,确保节目的专业性。

二、文化传播:《国家宝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呈现

在所有的传播形式中,视觉呈现具有形象的直观性、呈现的综合性、感官的渗透性、观点的隐在性、艺术的审美性与接受的亲和性等特点,是创新性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国家宝藏》在视觉冲击中勾起受众尘封的历史记忆,进而实现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

1.文物画面精良,立体式呈现。节目中甄选的国宝包括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这些文物兼具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节目组对文物的拍摄十分注重细节,就是为了通过对文物的视觉呈现,提升文物的艺术美感。为了能够给受众带来一场文物的视觉盛宴,节目组还特地采用了VR技术将文物进行模拟展示,受众可以借助VR呈现看到文物的全貌和细节。例如,有一期节目的文物主角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釉彩大瓶,但相机拍摄很难为受众充分展示出瓶子的光泽和色彩,也无法精准呈现瓶身的图案细节。于是,节目组采用3D动画实现了釉彩大瓶的精准还原,3D动画下的釉彩大瓶熠熠生辉,360度旋转效果向受众呈现了瓶身的各个部位。直观的视觉呈现瞬间带动了受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让人不得不赞叹当时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

2.小剧场形式,沉浸式体验。作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国家宝藏》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节目中展示的中国九大知名博物馆(院)的珍藏品,无一不是“镇馆之宝”,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正如节目主持人张国立所言:“只有走进了博物馆,见证基因密码的时候,才能唤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在面对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宝藏时,节目组不断创新形式,众多明星守护人以小剧场的形式,通过精湛的演技,或是倾情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或是风趣幽默地表现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受众从看文物到看表演,这种丰富的视听元素也让国宝“活”起来了。创新性的节目编排及舞台呈现,辅以具有视觉冲击的画面、音效及背景讲解,历史的厚重感和可触碰感迎面袭来,延展了受众的感知空间。

3.虚拟场景,实现个人解码。《国家宝藏》通过视频、投影、虚拟技术等多媒体技术为受众呈现了一幕幕护宝的经历和故事,遥远的似乎不可触碰的内容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得以展现。节目组组建了负责舞美设计和现场灯光、音乐统筹的专业团队,舞台效果采用了全方位立体的长方形块状大屏幕,整个演播厅舞台中央大大小小布满了镭射灯。节目伊始,当主持人登上舞台中央的一刹那,伴随着主持人对文物背景的解说,大屏幕同舞台灯光跟随音乐节奏共同跳动,瞬时间将节目的氛围调动起来,高大上的舞台效果营造的时光隧道模糊了时间与现实的边界,不论是在场的受众还是银幕前的受众一起穿越到了文物所在的时代。文物自身的视觉效果已经足以令人震撼,在美轮美奂的光影衬托下,在技术的加持与精心刻画下,以及舞台中央的LED大屏展示,文物的活灵活现都为受众带来极其震撼的视听大餐。受众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下感知和理解,对视觉内容实现了个人解码。多媒体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转换,受众置于亦幻亦真的场景中,切身体会到国家宝藏浓厚的文化底蕴及护宝的艰难历程,身临其境的每个人仿佛都是护宝的一员,激发了受众的文化自觉,进而达到文化知识的完美传播。

三、历史记忆:《国家宝藏》对国家认同的构建

国家认同的本质是“归属”,它是某个人、某一族群对自身精神皈依、身份依托于一定地区或国家的理论认知。当个人、族群对于国家实体的归属认知越强,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则越深刻。要有共同的国家认同,必须先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国家宝藏》就提供了这种共同的历史记忆。

1.“我们的历史”下的文化共同体。《国家宝藏》立足中国文化传统,普及的是“我们的历史”。例如,第二期展示了“云梦睡虎地秦简”,竹简上详细地记载了秦代的户籍管理制度,今天人们回味古文字,尤有“若合一契”的感觉。当与中华文明齐名的世界其他古文明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或被其他文明取代而难觅踪迹时,“我们”却可以透过竹简中汉字的记载回望千年之前发生的历史。《国家宝藏》向受众呈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反复强调这是“我们”自古流传至今的文物,这唤起了受众共同的历史记忆。当受众意识到这些文物承载的是“我们的历史”时,将会生出基于深厚民族情感之上的文化共同體,在“我们的历史”得到广泛认同的过程中,受众共有的历史记忆也会得到强化,从而提升受众的国家认同感。

2.仪式化传播下的情感共同体。《国家宝藏》节目采取“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的形式,将早已融化在受众血脉中的大国情怀唤醒。节目以舞台剧形式呈现辉煌的历史,仪式化的传播方式氛围感十足,从而催生了情感共同体。如《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细致入微与泱泱大国的恢弘气势;《商鞅方升》体现了度量衡的统一,标志着中华民族大一统时代的来临。凡此种种文物,无不体现了一种大国情怀。节目呈现的每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绝不仅仅只是呈现中华古代文明的绚烂多姿,更重要的是让受众透过这些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感悟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前世今生故事的演绎体现的是受众心中魂牵梦绕的心结,那是因为国宝承载了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性符号,是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

3.全景式呈现下的精神共振。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延续的宝贵财富,国学大师钱穆有言:“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受众共同的生命起源,也彰显了受众共同的真理原则与价值追求,可谓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国家宝藏》注重多维度实现视觉传递效果,通过纪录片、现场真人秀、戏剧表演、演播室综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景式呈现文物的前世今生。这种全新的综艺表现模式更能够调动受众的感官系统,多种媒介形式共同延伸下,受众在全景式的文物海洋中获取历史知识,历史记忆就此觉醒。全方位欣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使受众在视觉呈现层面欣赏到中华瑰宝的无与伦比,更赋予其文物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唤起受众对历史传承与文明延续的重视,受众最终在精神上产生共振,情感上实现共鸣。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国家宝藏》开创了“纪录式综艺语态”的艺术形式,利用丰富多样的视听手段与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匠心独运的媒体运作方式赋予文物不一样的打开方式,进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唤醒了国民历史记忆,激发了国家认同意识,为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提供了新的范式。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宝藏文物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宝藏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文物失窃
寻宝记
巨大的宝藏
文物掉包案